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從去年開始,我開始關注了一個百度貼吧。

那個貼吧叫戒賭吧。裡面的很多帖子都是各種各樣的關於賭徒和貸款的故事,有的人曾經收入頗豐,算得上是地方名流,但是卻被網貸和賭博毀得一乾二淨。有的家境並不太好,常年在遊走在各種網貸之中拆東牆補西牆不敢跟家裡坦白。

這些故事有的是真的,有的是為了博取關注的杜撰故事。

但是真假不論,卻不約而同的都是異常震撼人心的血淚經歷。

而最近一個男子騙保卻導致妻子自殺的新聞開始在互聯網上傳播,事情開始於13日澎湃新聞的報道,隨後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許多人感慨妻子的痴情和愛錯了人。

事後關於事件主人公何某的許多細節在新聞中得到了曝光。

男方到底有多渣,從後續的案件細節中可見一斑。

何某的女兒患有癲癇,但是這種癲癇卻不是造成如今何某家庭現狀的核心原因,真正毀掉這個家庭的是何某膨脹的物慾。17年,整整一年,何某並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但是卻買車、建房,絲毫沒有想到需要留錢給女兒治病。為了維持這種消費水準,他開始瘋狂的網絡貸款。

這些網絡貸款大多並不會考察貸款者的具體收入水平,只要有身份證、有視頻、有家庭住址就會批給你。

所以整整17年一年,何某就網貸了50萬元甚至更多,他在不同的平臺之間互相貸款和還貸。

但是拆東牆補西牆遲早會出問題。

最終何某還是悲催債集團給盯上了,為了還債何某就連網絡眾籌來的幫他女兒治療癲癇的27萬餘人民幣也被他花得乾乾淨淨。

隨後便造成了這次的假死事件。更荒唐的是,何某在假死之後居然還通過網絡平臺繼續貸了兩筆款。

妻子的死是因為痴情嗎?

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何某妻子)

或許是的,何某的妻子戴某是一個孤兒,四下舉目無親。

但是跟著何某一起她究竟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她不被允許出去打工,如果要出去就需要籤協議書,讓她自己帶著癲癇的小女兒,並且每個月都需要按時向公婆寄一筆錢。

如今何某又惹上了網貸,導致這樣的一個家庭更加難上加難。

最讓我震撼的是警方把自殺的母子三人的屍體被打撈上來後發現,他們的身上加起來不過只有十幾塊錢,但是卻有七八張信用卡,這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生活,而且由於何某的貸款眾多,每天都會有催債集團找上家門。

後來警方更是找到一份何某妻子的絕命書,內容如下:

為了何某,我信用卡欠了幾萬。所以我用生命來還信用卡。

我非常相信何某,他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會導致錢損失。

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何某其實是看到過這份絕命書的,但是看到之後他卻認為這不過是妻子逼自己回去的手段,完全沒有理會。這一切的一切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聲。

毀掉這個家庭的是何某這兒渣男嗎?是的,沒錯。但是毀掉這個家庭的卻也不僅僅只有何某,還有這個社會對物慾的追求,和那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某明被放開從而扎堆出現的網絡貸款平臺。

網貸、裸貸、大學生貸款。這類的新聞簡直不要太多。

傳統的貸款是什麼?傳統的貸款是考核了貸款人的消費水平、收入水平並做了資產抵押之後才貸款給貸款人的。傳統的貸款供應方也基本都是銀行這樣的大平臺。

然而一般的網貸廣告是什麼?

一張身份證即可貸款xx萬元。

這些廣告以前僅僅是地鐵站廁所或者商場廁所裡地皮癬式的小廣告,但是如今也開始堂而皇之的登上了QQ、微信、門戶網站的廣告位。

一張身份證貸款xxx元,不得不說非常有吸引力。


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但是代價是什麼呢?為什麼銀行這樣的大機構需要考核收入水平而他們不需要呢?

可惜每一個貸款的人都沒去思考,或者說他們知道,但是選擇性忽視了。

之所以他們不需要考核是因為銀行考核是怕貸款收不回來,因為如果不做抵押的貸款,銀行能做到的最大力度的處理不過就是信用上的。而這些網貸平臺比起銀行那可就“神通廣大”多了。

他們可以直接將收不回來的賬交給暴力催收集團。

小編讀大學的時候,隔壁宿舍就有一個網貸買手機的學生,因為家境實在不好,貸款逾期了幾次沒換,於是就來了好幾個人直接堵在他的門口,要求他立刻還債,不然就要把他帶走。

甚至要拿他室友的電腦抵債。


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那幾個人就非常直接的堵在門口,讓整個宿舍五六個人都不能出去。

最終樓層之間大家各湊了一點才把這些人趕走。

而要知道,那個學生買手機的時候僅僅只花了一千多元,但是到還貸的時候卻被要求還2000以上。這就是網貸,滾雪球的高利率,加上動則堵門潑油漆的暴力催收集團。

這讓我們不禁好奇,似乎每天都有違規網貸平臺被抓的新聞,但是為什麼這些平臺依舊屢禁不止,反而從地下慢慢的走到了地面上,現在沒有幾家貸款平臺做廁所裡的貼紙小廣告了,有不少打著違規擦邊球的平臺堂而皇之的開始互聯網投放,開始做渠道,開始玩流量了,過去見不得光的東西,居然就這麼赤裸裸的暴露在陽光下,並且竟讓人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只能說互聯網+思維賦予了很多傳統企業一個新的機會,同時互聯網+思維也給了那些以前的民間高利貸了一個新的機會。

為什麼屢禁不止?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拉瓦兒赫拉利說過,“工具是沒有好壞的。”

很顯然,即使我們賦予了網貸很多的惡名,但是網貸的本質就是一個工具,真正該賦予惡名的是網貸嗎?

發現核聚變是科學探究和發掘在能源層面的可能。只是有人用它做了核彈。難道說原子能本身是邪惡的嗎?但是現如今人類的使用的電量百分之三十以上來自於原子能發電。真正該被認為邪惡的是哪些用原子彈來做壞事的人。

為什麼網貸屢禁不止?

當一個工具被需求的時候,如何去阻隔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效果。

網貸就是如此,它是一個在如今中國社會被需求的工具。為什麼需要網貸,是因為如今在這片土地上人人都在維繫著“面子”家庭與家庭之間都好像在進行著“軍備競賽”


湖南男子假死騙保卻導致妻子女兒溺亡,毀了這個家庭的是網貸嗎?


物慾在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中變得高度膨脹。前段時間最常被提及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工資,發達國家的消費”就是對如今中國最好寫照,因為精神的缺失,所以人們把大把大把的精力都用去追逐物慾,追逐消費,笑貧不笑娼由此而來。大把的資金匯入到了主播、娛樂節目之中。

最終這些主播和娛樂節目又作出了什麼成績嗎?

吸毒?逃稅?侮辱先烈?

之前韓團登上時代週刊,在他們接受採訪的時候講述的是愛國、民族文化和歷史。這卻最近常被批判為韓式“娘炮”的人在採訪時竟講的是這類的東西。

但是回顧國內,韓流明星也多,大大多都成了物慾的寫照。

之前有媒體報道,一個僅僅在中國男團“偶像練習生”出道短短20天的18歲男星,在微博上以60元單價出售自己的付費照片,第二天醒來竟有8萬人為其付費,一夜總計收入高達480萬元!

同時明星逃稅、主播不當言論頻頻傳出。

似乎對比起日韓我們的娛樂業同樣發達。

但是我們的發達停留在資本上,這得益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迅猛增長的中產階級,以及甘願為子女付出一切的父母,讓中國青少年可能已成為全球購買力最強的群體之一。

實質上,撇開物慾,撇開資本的流入,大多時候我們一無所有,是的,一無所有。

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無論資本匯聚得再多,包裝得再怎麼冠冕堂皇,卻都無法掩蓋背後空洞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