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晉源:曾親嘗病人尿液診斷糖尿病的中國現代內科學奠基人

過晉源是我國傑出的肝病和消化病專家,是中國現代內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翻開過老的傳記,一篇篇紀念文章勾勒出這位對病人、對學生、對醫學懷有無盡熱愛的醫學大家。這些文章的講述者有他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學弟學妹,還有其他專業、其他醫院醫生,甚至是火車上偶遇的軍醫。

他一生踐行李時珍的一句名言:醫者,當以慈悲為懷,以德為天,然後以其技。

父親早逝讓他立志學醫

無錫北門外有座美麗的小鎮叫八士橋鎮,一代內科大家過晉源就在這裡出生。

早年,過氏是八士橋鎮的名門望族,家裡的祖輩以宗祠為校舍和教室,創辦"蓉北兩等學堂"。族人秀才和從日本留學歸來的青年擔任教師,開設國文、數學和體育等課程,過晉源的小學就在這裡就讀。這裡開啟了他中國傳統教育的啟蒙,此後他一生都對中國古文字興味盎然。

過晉源:曾親嘗病人尿液診斷糖尿病的中國現代內科學奠基人

16歲的過晉源來到蘇州讀中學,學校數理化教材全部是英文,過晉源對英文很感興趣,語言天賦成為他的學習優勢。舞象之年,正是一個男兒立志選擇人生方向的年齡,這一年過晉源年僅48歲的父親患病早逝,痛苦中過晉源萌生了當醫生的想法,他的決定得到兄長的贊同,並資助提攜。

現代醫學的故鄉在西方,而德國又是其中的佼佼者。1932年高中畢業後,過晉源考取了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德文預科班。在這個德國人辦的學校裡,他又開始學習德語。

此時的過晉源既通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拓了視野,又胸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熱情,他滿腔熱血,渴望出國留學,學好本領來報效羸弱的國家。

聰明而勤奮的過晉源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德國繼續深造的考試,被選送到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慕尼黑大學求學期間,過晉源還與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在學業上互相鼓勵,在生活上比賽著看誰更能節約,一起艱難地度過了兩年半的留學生涯。

罷課抗議德國教師辱華

過晉源師從"世界維生素之父"斯戴普教授,這讓他在內科學領域受益匪淺。他的博士論文被導師力薦到世界知名的瑞士雜誌《國際維生素》上發表,論文中提出的理論讓他受到同行們的讚賞。同行們聯名促使德國內政部"外國人在德國不得擁有處方權"的慣例,批准授予過晉源內科處方權。在德國學習、工作期間,過晉源還經德國內政部特批獲得德國"內科醫師"資格證書,並晉升為代理內科主任醫師,這在當時的德國極其罕見。

過晉源:曾親嘗病人尿液診斷糖尿病的中國現代內科學奠基人

年輕時的過晉源

但二戰開始後,中國和德國成了交戰國,除了猶太人外,中國人也遭到了排擠和歧視。多年以後,過晉源回憶,那時藥理學教授上到鴉片一課,常把美國舊金山唐人街華人抽大煙的照片放給學生看,中國學生知道此種情況就罷課提出抗議。

奧地利獨立後,過晉源曾經工作過的維也納大學醫院院長才告訴過晉源,"你記得那個法西斯納粹黑衣黨嗎?你給他妹妹看過病,他當時就質問我為什麼叫黃種人為他們看病?我頂了他,這個中國醫生有德國醫生證書,內政部允許他在德國工作,他一如德國醫生!"

雖然德國導師、同行友好,學習工作的機會有很多,但過晉源深深地感到,祖國不強盛,個人醫術再高明,也將是無根之木,走到哪裡都被人瞧不起。

是時候啟程回國了。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夏,過晉源再也等不及了,他毅然乘船繞道法國馬賽和越南西貢回到了上海。他不僅自己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還說服了奧地利妻子莎愛菲和他一起回國。回國後過晉源沒有去開辦私人診所,而是選擇了回母校附屬中美醫院工作,因為在他看來,中國大眾還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他不忍心去掙國人的錢,經營自己的安樂窩。

創辦新中國第一本醫學科普刊物

抗戰勝利後的1948年,中國還處在國勢衰弱、民族危亡時期。

"從窮鄉僻壤到小城大邑,我們民間的治病,仍然有許多迷信神佛,迷信香灰,迷信仙方的,傳染病的蔓延,歸於瘟神的肆掠,不治而死亡,說是天命所使然,我們的同胞,豈不是太無知,太無辜,亦復太可憐!"過晉源深感痛心,他和一批學德學子一起,本著"醫學歸於大眾、科普強身健體"的思路,開始籌辦新中國第一本醫學科普刊物,1948年8月25日《大眾醫學》正式創刊。

過晉源:曾親嘗病人尿液診斷糖尿病的中國現代內科學奠基人

《大眾醫學》創刊號

《大眾醫學》將醫學知識用通俗的文字撰寫,選題也貼近老百姓生活,例如《你的胃痛嗎?》、《一塊甲魚骨頭引起的風波》等,稿件還常附有簡明的插圖,出版後反響熱烈,每次都搶售一空。雖然很受歡迎,但也經歷過經費不足、險些停刊的困難時期。過晉源一直認真辦刊,他任總編輯10餘年,共出版發行雜誌132期。後世評價稱,《大眾醫學》開創了將醫學科普作為一個知識體系在中國進行傳播的歷程。

在此期間,過晉源還和年輕醫生一起翻譯了《內科症狀及診斷學》,這是我國內科最早的教科書,全書五卷,共一百多萬字。這套書籍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滿足了當時國內內科教學迫切需要,為新中國內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客廳成為病人家屬"招待所"

1952年,國家開始了全國高等院校的大調整,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內遷至武漢,以加強中南地區的醫療衛生力量和促進醫學教育事業。

而當時無論醫療衛生水平、生活和工作條件,武漢都難以和上海相比,許多人都以種種理由不願遷漢。但過晉源想到的卻是"全國要一盤棋,湖北省幾千萬人民的醫療衛生需要",於是他積極動員妻子前往武漢。

過晉源:曾親嘗病人尿液診斷糖尿病的中國現代內科學奠基人

過晉源主編、參編、編譯的部分書籍

文革時期,醫療科研無法開展,教學也受到衝擊,過晉源就把工作重點放到了臨床診療中。經常有慕名而來的病人到過晉源家裡,病人多、病人窮,過家客廳的沙發變成了臨時檢查床。過晉源毫不嫌棄,病人住院治療,家屬就住進了過家客廳,而且一住就是一個星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經濟落後,人民大眾身體營養狀況嚴重不佳,中國成為世界上的肝病大國。

從事消化內科專業的過晉源一直將肝病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早在建國初期,他就著手總結肝臟病的臨床試驗和肝臟各種功能變化,發表的數篇論文都是當時國內首創。與有些不相信中醫的西醫不同,過晉源一向重視中醫中藥,根據中藥杜仲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的理論,面對當時臨床上高血壓病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他決定把中藥杜仲用於高血壓病人的治療。

他研究用杜仲的酊劑,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有關論文很快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上,並被編著到《內科學》、《實用內科學》教材裡得以在臨床中規範應用。他深知辯證論治是中醫診治疾病的精髓,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整理和發揚中醫藥學,把兩種醫學精華嫁接融合,讓中醫藥學具有現代醫學的內涵。

過晉源醫術精湛,在醫學領域辛勤耕耘了半個多世紀,著書立說,為我國醫學界培養了一大批高級醫學人才,堪稱桃李滿園、杏林楷模。他編寫的專著、大型參考書和全國教材共計14部,撰寫科學論文和講座文章百餘篇,總計達數百萬字,為豐富和發展我國醫藥文獻寶庫,付出了畢生心血。

更重要的是,過晉源高尚的醫德一直影響著他的學生們。文革後他招收的首批研究生羅和聲教授回憶,過晉源曾用親嘗病人尿液檢測尿糖的事例對他們進行醫德人文教育,他行醫做人之道和他那顆赤誠質樸之心將永遠照亮中國現代內科學的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