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每次都要逼著孩子吃,不吃還要追著吃,而且喂完還要給孩子吃健胃消食片,該怎麼辦?

半城煙沙斷橋雪


公公婆婆喜歡逼著孩子吃飯,不吃還喜歡追著吃,而且喂完還要給孩子吃健胃消食片,其實這樣的情況挺普遍的,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1、隔代親容易溺愛

隔代親是現代社會比較普遍的現象,因為家裡孩子少,好多家庭都是4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深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而且對於爺爺奶奶輩來說,溫飽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而且他們認為孩子只有吃的多才會長得高長得壯。

2、年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也不盡相同

公公婆婆關注孩子的吃飯問題,其實我們作為晚輩也要表示理解。畢竟他們生活的年代和我們的大不同,好多老一輩人經歷過物質最為匱乏的時代,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我就經常聽我婆婆說自己以前生活的有多苦,因為沒錢上不起學,很多時候吃不到好吃的,連懷孕的似乎吃顆雞蛋都是奢侈的。所以也不難怪他們對孩子的溫飽特別關注,特別在意。


3、接收信息渠道不同,餵養方式不夠科學

我們這一代人因為接收的信息渠道比較豐富,可以通過閱讀育兒書籍,看育兒公號,聽兒科醫生講座等來了解如何科學餵養,但是公婆他們對這些信息接收不敏感,更多的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累積來進行養育。

以前的生活條件和現在是無法比擬,以前的孩子總是吃不飽,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但是

現在很多孩子只會出現挑食偏食或 積食的情況,甚至會出現肥胖等問題。但是老人們的思想一時半會兒很難改變,他們只會覺得白白胖胖的才是好,而對我們的科學育兒嗤之以鼻,不敢苟同。


那如何讓老人能意識到他們的餵養方式存在問題呢?以下有兩點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1、讓孩子的爸爸參與科學養育,讓他和公婆談談

作為兒媳婦,如果覺得公婆的餵養方式不好,直接批評,有可能會傷了他們的心,他們會覺得自己盡心盡力幫忙帶孩子,兒媳婦不感謝就算了還要遭受她的不理解與指責,多少會心理不舒服。雖說很多公婆嘴上說著把兒媳婦當女兒看待,但是真的要像女兒那般相處有什麼說什麼,估計這個家也會亂套了。

所以我覺得必要時候還是需要男人出馬,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孩子的爸爸,要讓他儘量多的參與到孩子的養育過程,平時沒事就發一些有關育兒的文章給孩子爸爸看看,然後倆人多溝通,把孩子的一些情況以及自己的想法和他多聊一聊,讓他和自己的父母說,其實比自己說效率高的多。

但是不乏出現脾氣比較固執,對自己的想法根深蒂固的公婆,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養大孩子,為什麼你的孩子就不行,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下面這個方法。

2、帶孩子去看醫生讓公婆也一起跟著

如果孩子經常用不正確的方式進行餵養,會很容易出現積食或是腸胃炎的情況,我家女兒就是這樣,小時候經常得腸胃炎,每次都是上吐下瀉還伴著高燒,吃什麼吐什麼,到最後只能跑醫院掛點滴。

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與醫生交談的時候讓公婆在旁邊一起聽,看醫生給的建議是如何的,一般對於腸胃不好的孩子,醫生都會建議少吃多餐,不能吃太飽,不能吃難消化的食物等等,自己也可以針對平時的一些不良飲食習慣進行詢問,讓醫生給出較為科學的解決方法。

因為我女兒小時候經歷過幾次比較嚴重的腸胃炎,所以現在公婆都不會強行給孩子喂,都是孩子吃飽了就停止了,也不會覺得她沒吃飽,因為吃太多的話造成腸胃炎比吃的少可是嚴重的多啊。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健胃消食片多少含有一些藥物成分,不可多吃,吃多了會讓孩子的身體產生依賴感,畢竟良好的抵抗力是需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去建立的。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主要需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營養均衡,少吃零食

要進行少量多樣化的的食材攝入,也就是少吃多餐,並儘量給孩子吃更豐富的食物,比如粗糧,蔬菜水果,奶製品,豆製品,雞鴨魚肉等,平時零食要少吃盡量不吃,畢竟裡面添加劑和人工色素比較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3歲以前的孩子每天要睡夠12小時,3歲至學齡前每天要睡夠11小時,不然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孩子抵抗力低下。每天儘量9點前讓孩子上床睡覺太晚睡或是經常熬夜還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孩子不容易長個,睡眠好了孩子的精神狀態才能更好,也更容易有食慾。

3、適量運動,多曬太陽

每天有時間可以陪孩子多運動

,在小區樓下多跑跑步,練習摸高跳,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去游泳,攀爬,打球等等,另外,天氣好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比吃任何補鈣產品都要好的多。

4、保持愉悅的心情

其實人體的免疫力和情緒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疾病也會遠離我們一些,畢竟

喜悅的心乃是良藥啊!


我是笑笑媽,喜歡通過閱讀來思考婚姻生活,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成長,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哦!


笑笑媽2015


這是很多家庭都會出現的問題,老人喜歡給孩子多吃,認為只有吃得多才好。出於一種愛的方式,當孩子不吃的時候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喂孩子吃。這樣的餵養方式對孩子是不好的。

面對老人這種餵養方式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必須要跟孩子溝通好,應該科學的餵養孩子,但是這涉及到一個婆媳問題,所以溝通肯定是不怎麼順利的。

我家老人也是這樣的思想認為人只有多吃才是好的。我聽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吃、吃、要多吃飯,身體才健康”。可是她卻不知道她的多吃是害了孩子的健康而不是讓孩子健康。

今年清明的時候回老家,孩子多吃了幾粒玉米,她就認為孩子很愛吃,就一直叫孩子多吃。玉米是比較難消化的,我就跟她說不要給孩子吃那麼多,消化不良會肚子痛的。因為餵飯的問題我跟她鬧過一次她知道我的脾氣所以當下也就沒給孩子再吃了。可是當我在房間哄二寶睡覺的時候,她逼著孩子吃完了一碗玉米,結果孩子吃完後直接嘔吐了。我當時是氣得肺都要炸了。吐完全部玉米出來,當晚就發高燒了,在鄉下又不好看醫生。孩子發燒她還不給吃藥用什麼土方法。趁孩子這個反應跟她說不能這樣給孩子喂吃的,她還罵我給孩子吃藥才這樣的。面對這樣的不可理喻,我第二天一早直接帶孩子出來去看醫生然後也沒有再回去老家了。

太可怕了,根本沒法溝通。孩子回一次老家就會因為吃飯而引起腸胃不適,本來孩子的胃腸功能就比較弱。對於這種無法溝通的,我每次都會事先跟孩子說好不要多吃,如果還是不行,我就會直接跟她鬧一場,因為孩子的真的是受不了。雖然明白她是疼愛孩子,可是思想害死人啊。就算她怎麼罵我惡毒不給孩子吃,我也要站在我的底線內,雖然每次孩子爸爸也會跟她說,但老人還是認為是我不願意給孩子吃而已。就算做惡人也心甘情願了,因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


全職寶媽小包


皮皮媽育學園為你解答:“公公婆婆每次都要逼著孩子吃,不吃還要追著吃,而且喂完還要給孩子吃健胃消食片”,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這種做法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老人一般都比較固執,如何說服老人接受:“追著餵飯、逼著多吃”不是真的在對小孩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智慧。下面我就針對“為什麼不提倡老人追著小孩餵飯、逼著哄著多吃飯?以及如何給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展開詳細分析:

第一、吃飯是人的本能,寶寶有感知飢飽的能力。

1、吃飯是人本能,嬰兒也不例外。

人類進化了數十萬年,吃東西始終是人用來維持生命的人類本能,沒有例外,包括新生的嬰兒。小孩一落地,就知道吮吸母乳/奶嘴;患有嚴重老年痴呆的老人,身邊的親人都不記得了,都還知道吃飯,正是這一本能的充分體現。

2、嬰幼兒對人類食物有著天然的熱情。

孩子出生後,對人類的食物耳濡目染,有著天然濃厚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再加上現在家家戶戶為了讓小孩吃好、吃均勻,天天變著花樣的給小孩準備吃的,更是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對食物興趣的持久熱情。

3、嬰幼兒有感知飢飽的能力。

其實嬰兒從一出生,就具有很好的感知飢飽的能力,餓了會哼哼著找吃的也是這種本能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是在養育的過程中,部分寶寶感知飢飽的能力被人為破壞了,並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所以,孩子吃飯這件事,真的不用哄著、逼著小孩吃,家長應該相信自己的寶寶,而不是自以為對孩子好的再給孩子塞兩口。

第二、為什麼不提倡老人追著餵飯、哄著逼著孩子多吃?危害是什麼?

1、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寶寶用餐時,老人追著喂,容易使寶寶養成一心二用,做事拖拉的習慣;其次,寶寶肯定是以玩為主,反正隨便寶寶幹什麼,飯都會自動到達嘴邊的;再次,寶寶含一口就跑,很容易出現卡住、噎住等情況;同時,孩子邊玩邊吃,用餐時間肯定會延長;最後,孩子狼吞虎嚥,一心兩用,很難體會到食物本身的美妙滋味。

2、剝奪了孩子自己吃飯的權利。

研究表明:12-18個月的孩子就完全具備自主進食的能力了。但是自主進食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需要孩子在慢慢的探索和鍛鍊的過程中逐漸熟練的。讓小齡幼兒自主進食,不僅有利於增加寶寶對吃飯這件事整體的興趣;還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發育功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3、易導致孩子積食、發燒。

老人追著餵飯、威逼利誘只為了讓孩子多吃點時,孩子的注意力其實並不在飯本身上,而在於老人承諾的獎勵(比如再吃兩口給買零食)、或威脅上(不吃就不讓再看了);他對自我飢飽的感知會越來越弱,很容易導致積食、發燒,長久下來,必然損傷孩子的腸胃脾腎臟等器官的發育,絕不是飯後再塞個健胃消食片那麼簡單的。

4、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吃飯不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就養成習慣。他不再認為:我好好吃飯,是為了讓自己攝入的營養更均衡合理,從而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更健康的成長髮育。他只會認為:我是為了你才吃飯的,你如果讓我不高興了,我就可以不吃;會給你講條件,不喜歡的一點都不吃,形成嚴重的挑食、偏食等習慣。

第三、如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準備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清淡飲食,保證營養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食材的蒸炸烹煮,並不是放的調料越多越好,年齡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攝入口味清淡的飯菜,以免給腸胃腎臟增加過多的負擔;而且口味清淡,更容易讓孩子品味享受到食材本身的味道;但是,大人給寶寶準備飯菜時,可以儘可能的多變換花樣,持續吸引孩子對吃飯的興趣和熱情,畢竟孩子們都更喜歡有新鮮感的東西。

2、創造良好的就餐氛圍,全家統一就餐規矩。

吃飯時,最好大家都一起規規矩矩的坐在餐桌前,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對於還沒有習慣老老實實坐下就餐的孩子,最好提前給孩子準備寶寶餐椅,規避孩子亂跑的可能性。同時,飯前和吃飯的過程中,都不要批評孩子,若家長髮現孩子有問題的話,應以引導、幫助和鼓勵為主。此外,也可以用誇張的語氣,談論某個食物的外觀、做法、口感、能為人體帶來的好處等,提高寶寶對食物的深層次認知和興趣。

3、不給孩子過多的關注。

當正式進餐開始時,頂多保留2個主導照顧寶寶的家庭成員,時不時的留意寶寶的動作,是否有危險、是否需要提供幫助等(同時兼顧自己吃飯哦,不要等所有人都吃完了 ,你再去吃);其他成員都正常吃飯,不要眼睛一直看寶寶,最好把寶寶當成餐桌上其他正常的就餐的成人一樣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感受到,在餐桌上,我也只是家庭的普通一員,並不特殊,寶寶才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主進食上。

4、相信孩子感知飢飽的能力。

當孩子表示“吃飽了”、“不吃了”的時候,家長淡定的拿走餐盤就好了。如果寶寶在進食過程中,突然吃著吃著就開始玩餐具、玩食物,不好好吃飯了,家長可以提醒寶寶:“你還吃嗎?餐具不是用來玩的,你若是吃飽了,媽媽就收走了?”寶寶表示同意之後,寶媽不要猶豫,要果斷收走餐盤。

即使,這一餐寶媽很確定寶寶沒有吃進多少,也沒有關係,要捨得讓寶寶體會飢餓感,相信我,偶爾一頓沒吃飽,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影響的。

5、不要隨便使用獎勵或者懲罰。

什麼是懲罰?比如今天午餐孩子沒吃進多少,還沒到晚餐時間,就跟你說“媽媽,我餓了。”你可以告訴他:“你午餐吃的少,下午就餓的快,媽媽也可心疼你,但是我們要再等一等才到晚餐時間。”你不能告訴他:“你午餐吃的少,下午就餓的快,現在還沒到晚餐時間呢,等到下次你就能記住這個教訓了。”後邊的表達就是使用了懲罰的。這裡的重點在於,我們要讓孩子覺得他有能力克服這個困難,而不是要聽從我們的決定,按我們的想法去做;獎勵同理。

後話

總之,孩子吃飯是天生的本能,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吃飯難的問題,更多的原因還是出在大人身上。養育養育,不只在養,“育”同樣重要。合理的引導、適當的放手,你不僅會收穫一個有著良好餐桌禮儀,能夠完全自主進食的省心孩子,還會同時收穫一個富含責任心、懂得思考因果邏輯、樂於克服困難的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優秀孩子。


皮皮媽育學園


其實很多的家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家也是。這是我們常見的“奶奶的冷和奶奶的餓”。

雖然公公婆婆是出於好意,怕寶寶餓到了,但逼著孩子吃飯追著孩子吃飯,真是不好,一是會讓寶寶養成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二是很容易讓寶寶積食,對寶寶身體不好。

我家大寶小時候公公婆婆也是這樣,我心裡很生氣,可是說了他們也不聽,沒辦法有一次家裡做的飯多了,我就故意給他們盛了很多,說吃不完就倒掉,他們覺得可惜就強撐著吃完了,吃完說撐得難受,我就接著他們的話說了他們逼著寶寶吃飯的事兒,雖然公公婆婆心裡不高興,但他們卻不反駁了。

還有一次是大寶積食發高燒,噁心,拉肚子,我就故意叫婆婆跟我一起去給大寶看病,到了醫生那,把大寶怎麼積食的跟醫生說,醫生把婆婆一頓教育,打那以後公公婆婆再也不逼著追著寶寶吃飯了。


80後寶媽聊育兒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吃飯

你們家裡有老人帶孩子,所以需要大人先統一意見在進行

首先:跟公婆,溝通好,不能追著孩子餵飯。

小孩不想吃飯的時候,你越是追著餵飯,他越是不好好吃,而且一邊吃飯一邊玩,容易消化不良,長期下來,影響脾胃健康,影響不吸收。

其次:培養獨立吃飯,就從玩開始

我們家小孩是從十個月開始,自己拿手抓東西吃,漸漸的用勺子,叉子之類的餐具。鍛鍊孩子獨立吃飯的時候,不要怕髒,怕麻煩。起初他都是用手抓著吃,會弄得哪裡都是,給他帶個圍兜,餐椅上,地上肯定弄得到處都是。一頓飯下來,跟打仗一樣,孩子臉上身上,甚至頭上也都是迷糊,菜汁。但別怕,慢慢的他就會吃飯了,等能獨立進食的時候,大點了,再慢慢講規矩。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帶孩子,就怕髒,所以不讓孩子動手,都是喂,一喂就到了幼兒園還不能好好獨立吃飯。這是愛,但也是害。

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如廁,都需要孩子慢慢經歷,慢慢學會獨立。

第三: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繪本,聽一些關於生活習慣的歌曲。

推薦一個故事是關於吃飯的,名字我忘記了,內容記得,就是小豬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看電視,媽媽怕他餓,就追著餵飯。慢慢的,小豬就瘦了,有一天暈倒了,醫生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小豬是平時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玩耍,所以導致了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才會暈倒。

我們家小孩是比較喜歡這個故事的,每次自己吃飯的時候,還會自己複述一遍。

推薦寶寶巴士裡的好習慣養成,讓孩子有自主意識去自己做事情。

第四:制定規則,有獎有罰

孩子不好好吃飯,不自己吃飯,彆強迫他,只要跟他講清楚,吃飯時間不吃飯,過了吃飯的時間,什麼都不允許吃,零食更不可以。這期間,家長不要特別心疼孩子,餓一頓沒事的,而且孩子很聰明,餓了下次他就知道了,必須按時吃飯了。

著名舞蹈家,金星,金姐在節目中有一次也提到了,她家小孩不吃飯的事情,就生生的餓到了下頓。從那以後都是乖乖的吃飯。這個方法很有效,我們家是實踐過的。


當然,很多習慣已經形成了,一時半會改過來很難。但不要放棄,家長耐心溝通,好好的配合,慢慢的,好習慣就養成了。


碗媽育兒唸唸唸


很高興來回答:這是一個現代知識型,孝順的兒媳婦提出的問題。自己受委屈,不忍心惹公婆生氣。

孩子平時肯定不愛吃飯,這樣圍追堵截更不愛吃飯。老人呢認為不正兒八經吃飯怎麼能行?個子能長嗎?就像給莊稼施肥一樣,落後一天就別想攆上,減產。(原諒我這樣比方,這是真事)他們的心理年輕人很難真正體會。說不定老兩口子對你意見大著來,這麼放養孩子的?年輕人不懂事。

育兒專家主張,孩子不吃就不能逼孩子吃,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都說隔輩親,他們的那種焦急,擔憂。所以老人家看不下去:放任不管,越不喂孩子的胃就越縮小,越得不到充實鍛鍊。

健*消食片是用於偶爾的消化不良,積食才服用的片劑,不能當保健品常吃。

這是一個很難調和的家庭矛盾觀點,你呢,近期給孩子採購點易消化,增進食慾的孩子食品,充分表達你的“關心”。公婆見你對孩子吃飯很上心,對|!想辦法改變他們印象,緩解他們的焦急。都是愛孩子,也是不放心你們,一方不能傷了另一方。

再說你家飯做的口味不一定應孩子的喜好,並不是佐料越講究越好。孩子吃飯也講求環境的,在奶奶家愛吃,不一定在姥姥家就愛吃,雖然是同樣的做法。考慮給孩子暫時換一個環境吧,或者讓老人因為什麼事情,迴避一段時間,未嘗不可。


李奶奶說小兒驚嚇


這個問題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要分析,為什麼公公婆婆會逼著孩子吃飯呢。原因可能出自多方面,一般情況下公婆在的年代是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所以能吃飽,能吃多是很難得的事情。還有一方面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年齡,老人總怕孩子不能吃飽,也有擔心的方面。所以要理解家長,但是並不代表要贊同這種養育孩子方式。

大人們都明白,喂小孩,孩子不會像大人一樣安安穩穩的吃個飯。有時候跑跑跳跳,有時候玩會玩具。

喂完吃健胃消食片,證明公公婆婆也覺得孩子吃的可能有點多。這說明,還是可以溝通的,不是固執的認為孩子就該吃,吃成積食,從而得病。

我們家也遇到過這種情況,首先要根據孩子的飲食習慣確定孩子的飯量,大人們再怎麼有爭執,也是為了孩子茁壯成長。而且這件事,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和你老公好好溝通,讓他明白其中利害。讓老公去和公公婆婆說,因為在家庭中,媳婦和公公婆婆說話輕了重了,都會激發出更多的矛盾。

老公勸的時候,你也可以對公公婆婆說,你看我買了什麼什麼,這個有營養,孩子吃了會變聰明,長高,但是有定量,一天吃幾片。我想公公婆婆也是很樂意接受的。

解決這個問題,要靠方式方法,循序漸進,急不得。


沈傾雪


你是幹什麼的。


範傑新年快樂


顯然公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兒常脾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弱,這樣做就更加加重脾胃負擔,造成腹脹,腹瀉。從而營響孩子身體健康。

要想讓孩子正常吃飯,採用以下方法:

第一給孩子按排專用坐椅。孩子每次吃飯都把他(她)按排在專用座椅裡,讓他(她)在思想上有這種吃飯意識,形成一種入椅就餐的生活習慣。在餐椅內也避免孩子到外跑,觸摸到其他玩具,刺激好奇心,沒心思吃飯。

第二食品做多種做法。如讓孩吃肉,可以燉爛吃,也可炒著吃,還可做成包子,餃子等等。水果可以生吃,蒸熟吃,也可切成卡通形狀,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樂趣。

笫三,孩子不吃就不要強喂,強喂引起孩子脾胃失調,孩子餓了自然就吃了。


地頭牛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做法,老人是心疼孫子吃不飽睡不好,按他們的那句老話。(我們小時也是這樣過來的,多吃才長高高),可時代不同了必須有自已的方法引導寶寶,我的寶寶必須吃飯前,洗手認認真真吃完,才能出去玩。一邊玩一邊吃對寶寶來說會形成依賴所以老人那套以過時了。寶寶胃平來就小,要少吃多餐,和老人溝通好矛盾就不存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