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在台湾六个“院辖市”中,已有三个市的相关市长参选人采取淡化政党色彩的竞选策略,即台北市长参选人柯文哲、新北市长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高雄市长国民党参选人韩国瑜。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 台北市长参选人柯文哲(左)、新北市长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中)、高雄市长国民党参选人韩国瑜(右)。

淡化蓝绿色彩,淡化意识形态,已逐渐成为许多参选者的竞选策略,而且在选战实践中屡屡加分。这是台湾年底“九合一”选举的一个重要特色。

柯、侯、韩带来新变数

在台湾六个“院辖市”中,已有三个市的相关市长参选人采取淡化政党色彩的竞选策略,并从中尝到甜头,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就是无党派的台北市长参选人柯文哲。媒体报道,柯文哲4年前就是凭借“不蓝不绿”的白色力量,才以素人身份赢得市长宝座,今年5月却因一句“两岸一家亲”向深绿道歉,吓退了选民,以为他跪倒在绿营脚下,令他一向高高的民意支持度,插水式的轰然下跌。后来,他反思反省,又对原话作了解释,回归到“不蓝不绿”的原色,于是重新获得选民的认可,特别是年轻人的谅解,民意支持度又重新攀至巅峰。

新北市长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亦是以“不蓝不绿”、淡化政党色彩作为策略,成功地在民意支持度上将大咖对手——民进党的四大天王之一、台北县老县长苏贞昌远远抛离。侯友宜以“愿意为市民做事”“会做事”为竞选主轴,对于来自绿的攻击也好、蓝的抹黑也罢,都不予以强力回击,只是淡化处理,强调做好本职、做好自己。结果反而获得新北市民的拥护,不论是党内初选,还是与苏贞昌竞争,他的民意支持度都高出20个左右百分比。

高雄市长国民党参选人韩国瑜,原先担任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空降到高雄市,不断跑农村,深入基层了解农民,靠的不是正蓝大旗,而是一句:“我是卖菜的。”平易近人加十分诚意。不讲蓝绿短长,只问民间疾苦,以他独具的性格特质俘获人心,短短九个月,就将民意支持度从差之21%,缩小到只差6%。令本来“躺着选也会赢”的民进党参选人陈其迈变得坐立不安。媒体报道,至8月下旬,民调显示陈韩两人差距缩小至仅2.6%。韩愈来愈受年轻人喜爱,有网民就在PTT贴文问:“这里的高雄人会投韩国瑜吗?”令人吃惊的是,大家答案居然一面倒,大半都愿投给韩国瑜!情势的发展是韩国瑜继续被外界看好,民意支持度很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对手。

即使在台南,市长选战亦十分微妙。原本认为只要在民进党内初选胜出,市长交椅一定是囊中之物,民进党台南市长参选人黄伟哲因此而高枕无忧。岂知情势发展出乎意料,先有国民党台南市长提名人高思博的不断挑战,后有前民进党台南县长苏焕智“回锅”参选,为混乱的台南市长选局投下震撼弹。而无党籍人士林义丰以政治素人身份参选台南市长,因其具备房地产商人背景,又被称作是“台南特朗普”。有评论认为,林义丰是另类政治人物,不问蓝绿,只图为市民做事、谋福利。“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当选的,但时代不一样了,比起那些看起来正常却不知哪些话是真话的政治人物,他们突然被彰显了”,因为他们“比较真”,对那些政治操弄的鬼,没有“另类”参与难以打破。因此,不要以为台南是哪个党的囊中物!台南有可能翻盘。

有评论指出,年底选举将届,长期陷于蓝绿恶斗让关心台湾前途的民众忧心,尤其台南市被称“民进党找个西瓜参选都能当选”,凸显台湾民主政治出现了困局。所幸“天无绝人路”,柯文哲、侯友宜、韩国瑜均打破蓝绿界限,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让台湾民众再次展现一次热情。柯、侯、韩三人,尽管都有一定的色彩背景,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选民感觉到他们是在为“颜色”服务。正是这种“无色”和政治历史的简单,让他们与其他有浓重色彩的政治人物产生了明显区分。

《多维新闻网》台海新闻评论员王子建强调,柯文哲、侯友宜、韩国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干净”,“干净”从来不会是政治人物的“标配”,“不干净”才是社会对绝大多数政治人物的印象。因此,一旦具有了“干净”的特质,在台湾政坛势必会具有难得的政治优势,而蓝绿政治人物已经无法做到这一点。柯、侯、韩三人做事直接、说话坦诚、朴实接地气,他们的言语形象和作为极大满足了选民的期望。王子建表示,柯、侯、韩代表了未来台湾政治人物的形象,给台湾政治带来了一些新变数。或许他们最终无法完全超越蓝绿的束缚,但是他们却极大弱化了蓝绿恶斗对台湾造成的负面影响,给台湾选民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新选择。

基层选举不遑多让

不只是都市长选举有强棒参选人祭起淡化政党色彩,县市长、议员参选人也不遑多让。

台东地区参选人对于淡化蓝绿色彩,表现尤为突出。媒体报道,由于选举将至,台东县各类选举参选人纷纷在主要街道上树立竞选看板。但多数参选人的看板上,纵使是政党提名的参选人,也看不到执政的民进党或在野的国民党党徽。就连地方选战主帅,台东县长参选人如民进党提名的刘棹豪、国民党征召的饶庆铃,其竞选看板都不见党徽。各类参选人基本都只强调个人特色或诉求,甚至看板主色调都舍弃传统深绿、深蓝,而改采鹅黄、淡绿、乳白、淡蓝、水蓝等;只有少数两三位凸显民进党、国民党属性。

饶庆铃代表国民党参选台东县长,她算是“党性坚强”的人,她的竞选看板仅以深蓝为主色调,且有“KMT”(国民党英文缩写)字样。她说,竞选看板虽无党徽,但是以更活泼、更年轻化的形式来体现。民进党提名的台东县长参选人刘棹豪的竞选看板主色调也摆脱“正绿”色系,采用鹅黄、乳白,甚至淡蓝色调。他说,“所有台东人都知道我是民进党提名,代表民进党参选台东县长,没有必要刻意去凸显。”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饶庆铃

民进党提名台东市长参选人洪宗楷的竞选看板多数未见党徽或民进党提名字样,只在位于南京路与正气路口的一块竞选看板下方,标记“民进党台东市长参选人”。至于国民党提名、寻求连任的台东市长张国洲的竞选看板,也未见国民党党徽与提名字样,仅以淡蓝为主色凸显自己的政党色彩,强化自己人格特质可以“稳健、行动、续航”推动市政。

比起往年,强调政治色彩的参选人成了凤毛麟角。报道指出,民进党提名的台东市民代表林献尧是少数凸显民进党色彩的参选人,他的竞选看板不仅以绿为基调,还看到民进党提名字样与党徽。然而,也有退党加入无色力量参选的资深民进党员。加入民进党20年、连任3届民进党党代表的台中市北区锦平里长游金隆就是一个标杆,他宣布退党参选北区市议员,呼吁“不分蓝绿、选择能力、让无色力量崛起”。

缘起于选民的压力

岛内舆论表示,台湾绝大多数的选民,既不蓝、也不绿,甚至既厌蓝、也厌绿。这些都成为柯文哲旋风的养分。了解了这个背景,柯文哲为什么同时得到蓝绿的支持,就渐渐明朗。蓝绿白的三方选民不是不知道,柯文哲讲话不厚道、行政没效率、政绩不彰显等,但不管蓝或绿当选,台湾依然对立与纷扰,柯文哲却有可能成为带领台湾走出内斗、稳定两岸和平的摩西。有这一个优点,柯文哲其他的一百个缺点,就都是小事了。

资深媒体人陈敏凤认为,蓝绿传统政治人物虽有很多固定的意识形态和党派之见,但在市政建设上,这些蓝绿的分区并不重要,因此在市政层次,坚持不让国民党当选或者不让民进党当选,都是蓝绿令人厌恶之点,也成了柯文哲的得利之处。

最新民调显示,高达53.5%的台南市民同意换人换党做做看,为何会如此呢?刚退党不久的前民进党台南市党部执行长王泰富指出,七年多来,在赖清德县长治下,台南的建设发展乏善可陈,名列六都之末,人民才会有换党换人的想法。显然,即使在绿营大票仓,选民关注的亦是民生福利,强调意识形态已不再让选民动心。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 之前七年多,在赖清德县长治下,台南的建设发展乏善可陈。

南部一向是“独派”大本营,最新媒体民调出炉,云嘉南、高屏对柯文哲的信任度分别是54.9%、53.2%,若以年龄区分,在20-29岁年龄段更是有85.2%的民众信任柯文哲。换言之,柯文哲不只在台北的支持度领先对手,在中南部也获得选民青睐,更得到年轻选民一面倒的支持。

论者分析,蓝绿的传统政治人物已让选民倒尽胃口。尤其是年轻选民,被乌烟瘴气的政治压得喘不过气,看着政治被传统势力、政治世家、分赃派系把持,却无力改变,七年级生职涯浮沉、朝不保夕;八年级生惶惶终日、不见未来;九年级生则有许多准备用脚投票、离开台湾。失去了可以信任的领航者,找不到可以效忠的理念价值,财富、权力、资源、机会,全都集中在“上一代”,年轻世代则穷得连希望都不存。在“垃圾不分蓝绿”的巨大厌恶下,柯文哲成了愤怒的出口,希望藉柯文哲的“横空出世”,一次扫空蓝绿。

蔡政府令选民失望

许多参选者所以淡化蓝绿色彩,还基于他们意识到,选民对民进党执政十分失望,而对沦为在野的国民党也不抱希望。

8月30日,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公布“民众对政府表现看法”最新民调结果,其中包含两岸、对外关系、食品安全、蔡赖执政满意度等,结果显示,对蔡英文的施政表现不满意者高达64.1%,满意者仅为25.2%,相较今年2月所做的民调,不满意度增加3.8%。对赖清德施政表现不满意度为48%,满意度为33.8%。在政党支持度上,国民党为23.1%,民进党14.6%、时代力量6%、亲民党2.9%。引人注目的是,有51.7%的民众表示中立或无反应,表示人民对政党的好感度未有明显提升。而“新台湾国策智库”公布2020年大选最新民调也显示,有超过半数选民不支持蔡英文竞选连任。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 “新台湾国策智库”2020年大选最新民调显示,有超过半数选民不支持蔡英文竞选连任。

蓝绿恶斗,让人民无色觉醒!根据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最新民调,2020年“总统”大选,民进党若由赖清德参选,支持度胜过蔡英文,则由国民党朱立伦胜出;但如果柯文哲挑战大位,无论柯、赖、朱或柯、蔡、朱三人对决,柯的支持度与看好度都居冠,已然成为“台湾最大尾”。

有评论指出,几乎所有的民调都显示,台湾人对岛内一切政党几乎都没有好感。可以说,台湾百姓已对政治生态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绝望。但希望的曙光总会在最绝望的时候,不经意间露出一丝色彩,让台湾百姓对政治再次展现热情。

柯文哲的粉丝吴先生说,他本身不算铁粉,也不是台北市民,只是支持柯文哲的从政理念,从实践表现看,觉得柯文哲可跳脱以往的蓝绿斗争,并能专注在该做的事情上,这点在政治上是比较不同的样貌,也是一个政治上不同的可能性。粉丝王小姐也说,政治是需要一步一步实践的东西,她满认同柯文哲的政治理念,所以希望尽一份心力。

第三势力正在成形

最新一期《新新闻》报道,柯文哲在政界政绩评价普通,却对年轻人拥有致命吸引力,原因就在于“柯文哲诉求就是跳脱蓝绿恶斗”。前民进党“立委”林浊水分析,柯文哲在许多蓝绿恶斗的议题上都有意见,年轻人认为柯不受传统蓝绿束缚,可以寄予希望,“押柯P是押一个未来的可能性。”

《新新闻》最新民调显示,2020年大选,柯文哲不仅整体支持度最高,达32%,在20-39岁年轻族群,更以56.6%的支持度,大胜蔡英文及朱立伦的16.5%、赖清德的22.8%、马英九的20.9%,以及吴敦义的8.6%。

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柳金财撰文指出,柯文哲曾在自己的募款会发表《改变成真、持续发生》演讲,在短短12小时内募资2.4万笔,达4100万元台币,创下台湾史上最短时间小额募款最佳成绩,显示其民意支持度在国、民两党夹杀下仍然居高不下。其演说内容平凡而务实,以数据分析把政治拉到民生课题,没有陈水扁式的煽动与激情,也没有马英九的温文与平和,更没有蔡英文的高调与抽象。举凡搭公车上班、列管8000余项公务、降低交通事故率、财政纪律、公共设施BOT、政府采购透明化等,不谈高阶政治,而是贴近民众日常。创新中有目标,民众的生活小事是政府治理大事,许市民及年轻人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大陆央视8月中旬曾在一档节目中介绍过柯文哲,不但时长2分钟,最后还预测柯文哲可能会投入2020“总统”大选。对此,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解读称,这是央视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题报道非国民党籍政治领袖,央视从没有报道蔡英文,如果有的话,也是负面居多。一般像他们这种“咖”出现在大陆的新闻节目,大概也只有30秒的出镜画面,柯文哲可算是得天独厚。吴子嘉强调,更重要一点是,两岸现在处于冰冻状态,甚至在引发冲突之际,央视突然做了一个柯文哲专题报道,这背后所释放出来的讯息就是,大陆把国民党丢包了。他认为,国台办评估台湾选情的能力不比台湾差,大陆会报道柯文哲的举动,是认为柯文哲选台北市长已没有悬念,并接受柯文哲已是政治领袖的事实。

以淡化蓝绿色彩为策略——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新特色

■ 目前人气超夯的柯文哲,已成为第三势力的“母鸡”。

有舆论分析,蓝绿两军力拚年底选举可谓精锐尽出,无不期盼先声夺人,为下一次更重要的选战奠基。但在人民无色觉醒之下,“总统”大位已经不只是蓝绿之间的“大风吹”;台北市长柯文哲若能顺利连任,意味着成功裂解蓝绿,势将成为2020的大变数。

目前人气超夯的柯文哲,已成为第三势力的“母鸡”。过去绿营说,“国民党不倒,台湾不会好”,如今第三势力说,“垃圾不分蓝绿”。柯文哲的手术刀,正在切割新的政治版图,显然不仅限于台北市。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