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爲什麼成爲不了朋友?

生活中廣義上講,大家在某種場合下相遇,一起吃個飯,喝個茶,下次再見面時,似乎就可以以朋友相稱了。

朋友面這麼廣,為什麼還有人稱有些人做不得朋友呢?

有些人為什麼成為不了朋友?

在一次朋友聚會的餐桌上,兩對夫婦相遇。久未謀面,席間提到同學曾議此二位女士的老公在外貌、氣質上有的一拼,都很儒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方女士夫君不知是不勝酒力,還是借酒表達不滿,竟指著對方女士夫君說到:就你呀?和我比?我還沒揭你底呢?我還不瞭解你呀……此話一出,席間瞬間尷尬。因為此君說此話充滿敵意鄙視,眾人驚愕之後馬上有人出來打圓場化解尷尬氣氛。席間再無人主動與此君搭話,此人是否可以做朋友,相信大家心中也各自有數。

人說微信火了之後,連三歲寶寶和八十歲老太都會用智能手機,有微信朋友了。微信的便利讓很多失聯多年的親朋好友再次有了交集。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嘆:我和他(她)真成不了朋友!

四十多歲的小薇和小李曾在一個單位工作過。因為家離得近,上下班經常一起走。後來分開,但加了微信好友。某天,小薇看到微信朋友群裡有人轉發了一條關於《鐵飯碗》的段子大意是:某鄉紳家漂亮女傭摔碎一碗,男主人慾罰。女傭下跪認錯時乳房微露,男主人性起即成好事,不於追究。次日女傭叫醒午睡的男主人,告其又碎一碗,男主人又成全了她。此後女傭常打碎碗,要求主人懲罰,有時一日竟打碎三次碗。男主人難以招架,遂將家裡的碗碟全部換成鐵的,並下令女傭從此不用工作,薪酬照發。小薇看後感覺好笑,隨手轉發給了小李。半小時後,小薇收到小李一條微信消息,問小薇你對“悶騷型”的人怎麼看?小薇頓時懵了,什麼意思啊?我關注的是內容的搞笑和諷刺意味,和悶騷有什麼關係呢?

現代人逐漸開始注重戶外活動,三五好友組團旅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一起出遊難免要拍照、合照、發朋友圈。總有那麼一種人,會把自己最美的合照放上去,而忽略其他人是否是歪頭的,斜眼的,仰頭的,笑走了樣的全不顧,只要自己美麗或帥氣就好。既然是集體照還是照顧一下大家的情緒為好。遊玩和拍照都是為了娛樂,不能做到每個人都完美,笑得都燦爛,至少要大家看起來都正常,不要娛樂了自己,倒了他人胃口。小事不小,一個小小的自私的舉動便會失去友誼,遭眾人鄙視和詬病。

有些人為什麼成為不了朋友?

還有一種人的行為就更讓人無語,拿著手機不停的拍照錄像,發往朋友圈或好友群,卻拍不出他人一張清晰漂亮的美圖。殊不知醜化了他人,也暴露了個人的為人和心機,怎麼會有朋友呢?

與人相處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嫉妒。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眾人一起相處時,做事不要僅從個人角度出發。凡事從大局出發,聽起來好像是在講大道理,而事實上,一個團體中(不論大小)只要大家在做某些決定前充分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懂得尊重大多數人的意見,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這個團體就會充滿和諧的氣氛。而不能沒有順從個人意願就立馬翻臉給對方臉色看。

前日,和微信好友小E聊天,好友說起了一件讓自己很不爽的事情。三個好朋友一起逛街到了中午,打算一起吃個便飯。正好前面不遠處有家小餐館,三人進門看小餐館還蠻幹淨,決定點二菜一湯每人一碗米飯。菜單拿來看看吃點什麼?其中一人提議一涼一熱怎樣?三人均同意。點熱菜的時候,其中的小C提出要吃肉沫粉條,小A和朋友小E都反對,說飯店的粉條不好,要吃這道菜咱回家自己做著吃去。朋友小E說喜歡吃粉條,我送你點好粉條,讓你吃著放心的,沒有添加劑的。換一道菜吧,於是朋友小E點了道魚香肉絲。小A同意,C女士說那就點哪個吧。朋友小E完全沒有注意到此時小C已經生氣了。飯菜上桌,大家一起吃飯,小C不斷讓朋友小E吃菜:吃吧,吃吧。我住的地方滿大街都是這道菜,我隨時可以吃,你們這兒沒有。小E說:這道菜哪兒沒有,我是覺著這道菜下飯酸甜辣,女人不都愛吃嗎?小C說:對、對,都愛吃,你吃吧!說著小C端起魚香肉絲的菜盤就把菜往小E面前的碟子裡倒。小E慌忙伸手攔住說,這是幹嘛?大家一起吃啊。最後小C還是把大半的菜剝到了小E面前的碟子中,小E這才意識到這個C是因為沒點肉沫粉條這道菜在生氣。

小E感嘆到,一盤菜認識了一個人!這個朋友做到頭兒了。不點這道菜,僅僅是因為擔心粉條的質量,不存在其他問題。就因為沒合C的心意,C竟然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事兒。翻臉比翻書還快,這種人能做朋友嗎?

小E說,我把菜都吃掉了。把我們的友誼也全吃光了,不會有未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