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中國包辦婚姻制度沿襲千年。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古代婚姻不是男女雙方的事,而是整個家族的事情,個人意志佔的比重極少。

甚至有的父母未雨綢繆,早早幫孩子訂下了娃娃親。

即使在民國,讀書人崇尚自由、追求個性解放,也有不少文人出於對父母的孝順接受了包辦婚姻。

雖然現在自由戀愛是主流,但也不乏“包辦婚姻”的影子。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父母焦慮地舉著牌子在相親角為兒女物色對象,相親節目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各種奇葩言論層出不窮。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有人說,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無論你是自由戀愛還是包辦婚姻都有遇險的可能。

在大眾印象中,包辦婚姻無疑不是以悲劇收場,亦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徐志摩與張幼儀。

那麼,哪些接受了包辦婚姻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民國三位大師對待包辦婚姻的態度可謂道盡了包辦婚姻下的選擇。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既娶之,則惜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年少的林語堂,風度翩翩、品學兼優,可謂是人中翹楚。

那時的他情竇初開,愛上了同學的妹妹陳錦端,陳錦端美麗優雅、才華橫溢,林語堂對她一見鍾情。

可惜門不當戶戶不對的兩人最終還是未能走到一起。

晚年時林語堂久病纏身也堅持要去廈門探望陳錦端,真是應了白居易的那句“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但林語堂並沒有因為失去這段青澀的愛戀而沉淪,二十四歲那年,他娶了陳家隔壁的廖氏女子,名翠鳳。

有人不禁感慨“摯愛陳姑娘,去要和隔壁的廖姑娘訂立婚約,該有多麼委屈和不甘心呀!”

但林語堂是懂得惜福的,與其追求不能得到的,不如珍惜眼前人。

結婚那天,林語堂一把火燒了結婚證。

他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才用,我們燒掉吧,今後用不著它。”

這是對妻子的的承諾。亦是對自己的決心。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他不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前提,而認為愛情是婚姻的產物。他說:“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

他摯愛的人,沒有和他結婚;而和他結婚的人,他卻摯愛了一輩子。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雖娶之,仍棄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提起張幼儀的名字,人們會習慣性給她貼上一個標籤——“徐志摩的棄婦”。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她沒有林徽因的才華,沒有陸小曼的風情,她是出生在封建家庭的女子,是徐志摩鄙視的“土包子”。

當年徐志摩去歐洲留學時,迫於張幼儀二哥張君勵的要求,不情願地將張幼儀接到歐洲開始同居生活。

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而此時的徐志摩已經瘋狂地迷戀上了林徽因,一心想休妻娶林徽因,一聽張幼儀懷孕後便說:“趕快打掉。”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張幼儀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卻不為所動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張幼儀為了孩子不答應,徐志摩便一走了之,將張幼儀獨立留在歐洲。

張幼儀生下小兒子,徐志摩也不聞不問,只在要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才來找張幼儀,逼著她簽下了離婚協議。

可誰能想到,經歷過不幸的婚姻的張幼儀,卻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裝公司總經理和女子商業銀行總裁。

人生只有靠自己成全!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雖娶之,不理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1906年,魯迅母親謊稱病危將尚在日本留學的魯迅騙回家中,一手安排了魯迅與朱安的婚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魯迅侍母至孝,不敢違揹她的意願,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門婚事,新婚那夜魯迅一言不發,在洞房裡靜靜坐了一夜。”

魯迅曾說:“朱安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當徐志摩堅定離婚的時候,魯迅在寫《傷逝》,寫一對自由戀愛的青年是如何走向毀滅的。難怪有人說,魯迅是啟蒙主義者群體中的反啟蒙主義者。

魯迅雖不愛朱安,但盡力贍養她,他以為這就是仁至義盡,但這種冷漠的態度反而耽誤了朱安的一生。

房東的妹妹俞芳曾問朱安:“大師母,你難道就不喜歡孩子嗎?”

朱安苦悶又無奈地回答:“大先生連話都不跟我說,怎麼可能有孩子呢?”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1930年4月17日的《益世報》上,刊登了一篇《中年》,文章中這樣寫道:“世間稱四十左右曰危險時期,對於名利,特別是色,時常露出好些醜態,普通男女私情我們可以不管,但如見一個社會棟樑高談女權或社會改革,卻照例納妾等等,那有如無產首領浸在高貴的溫泉裡,命令大眾衝鋒,未免可笑,大家應該留心不要上當。”

此文直指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一事,並給這位終身倡導新文化的核心人物安上了一個惡毒的罪名——納妾。一邊高喊婦女解放,一邊又偷偷納妾,則顯得更加卑劣。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魯迅優柔寡斷的性格,終究還是負了兩個女人的深情,她愛許廣平卻不能給她應有的名分,讓她揹負世俗罵名,他不愛朱安,卻又因為俗世所限,無法捨棄,困住了她的一生。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張幼儀曾言:“在中國,女人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後,得聽父親的話;結婚以後,得服從丈夫;守寡以後,又得順著兒子。你瞧,女人就是這麼不值錢。這是我要給你上的第一課,這樣你才能真正瞭解一切。”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無論是古代還是民國,女性還是終究困在時代的漩渦裡,“包辦婚姻”下女人的幸福與否都取決於男性!

而現在的女性擁有選擇權,能夠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這是多麼可貴呀!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原創: 百恩婚姻律師 百恩婚姻律師 今天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中國包辦婚姻制度沿襲千年。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古代婚姻不是男女雙方的事,而是整個家族的事情,個人意志佔的比重極少。

甚至有的父母未雨綢繆,早早幫孩子訂下了娃娃親。

即使在民國,讀書人崇尚自由、追求個性解放,也有不少文人出於對父母的孝順接受了包辦婚姻。

雖然現在自由戀愛是主流,但也不乏“包辦婚姻”的影子。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父母焦慮地舉著牌子在相親角為兒女物色對象,相親節目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各種奇葩言論層出不窮。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有人說,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無論你是自由戀愛還是包辦婚姻都有遇險的可能。

在大眾印象中,包辦婚姻無疑不是以悲劇收場,亦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徐志摩與張幼儀。

那麼,哪些接受了包辦婚姻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民國三位大師對待包辦婚姻的態度可謂道盡了包辦婚姻下的選擇。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既娶之,則惜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年少的林語堂,風度翩翩、品學兼優,可謂是人中翹楚。

那時的他情竇初開,愛上了同學的妹妹陳錦端,陳錦端美麗優雅、才華橫溢,林語堂對她一見鍾情。

可惜門不當戶戶不對的兩人最終還是未能走到一起。

晚年時林語堂久病纏身也堅持要去廈門探望陳錦端,真是應了白居易的那句“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但林語堂並沒有因為失去這段青澀的愛戀而沉淪,二十四歲那年,他娶了陳家隔壁的廖氏女子,名翠鳳。

有人不禁感慨“摯愛陳姑娘,去要和隔壁的廖姑娘訂立婚約,該有多麼委屈和不甘心呀!”

但林語堂是懂得惜福的,與其追求不能得到的,不如珍惜眼前人。

結婚那天,林語堂一把火燒了結婚證。

他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才用,我們燒掉吧,今後用不著它。”

這是對妻子的的承諾。亦是對自己的決心。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他不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前提,而認為愛情是婚姻的產物。他說:“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

他摯愛的人,沒有和他結婚;而和他結婚的人,他卻摯愛了一輩子。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雖娶之,仍棄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提起張幼儀的名字,人們會習慣性給她貼上一個標籤——“徐志摩的棄婦”。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她沒有林徽因的才華,沒有陸小曼的風情,她是出生在封建家庭的女子,是徐志摩鄙視的“土包子”。

當年徐志摩去歐洲留學時,迫於張幼儀二哥張君勵的要求,不情願地將張幼儀接到歐洲開始同居生活。

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而此時的徐志摩已經瘋狂地迷戀上了林徽因,一心想休妻娶林徽因,一聽張幼儀懷孕後便說:“趕快打掉。”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張幼儀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卻不為所動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張幼儀為了孩子不答應,徐志摩便一走了之,將張幼儀獨立留在歐洲。

張幼儀生下小兒子,徐志摩也不聞不問,只在要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才來找張幼儀,逼著她簽下了離婚協議。

可誰能想到,經歷過不幸的婚姻的張幼儀,卻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裝公司總經理和女子商業銀行總裁。

人生只有靠自己成全!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雖娶之,不理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1906年,魯迅母親謊稱病危將尚在日本留學的魯迅騙回家中,一手安排了魯迅與朱安的婚事。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魯迅侍母至孝,不敢違揹她的意願,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門婚事,新婚那夜魯迅一言不發,在洞房裡靜靜坐了一夜。”

魯迅曾說:“朱安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當徐志摩堅定離婚的時候,魯迅在寫《傷逝》,寫一對自由戀愛的青年是如何走向毀滅的。難怪有人說,魯迅是啟蒙主義者群體中的反啟蒙主義者。

魯迅雖不愛朱安,但盡力贍養她,他以為這就是仁至義盡,但這種冷漠的態度反而耽誤了朱安的一生。

房東的妹妹俞芳曾問朱安:“大師母,你難道就不喜歡孩子嗎?”

朱安苦悶又無奈地回答:“大先生連話都不跟我說,怎麼可能有孩子呢?”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1930年4月17日的《益世報》上,刊登了一篇《中年》,文章中這樣寫道:“世間稱四十左右曰危險時期,對於名利,特別是色,時常露出好些醜態,普通男女私情我們可以不管,但如見一個社會棟樑高談女權或社會改革,卻照例納妾等等,那有如無產首領浸在高貴的溫泉裡,命令大眾衝鋒,未免可笑,大家應該留心不要上當。”

此文直指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一事,並給這位終身倡導新文化的核心人物安上了一個惡毒的罪名——納妾。一邊高喊婦女解放,一邊又偷偷納妾,則顯得更加卑劣。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魯迅優柔寡斷的性格,終究還是負了兩個女人的深情,她愛許廣平卻不能給她應有的名分,讓她揹負世俗罵名,他不愛朱安,卻又因為俗世所限,無法捨棄,困住了她的一生。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張幼儀曾言:“在中國,女人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後,得聽父親的話;結婚以後,得服從丈夫;守寡以後,又得順著兒子。你瞧,女人就是這麼不值錢。這是我要給你上的第一課,這樣你才能真正瞭解一切。”

那些“包辦婚姻”最終都怎麼樣了?


無論是古代還是民國,女性還是終究困在時代的漩渦裡,“包辦婚姻”下女人的幸福與否都取決於男性!

而現在的女性擁有選擇權,能夠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這是多麼可貴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