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每個人在中學時,都接觸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相對論也許是錯誤的,你會作何感想呢?

2011年,一段反駁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視頻在YouTube上引起巨大反響。更令人驚訝的是,視頻中的論證者是一個只有13歲的男孩——雅各布·巴尼特(Jacob Barnett)。

為了判斷Jacob是否是在炒作博眼球,有人專門把他的論證過程發給了著名天體物理學教授斯科特·屈裡曼(Scott Tremaine),請他來判斷Jacob的論證是否正確。

最終,雖不能說推翻相對論,但屈裡曼教授證明了Jacob論證過程的正確性。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物理神童,卻連鞋帶都不會系。

因患精神疾病,Jacob動作協調度很差,他基本上只穿人字拖,哪怕是登臺演講、接受採訪也不例外。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Jacob Barnett接受美國記者Morley Safer採訪 / TED《忘記你所學到的知識——雅各布·巴尼特》

這樣一個連鞋帶都不會系的男孩,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天才少年的呢?

1

對Jacob而言

普通男孩的臥室,一般會貼著足球明星、NBA球星或搖滾歌手的海報。

而Jacob的臥室裡,只有一塊白板和一扇落地窗。

他喜歡在白板和窗玻璃上用筆塗塗畫畫,內容盡是些物理公式,他喜歡演算現代物理學中的難題。

Jacob往往一算就是一天。

媽媽勸他“去公園玩玩吧”,Jacob總是置之不理,他不愛出門,物理世界才是屬於他的天地。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兩歲時,小Jacob被診斷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Aspergers Syndrome)。

這種精神疾病,也被稱為“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該病的患者往往記憶力良好,智力和語言能力也正常。

但他們會有嚴重的社交困難,缺乏對他人情感的理解力,行為比較刻板、固執,動作笨拙不協調,經常呈現出奇怪的姿勢。

醫生在給Jacob確診後,告訴他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都學不會繫鞋帶了。

和大多數因患病無法正常上學的孩子一樣,小Jacob被送到當地的一家特殊教育機構進行學習。

在特教學校裡,所有學生都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殘疾或障礙,老師們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幾乎不教授除此之外的知識。

雅各布抗拒這種指令式的教育,這一段經歷讓他變得更加自閉。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雅各布(左下)與家人 / 譯言網

但在這段時間裡,雅各布的媽媽克里斯汀·巴尼特(Kristine Barnett)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些“與眾不同”:

他可以順利拼出一幅5000塊的超大拼圖;

他可以在看過全國公路路線圖後,背出每條高速公路的名稱編號;

他能記住自己走過的每條街道,然後用棉籤在地板上繪製地圖,毫釐不差;

他可以輕易理解複雜的物理學和行星運動理論,回答天文館做演講教授的問題……

那時,雅各布只有3歲半。

Jacob的媽媽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兒子的這些表現讓她敏銳察覺到,也許孩子需要些特教學校之外的教育了。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年幼的Jacob Barnett和媽媽Kristine Barnett / 《每日郵報》

2

“儘管做你喜歡的事

我會永遠支持你”

一次智商測試後,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為170,比愛因斯坦更高。

這讓媽媽在驚喜之餘充滿疑惑:自閉症通常都是和“低能”聯繫在一起的,為什麼Jacob的智商反比正常人高?

通過查閱資料,克里斯汀得知:阿斯伯格綜合徵也被稱為“天才病”,患兒的智力沒任何問題,且可能在某一領域擁有超常天賦。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Jacob Barnett / therecord

她還聽說,牛頓、莫扎特、維特根斯坦等舉世聞名的人都出現過這種疾病症狀。

於是,媽媽給雅各布辦理退學手續,用自己平時在幼兒園的那一套教學方式,親自在家教育兒子。

克里斯汀在她的回憶自傳中寫道:

“對家長來說,不聽專家建議是很可怕的。但我心裡知道,如果讓雅各布繼續接受特殊教育,他的才能可能會消失。”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火花:一位母親講述如何培育天才》 (The spark: A mother's story of nurturing, genius, and autism)克里斯汀·巴尼特著 / Amazon

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Jacob在數學物理領域展現出驚人的天賦,作為媽媽,她一點忙也幫不上。

在接受採訪時克里斯汀坦言,“我們全家數學都很爛。在讀書時,我數學不及格”。

甚至連Jacob自己也知道,“每當和家裡的任何人談論數學時,他們都只會呆呆地盯著我看。”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克里斯汀·巴尼特參加訪談節目 / 譯言網

在這種情況下,Jacob的媽媽聰明地採取了“放養”方式:讓他自由探索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不去幹涉,並且竭盡所能支持他。

同時,鑑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社交能力較差,她鼓勵Jacob和同齡孩子一起享受“正常”的童年樂趣,比如玩壘球、去野餐,而不是整天呆在屋子裡算數寫公式。

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下,Jacob的學術水平突飛猛進。

8歲時,他高中畢業,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天體物理學系旁聽,和他一起上課的人幾乎都比他大上10歲。

“但我們還是得經常走到他身邊,向他請教。”他的同學說。

教授則說:“他的問題永遠領先我的課堂內容兩步,教室每個人,都只有瞠目結舌看著他的份。”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Jacob Barnett / plaid zebra

更令人驚歎的是,Jacob的兩個弟弟Ethan和Wesley也都是“神童”,一個成了化學家,一個是氣象學家。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放養。放養是有條件的,它需要母親對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一雙識別天才的慧眼。

幸運的是,Jacob遇到了。

3

如果不能學習知識

那就創造新的知識

母親的放養式教育其實只能決定Jacob的成長環境,他最終究竟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靠的還是他自己。

Jacob年幼時曾被醫生宣佈今後將無法學習。

出人意料地,Jacob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神童”:

8歲自學大學課程;

10歲被知名大學錄取;

13歲完成了反駁相對論的正確性論證;

15歲時進入世界頂尖物理研究所攻讀量子物理碩士學位;

智商170,超越愛因斯坦;

被物理學家評價“有望獲得諾貝爾獎”……

人生彷彿被按了快進鍵,Jacob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2011年,13歲的Jacob登上了TEDxTeen的講臺,向大家講述了他的秘訣。

TED《忘記你所學到的知識——雅各布·巴尼特》

原來,他知道,由於患病自己學習能力很差。

但他轉變了思路:既然不能學習,那就思考唄,自己創造新知識。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這和我們的常識相牴觸。

我們從小聆聽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誨,Jacob卻突然說“不需要學習,只需要思考”,乍聽下有些不可思議。

確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經過系統學習就能推翻物理定律這件事,實在是天方夜譚。

但在演講中,Jacob告訴我們,這種事其實早就發生過。

1665年,劍橋大學因為瘟疫而被迫關閉。此時,牛頓剛進入劍橋大學不久。

儘管牛頓不得不停止學習,他卻沒有因此停止思考。

在暫停學習的兩年裡,他一直在思考有關天體物理的問題,最終發現了包括牛頓三大定律在內的眾多經典理論。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沒有超常的天賦,就算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新的物理定理。

Jacob卻告訴我們:不用擔心,你並不需要去推翻物理定律,也能創造新的知識。

首先,必須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創造性地思考,不是一味地接受已經存在的事物。

其次,發掘自己的興趣點。人只有對一個東西感興趣,才會有思考的動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希望你們進入這個領域,不要去學習,而是去創造。”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成名之後,Jacob家一時門庭若市。

媒體記者和物理學教授蜂擁而至,沉浸在發現天才的狂喜中。

雅各布從不理會這些用複雜眼神盯著他的陌生人——爸媽會應付他們,他只需考慮是去玩會兒電子遊戲,還是繼續玩眼前的方程。

這就是他。

即使成為眾人眼中的天才,他依舊對和人打交道不感興趣,一心沉在物理世界。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他常常面無表情。

拍照時被攝影師要求擠出的笑容,羞怯又不自然。

在一旁看著他的媽媽眼圈泛紅:

“他兩歲時,我最擔心的是他也許永遠都不會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現在我最擔心的,是他永遠失去說‘我愛你’的能力。”

不過,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離開了特殊教育學校,Jacob來到了普通的大學校園。

在和同學的日常接觸中,他的溝通交往能力得以提高。過去,去個公園都能要了他的命,但現在,他已經不懼和人交談了。

他甚至可以面對數百人進行演講。演講現場,Jacob語速很快,幽默風趣,觀眾席時常傳來陣陣笑聲。

除了偶爾略顯誇張的動作和激動的語調外,很難看出這是一個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

與此同時,他在物理學上的天賦也有望得到很好地運用。

目前Jacob的研究領域集中在相對論和宇宙大爆炸學說上,為他提供研究員職位的印第安納大學還為他聯繫到一些項目資金。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 視覺中國

命運給人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同時會為他打開一扇窗。

但現在,Jacob那扇關閉的門也正在徐徐打開。

“我曾被醫生判定為不會說話、不能學習。如果我的醫生看到我的演講視頻,應該會被嚇一跳。”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也經歷過類似遭遇。

曾幾何時,我們也會被別人輕易地“宣判”:

“你才一米七,還想打籃球?”

“你長相不行,將來肯定當不了演員。”

“你一個二本院校畢業的,將來肯定進不了大企業。

……

Jacob卻告訴我們: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主宰,任何人都無權給你下判決書。

言外之意是:我們感激周圍人善意的提醒和指點,但是做一件事行與不行,還是要自己說了算,別用別人的話語給自己設限。

我一米七,確實矮了點,但一樣可以當一個靈活的後衛;

我不是美女,但只要刻苦磨練演技,肯定會有適合我的角色;

我的本科學校一般,但我努力學習、進步、充實自己,未來肯定有好的工作機會……

沒有人生來完美,天才、凡人皆是如此。

認清自己的現狀,考慮他人合理意見,然後獨立做決定,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天才也好,凡人也好,都該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