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爲什麼會被人叫馮褲子?

單車看天下


其實不談現在的話,想當初馮小剛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也是一個為了能讓母親過上幸福生活而不顧一切努力奮鬥的年輕人。



為什麼會有“馮褲子”這樣一個外號,也正是和初入演藝圈的經歷息息相關,為了便於大家更容易理解這個外號的由來,請允許我為大家先講述一下相關背景: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土著,馮小剛家世很差,自小父母離婚,他和姐姐都歸了母親。他母親是個苦命的女人,為了兒女長期操勞年紀輕輕就疾病纏身,45歲患癌,47歲腦血栓,自後一直癱瘓在床,直至2001去世。

所以說小時候的馮小剛生活條件非常差,以至於現在他還保持著經常吃開水泡飯的習慣。

那種底層生活的艱辛,馮小剛是深有感觸的。所以他有很強烈的要成功的願望,為了成功,他的付出在現在看來甚至有點“不擇手段”。

退伍之後馮小剛成為了北京城建的一名文體幹事,在這期間他結識了鄭曉龍。正是鄭曉龍把他帶入了葉京、王朔那個“大院子弟圈”。


而在這些人中間,鄭曉龍比較忙,葉京為人高傲,只有王朔是比較平易近人又不嫌棄馮小剛的。馮小剛底層生活經歷讓他學會了察言觀色,於是很快他就把目標瞄準了王朔。

為了擠入那個圈子,為了能讓他們帶他玩,他天天鞍前馬後的跟著王朔跑,把王朔伺候的很好,為了接近王朔,他刻意模仿王朔的寫作風格寫劇本,甚至能把王朔最喜歡自己寫的某本書背的一字不漏。


當時葉京他們讓馮小剛開口評價王朔,馮張口就來:抬頭望見北斗星!

因為天天跟著王朔,王朔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於是葉京就形容他就像王朔身上穿的褲子,脫都脫不得,說的多了,“馮褲子”的外號就在那個圈子裡傳開了!

這就是“馮褲子”的由來!



雖然這個外號有一點侮辱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王朔對這個小弟是很滿意,於是把馮小剛塞進了《編輯部的故事》劇組,並一路照應他!

馮小剛初期在王朔的扶持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資源,最終憑藉自己的實力在娛樂圈揚名立萬!

雖然現在馮小剛很多行為為人所不齒,但是想當初他也算是個苦命人!


電影基本法


1986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經鄭曉龍介紹,馮小剛和王朔第一次見面相識,初次見面馮小剛劈頭蓋臉地誇讚了王朔一番,馮小剛還為王朔做了一桌菜,兩人邊吃邊聊聊的興起,就這樣二人成了朋友!

馮小剛是一個懂得討好別人的人,和王朔成為朋友後,馮小剛很會討好王朔,馮小剛藉著王朔的關係進入了王朔的圈子,認識了葉京、劉震雲等人,王朔是一個對朋友仗義的人,在王朔的幫助下,馮小剛當了《編輯部的故事》的編輯,還參與制作了《北京人在紐約》!

就這樣馮小剛依託王朔為自己辦了很多事情,兩人也曾合作一起製作電影,1997年全國掀起了攻擊王朔灰色人生觀的活動,王朔和馮小剛的幾個作品不能順利發行,心煩意亂的王朔選擇出國散心,而馮小剛抓住機會將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成了電影《甲方乙方》!

在電影上映過程中馮小剛為了不受牽連將王朔的名字除去了,隨後電影熱映,回國後的王朔得知此情況後很是氣憤,馮小剛給了王朔五萬元,王朔直接扔了回去,從此兩人分道揚鑣,其實王朔早就感覺到了馮小剛為人虛偽狡詐!只是王朔為人比較正派仗義一直也沒跟馮小剛計較!

把一切看在眼裡的葉京為王朔打抱不平,於是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塑造了一個馮褲子的角色,這個角色就是以馮小剛為原型,馮褲子在劇中也是一個導演,通過討好、賣笑上位,葉京還找了一個外貌和馮小剛酷似的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馮小剛的“馮褲子”之名便由此而來!

時隔多年,這段塵封的故事因為馮小剛和崔永元的對峙而被搬了出來,也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馮小剛的為人!


草根說電影



wu吳金泉


早期的馮小剛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在經過多年奮鬥後成為了著名大導演,還得到了一個“馮褲子”的稱號。到底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


在馮小剛還沒出名的時候,他認識了中國內地作家王朔,於是王朔便成為了馮小剛的人生轉折點。王朔從小就從北京長大,人際關係比較廣,所以馮小剛就整天跟在王朔屁股後面,一心想搞好關係抱大腿,於是就有了“馮褲子”的稱號。


第二個原因是葉京曾導演了一部戲叫《與青春相關的日子》,片中的馮褲子就是以馮小剛為原型的。對於這樣一點,葉京也很坦率地表示,馮褲子動不動就哭、又窮又醜、欺軟怕硬和見色忘義的人物特點就是早期的馮小剛的形象。所以,從那以後就有人把馮小剛叫做“馮褲子”。


除此以外,馮小剛對於自己的好色也是毫不掩飾的。據說年輕時的馮小剛就很風流,到現在也是如此時不時出點花邊新聞。所以有人嘲諷他經常頂破褲子,需要“馮褲子“。


巴塞電影


說到馮褲子這個外號,有兩個人是無法迴避的,一個是王朔一個是葉京,當年王朔的小說《玩的就是心跳》被當導演和演員的發小葉京拿過來,改編成電影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講的就是一群生活在部隊大院的孩子們成長的故事,而馮褲子就是其中的一個人物。

劇中的馮褲子是一個膽小怕事,愛哭鼻子的小人物,這和早期在北京闖蕩的馮小剛很像,馮小剛早期出道時和他性格差不多,包括劇中的飾演馮褲子的演員也和馮小剛長的很像,所以後來就叫開了。另外還有兩種說法是,馮小剛當年為了攀附王朔,天天粘在身邊,就像他的一條褲子。另一種是年輕時馮小剛瘦的像猴一樣,穿個褲子空蕩蕩的,人送外號馮褲子。

其實比較被眾人熟悉知的,就是《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的馮褲子,這個和馮小剛的形象和人物性格都非常像。

實際上,王塑和葉京從骨子裡是瞧不起馮小剛的,甚至有傳言葉京當年找演員時就是按照馮小剛的形象找的。馮小剛當年為了攀上王塑和葉京兩個高枝,可以說是做到了沒皮沒臉,雖然現在成了大導演,在他們眼中仍然是那個見風使舵的勢利小人,這也是後期王朔和葉京不再與馮合作的原因。雖然王朔提起來不合作的原因是理想不同,是怕自己連累馮,其實那不過是場面話而已。


元芳有看法


答:

褲子在人身上所處的位置最底,表示出身低,層次低。

馮小剛在發跡前,屬於草根階層,他與圈裡的朋友比,他的地位最低。馮小剛的事業起步期,為獲得王朔、葉京等朋友的同情和幫助,在他們面前總愛哭。由於“哭"與“褲"音相近,導演葉京戲稱馮小剛為馮褲子。意思是說:馮小剛是個愛哭,又愛拍馬屁、抱大腿的人。





霧裡看花130812208


褲子,每個人都需要

沒了褲子,就如同裸奔。有了褲子就能夠遮羞

所以,衍生出來的意思有很多種

最直接的還是因為一部電視劇的關係。

看到這個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這人和馮小剛真TM像,就如同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似的。

這部電視劇是《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演員名喚佟磊,在這部電影中的名字就是馮褲子

人們都說佟磊的外形和馮小剛真像,就連哭起來也非常的像,這點一點也不誇張。

在電視劇中馮褲子是一個懦弱的人,逢事必哭。而且這個馮褲子的人設也極其的糟糕。既醜又窮還不愛乾淨貪生怕死見色忘義,毫無優點可言。

只是,這樣的一個人安在馮小剛的身上合適嗎?


難道馮小剛也是和電影中一樣的模樣?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還是那句話,褲子雖然破但是能夠遮羞

沒了褲子也就沒有了羞恥可言

也就無所畏懼了

至於有些人把馮小剛喚做馮褲子,莫不成對馮小剛是知跟知底之人?

也未可知!


蜜桔娛樂


我只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從小崔曝光娛樂圈的一些事情之後,接重而來就是馮小剛導演的綽號應允而生。從“馮褲子”這個綽號的本身,並不是貶意詞。而目前只要提到馮小剛導演,為了“反感”和“厭惡”會叫他“馮褲子”。

其實他本身也十分討厭這個綽號,儘管“褲子”只是演繹而成,但生活中不能承受“褲子”一談。

我很給力崔永元的勇敢和執著與直言進諫,小崔曝光的馮小剛導演及華誼兄弟的“稅務”問題,自然有待查證核實等需要時間處理好。

我們還是應該對於馮小剛導演以尊重。或簡單明瞭的稱其:馮小剛或馮導。

個人觀點@🙏……!


蘭竹ZLZ


1997年馮小剛的作品《甲方乙方》上影,在國內大火,到現在21年過去了。

憑心而論,這些年頭馮小剛為中國電影市場貢獻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集結號》、《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都是寫實的視角。

這也是國內電影市場很稀缺的視角,所以徐崢的《我不是藥神》火了。

不管馮小剛在早期做美術設計、還是後來做導演、編劇,包括在2014年統籌央視春晚。

他任何一個作品掀起的熱浪,都不及他最近的爆文《十問崔永元》。

這個舉動就好比有人在他家門前塗鴉踹門,馮小剛卻從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推開門,暗戳戳的自個兒走了出來。

重點是身上還穿著件女人睡衣叼根牙籤,站在眾人面前一張嘴就開始:“我操你大爺…”

那眾人回應的一致性成為必然:“就你這德性,罵誰呢?”

這篇用來回應崔永元的文章,像極了一個小孩兒純粹為了情緒發洩玩的文字遊戲,相當隨性。

看得出來,這20年來馮小剛順風順水,傲嬌慣了,身邊人全都奉承著。

這時候就沒有讓他別衝動,能一把將他按倒在地上,讓他別吱聲兒的自己人。

他不知道在這個當口,他在人們心中早已經不再是馮小剛了。

當崔永元把影視圈的財務腐敗挨個抖出來之後,在人們心中他已經變成了那個當年火得很的李剛。

當下人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你不怎麼努力,卻過得比我好。

特別是你竟然還睡了老婆以外的女人,拿了不該拿的錢。

不知什麼時候起,中國人形成了一種互聯網文化,叫做:為正義罵街。

很有意思,只要有人舉正義這把旗,這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

馮小剛單兵作戰的作品《十問崔永元》,和他拍的電影之間完全看不出有邏輯上的關聯。

瞬間覺得馮小剛的微博像是外包給第三方公關公司在運營似的,但這哥們兒把大導演給坑了。

其實他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就憋著,一直。

能憋多久憋多久,等電影上影。

如果他實在還想多做點什麼,就把電影名字給改了,別叫《手機2》了,就叫《朋友圈》。

前期市場預熱都炒成這樣了,電影叫什麼名字已經不再重要。

當然,劇情角色一併調整,也就再多追加一筆投資的事兒。

前提是,如果可以的話,一切調整都需要全封閉作業,軍事化管理,不能走露半點風聲。

如果單論電影作品來看,其實我挺喜歡《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這類電影,很真實。

《我不是潘金蓮》簡直就是當代的《官場現形計》,刻畫入木三分頗為出彩,這也是觀眾願意為他掏錢進電影院的原因。

《芳華》上線第一天就因為題材敏感被迫下線,雖然有可能是神炒作,但能這把這樣一段歷史搬上銀幕讓觀眾去了解,也是件功德。

如果這個坎把馮小剛就此給變一個廢柴,有點可惜。

再來看崔永元的回應。

看到《十問崔永元》他一定是直接就樂了,還是發自內心深處那種。

就像是看到自己安插在馮小剛身邊的間諜作用生效,心裡樂滋滋冒了一句:“這SB終於上套了”。

從馮小剛點了文章發送鍵那一刻起,勝負已分。

剩下的事情,就變成了崔永元乘勝追擊的力度大小選擇問題。

在選用大棒子打還是小棒子打之間,他一把將桌上的大小木棒全部掃開,從抽屜裡摸出了鐵棍。

這不僅是他自己的意願,也是其他兄弟夥的囑託。

話題熱度在這兒,流量在這兒,攜流量以令諸侯。

崔永元在自己的微博進行徵文比賽,並貼出文章,是中國互聯網戰場上有史以來史詩級的火力調度,堪稱精典。

各大公號都選擇政治正確的站隊發聲,大家寫文章都是用戶思維的高手,但這次的用戶只有一個,那就是崔永元。

海量文章都在比批馮小剛的措辭誰更狠,以期登上榜眼獲得流量。

馮小剛這兒穿著睡衣剛一罵完才轉身,背後馬上就是一場海嘯,立馬人影兒都不見了。

淹在水裡,倒底穿沒穿褲子,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十問崔永元》將成為馮小剛的人生拐點,潑出來的水,找補不回來了,只能涼在那兒等它幹。

才華是有的,可惜了。

人這輩子如果身邊能有個人跟明鏡似的,一直照著,該多好。


飛螞蟻舊衣環保


一個人出身低微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一個人起於貧賤,經艱苦奮鬥終於進入上層社會,然後他踐踏貧賤之輩。

老百姓賺五千就要繳稅,馮小剛合作的范冰冰涉嫌賺五千萬逃稅。社會運轉是要成本的,平民繳稅,權貴不繳,這就是上層踐踏下層。

馮褲子是馮小剛低微之時的代號,並不是因崔永元出名的。馮小剛與崔永元的恩恩怨怨後文再說。

馮小剛是北京胡同子弟,家庭背景一般,學歷不高。他年輕時搭識了兩個朋友,王朔和葉京。王葉是大院子弟,相當於老北京的貴族,但他們沒有排斥馮小剛,帶他玩兒。後來馮小剛以此為起點,一步步發達到今天,就算現在,他的作品裡,也總有王朔的影子,王朔的語言,王朔的思維。

王朔和葉京的作品,均有原型。馮褲子一角,坊間公認是馮小剛。

馮小剛顯然不以昔日為榮,於是崔永元就專逮馮褲子這茬下手。

崔永元與馮小剛的私人恩怨,來自馮導的《手機》。《手機》開篇的嚴守一《有一說一》攝錄現場,明顯模仿崔永元實話實說。無需否認,應該給崔永元帶來了一定困擾。然崔永元是公域行為,影視製作互相借鑑甚或批評,天經地義,當事人的行為本就以傳播為追求,還只想要自己接受的傳播效果?馮小剛葛優的模仿是頂級致敬好不好。

崔馮之仇是個人恩怨。崔永元絕殺的陰陽合同,卻是公事。

馮褲子低微之時,給女友夏紅買條內褲,居然要向朋友借錢。如今江湖轟傳,他的《手機》合作伙伴范冰冰,陰陽合同,五千萬逃稅。

老百姓掙五千塊就要繳稅,馮小剛,你忘了自己也是從老百姓走過來的?

崔哥,狠打!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