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點上方關注我,好文章送上門~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公佈了關於收到格力集團《關於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一石激起千層浪,長園集團13日大幅低開。這場令人矚目的收購案背後,也留下了兩個未解之謎。

謎團一:股價波動之謎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長園集團股價在2月份隨大盤同步下跌,並同時於2月9日見階段低點。

但是隨後長園集團走勢強勁,反彈幅度大大強於大盤。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在3月23日(週五)大盤大幅低開形成恐慌的情況下,當日長園集團低開約3個點,並在大盤全天並無明顯反彈的情況下,日內大幅反彈至紅盤3個點左右,並於收盤前回落至開盤前相當的位置,留下極為詭異的上影線。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3月26日,大盤恐慌低開,弱勢震盪至下午兩點左右後大幅反彈。當日長園集團只低開4分錢,全天保持紅盤,並於兩點後跟隨強勢上漲至3個點漲幅報收。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3月27日,上證高開,長園集團隨大盤高開後大幅上漲至7個點漲幅報收,並創下反彈的最高點18.67元。

反彈幅度高達43.6%。隨後長園集團股價保持箱體震盪至5月10日停牌。

5月15日,長園集團收到格力集團有限公司《關於擬向貴公司全體股東發起部分要約的函》,摘要中顯示格力集團要約收購20%長園集團的股份,要約價格為19.8元,且格力集團已將10.5億元存入指定賬戶作為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

在如此有誠意的要約收購面前,疊加5月21日大盤高開高走的背景下,長園集團在21日復牌後的股價走勢如何呢?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低開2個點,並觸發了日內大幅波動,振幅達到11.18%,並創下近期天量12.3億元,股價最終上漲3.8%報收。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隨後長園集團失去相對於大盤的強勢,隨上證指數一路下跌,並於12日下午,在並未披露停止收購公告前,股價忽然崩塌,快速跌停。

令人費解的走勢背後,我翻查了格力集團《關於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終止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的決定出自於珠海市國資委。

兩邊上市公司均表示12日才收到決定,並均未洩露消息。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長園集團股價在6月12日的跌停異動中,賣出金額最大的是國泰君安證券廣州人民中路營業部,高達21708.73萬元,位列其後的分別是銀泰證券上海嘉善路營業部、廣發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招商證券深圳福華三路營業部和機構專用席位,賣出金額分別為3113.66萬元、3110.48萬元、2168.56萬元與1707.28萬元,大量的拋售來自於廣東省的營業部。

而格力註冊於珠海,長園註冊於深圳。

誰在整個過程中洩露了消息?誰又在說謊?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謎團二:珠海國資委否決之謎

眾所周知,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是格力集團,而格力集團隸屬珠海市國資委。

按照政府流程,格力電器在向長園集團發送要約收購之前,珠海市國資委不可能不接到報備,而在發出要約後,迅速的對收購方案作出否定,令人費解。

背景情況來看,珠海並不具備整車製造的產業基礎,格力電器這兩年主業外的嘗試也並不順利。

既然格力電器能順利報備收購方案,珠海國資委是否真的那麼看好新能源鋰電池產業?

長園集團本身跟格力的主業也關係不大,從國家層面交易所直接停止了很多公司與主業無關的收購。

從另一個角度看,格力電器和珠海銀隆的事件已然鬧得沸沸揚揚。

格力電器收購長園集團之迷

董明珠本人出資9.37億投資珠海銀隆,但是銀隆目前已被大面積停工和供貨商催債困擾。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看長園集團和珠海銀隆之間的關聯。

長園集團主做鋰電池的溼法隔膜和電解液,銀隆做的是鈦酸鋰材料,產業鏈上是有協同的。

現在銀隆大面積停工,鈦酸鋰在應用上有很大的問題,造車更是沒錢。

在這個背景下,珠海國資委下屬格力集團謀求長園集團的控制權(第一大股東)也令人疑惑,曲線救國?

產業基礎意味著這項投資邏輯是否正確,珠海銀隆是否掌握了真正的鈦酸鋰核心技術?

如果銀隆真正掌握鈦酸鋰核心技術,已經是產業鏈上最耀眼的明星,附加值可以說是最高的,那為何還要造整車?

那麼格力收購長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珠海市國資委為何自己否定自己?

^_^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_^ 也歡迎關注我,我會經常寫一些科普,帶你慢慢看懂紛繁複雜的股市漲跌背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