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數學學科」這些考點,年年都會考

考點1: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概述

1、前言

2、課程性質

3、基本理念

4、課程設計思路(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等四個部分)

5、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6、數學課程目標(總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7、課程內容(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8、教學建議

9、評價建議

考點2: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概述

教師資格證「數學學科」這些考點,年年都會考

1、前言

2、課程性質

3、基本理念(構建共同基礎,提供發展平臺;提供多樣課程,適應個性選擇;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時俱進地認識“雙基”;強調本質,注意適度形式化;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4、課程設計思路(課程框架、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等)

5、課程目標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6、內容標準(必修課程、選修課程)

7、教學建議

8、評價建議

考點3:數學教學方法

1、數學教學中的常用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講練結合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等)

2、教學方法的選擇(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點、教師自身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條件)

教師資格證「數學學科」這些考點,年年都會考

考點4:數學教學知識

1、概念教學(數學概念的意義,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間的關係,概念的定義,概念的教學)

2、命題教學(數學命題的意義,數學命題的基本運算,命題的四種基本形式及其三種關係,數學命題的教學一般要求,命題教學的一般過程)

考點5:數學教學過程

1、數學教學過程概述(備數學課程標準、備數學教材、備學生,引入、啟發講授、練習和鞏固、小結、佈置作業,作業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

2、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教師、學生、教學中介)

考點6:數學學習方式

1、數學學習的特點

2、影響數學學習的基本因素

3、中學數學學習方式(接受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示例學習)

教師資格證「數學學科」這些考點,年年都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