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早上八點半我去單位上班,十一點左右下班。於是以最快的速度衝到篆新農貿市場吃了一碗豆花米線。這家已經開了將近20年的豆花米線,最重要的是豆花包裹著米線,每一口都有豆花的香味。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然後我和我的小夥伴一路飛奔,衝著去雲南藝術家園區。

真心也是有辣麼一點點遠了。

這個破導航,又導錯了路,整整走錯了10公里。10公里啊。要命了。

但是無意中找到一出風景極美的地方。於是就在路邊休息了一下,大概就在同仁醫院附近吧。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兩旁的楓樹,道路上幾乎沒有車輛,

一片落葉飄下來,黃投了,秋真的到了。

感嘆著時間的快,又要到年底了。

時間不等人。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我們繼續趕路,終於到了雲南藝術家園區。

按照導航,我們找到了白老師的工作室。

白老師正有客人在喝茶,看到我們來了以後白老師拿出工具給我們。

拉坯,我自然不會了。那就用手捏一個杯子把。

細膩的陶泥在手裡,就像絲滑的巧克力。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白老師說,捏陶的時候,手一定要保持乾淨,並且手上要有一定的水分。

把陶泥慢慢的桌子上拍打,形狀漸漸的就出來了,然後再把中間的泥挖出來。(注意,我用的是最土的、最原始的辦法。)杯子的形狀慢慢有了,然後一點一點的修,把厚的地方,用指頭慢慢的捏圓潤。

白老師說,做陶是個功夫活,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做到的。形在心裡,活在手裡。

我當然做不到這樣的出神入化,

但是總希望自己做的杯子能儘量完成一些。

杯子的形出來以後,這還沒有完。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白老師拿起一把小刀子,輕輕的修飾著杯子的底部。

原來,紫陶都是要有一個“底”的。最外面的一層厚實,然後一點點的向中間打磨,直到變得平整光滑,儘量的平整完美。

兩個多小時,做好了自己咖啡杯和茶杯,寫上“瑩大妞”。

白老師說,等陰乾以後,就可以進窯燒製了。

特別期待看到自己做的杯子的那分鐘。

當然,你們也可以來。

在秋天,為自己做個杯子吧。

雲南有個藝術家園區,你不來做做陶,逛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