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縱觀2018年我國整個輪胎行業,由於在環保督察、原材料價格波動、去產能、價格混戰、流動資金困難等多重影響下,多家輪胎企業最終失去了最後和同行競爭的機會,黯然倒下。


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據輪胎商業初步統計,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5家輪胎企業宣告破產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這其中有很多在以前只能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的模式來獲得利潤的中小型企業,但是也不乏像永泰集團這樣曾經的中國化工500強、全球輪胎行業75強的大型企業。永泰集團的轟然倒下也確實令很多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從我國輪胎行業興起到現在,輪胎企業也是從開始的幾十家到目前的600多家,輪胎行業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今天又進入到互聯網經濟,歷經從產品、規模、質量、品牌競爭的格局變化。不知不覺我國輪胎產業已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增長。

但最近幾年,受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和國內消費者對輪胎品質要求不斷提高的影響,過去的粗放式的發展道路已經走到盡頭。再加上輪胎行業內的規模大戰,造成了很多企業只有產量,沒有了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產品同質化、不良低價競爭更是讓許多企業走向死循環,企業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如果遇到資金鍊斷裂,可想而知,眾多輪胎企業就只能面臨破產或瀕臨破產。

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血淋淋的事實充分證明,企業一旦失去了創新和新產品研發的能力,就永遠提升不了核心競爭力,就只能被動挨打。

目前,我國輪胎行業發展將進入到去低端產能化、去產品同質化的整合期、轉型期階段。企業在此階段要重新進行結構調整,對未來戰略部署進行重新規劃,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儘快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這樣才能在未來輪胎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不過就當前而言,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才是企業更應該考慮的問題。否則,破產倒閉、吊銷營業執照是遲早的事。

2018沒過完,這35家輪胎企業卻先“完”了!


從目前輪胎企業的種種遭遇來看,2018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多家輪胎企業到目前為止還在破產的“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生怕自己就是下一個倒下的,惶惶不可終日。

但輪胎商業認為,我國目前有600多家輪胎企業,幾十家落後企業倒閉或破產是市場優化資源配置起的作用,也是我國輪胎產業正在進行轉型升級進入到更高階段最直接結果。企業切不可妄自菲薄,破罐破摔,要知道優勝劣汰是行業常態,這也是企業脫胎換骨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