爲什麼說沒有態度的人就是小人?

說遇事沒有態度的人就是小人,有人可能不贊同,不以為然,甚至稱其為謬論。

為什麼要說遇事沒有態度的人就是小人呢?

為什麼說沒有態度的人就是小人?


一個人表面上沒有態度,內心一樣也沒有對錯之分嗎?

當然不是。事實上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杆秤。都有一架衡量是非對錯標準的天平。

不表態,沒有態度。這類人說好聽一點是自我保護,說難聽些,就是奸人。

讓我們一起先來留意一下“沒有態度”這類人的心理活動及行為模式:

首先,不惹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問三不知,這件事與本人沒關係,我可不能趟這淌渾水。我什麼都不知道,所謂不惹事。

其二,不表態。沒有態度就意味著不得罪人,就和誰都是朋友。所謂的老好人,說的就是這類人,其實也是爛好人。

其三,給自己留選擇權。看事態發展,哪一方勢力強大,就站到哪一方隊伍裡來。隨大流,自己不吃虧。所謂牆頭草說的也是這類人。

第四,給自己察言觀色,雨後送蓑衣的機會。因為當時沒有態度,就給日後討好得勢一方留有機會。

第五,利字當頭。遇事首先考慮個人得失,考慮自己能獲得哪些好處。有利前往,無利棄友于路旁。不義之人常出沒於沒有態度的人群中。

第六,沒有是非觀念。和稀泥是沒有態度的人這類人中,唯一會有的態度。無論團體大小,這類人常常是和稀泥的角色。兩邊說好話,混淆是非,影響他人判斷力。

例如:近日某高速公路收費站,有無牌照轎車強闖收費站,被工作人員追趕,砸破車窗傷及車內女孩事件,就有人留言到:“收費站和駕車人員都有錯,畢竟傷了人了,收費站還是賠錢了結吧。”

這,就是典型的裡外和稀泥的爛好人!

明明是駕駛無牌照轎車的人為了逃費費,強闖收費站。任何一位收費站工作人員都有責任攔截。暴力強闖,就可以暴力攔截。工作人員完全有理由相信,無牌照駕車之人是不法之徒。有正常認知的守法公民誰會強闖高速公路收費站呢?轎車內女孩受傷完全是家長逃費硬闖收費站造成,不應有任何賠償。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後果自負。

這種爛好人,不合時宜的表現出悲天憫人的態勢,不分青紅皂白,一棒子打倆,讓正義方付出代價。看起來是息事寧人,實則混淆視聽,縱容犯罪,其言有毒,危害社會!

凡此種種行為的人,在你心裡難道不是小人之舉?不應被列為害群之馬一樣的小人嗎?

為什麼說沒有態度的人就是小人?


《論語》裡孔子講中庸,說的是:一個人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話做事,不偏不倚。而如今被很多人誤解為:中庸就是沒有態度,站在中間,不左不右。不知這是“孔夫子”被束之高閣,眾人不再去解其深意造成的,還是某些人“社會化”程度過高曲解的呢?

當你身邊人,偶遇一件事情沒有態度,你毫無感受。

如果此人是你的朋友,在你面臨問題時,他一樣會沒有態度。

那時你會明白,有這樣的人在身邊是怎樣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