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你有錢,所以我們就要針對你

前些時候和一個二線城市的知名民營企業家聊天。他抱怨說自己孩子的在讀初中被老師拖到辦公室當著面說他們家賺的是黑心錢,讓他孩子低調點,把成績搞好,不然家裡面被抓了,都沒謀生手段。

聽來我也覺得很吃驚,老師想要激勵孩子好好讀書可以理解,但是這樣的激勵方式會不會太荒謬了一點。這也導致那個企業家很氣憤,他氣得直咬牙,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來回踱步。他盤點起自己的發展史,就像是在證明這個老師論調的荒謬,也像一個火藥桶一樣盤點起對中國人尤是教師的不滿。

在得知我從事移民的行業的時候,他很興奮,問起了移民的事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的感興趣了,但是我也知道他是不可能走的,因為他的國內企業正處在上升期。

不過這次聊天他的一席話卻讓我深以為然。

“我做化工起家,但是我都嚴控排放,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來,不然我怎麼做到這麼大。你不能因為化工兩個字就說我掙黑心錢吧,是誰給你的資本去想當然的評價一個你未曾瞭解過的東西。而且說我無所謂,你不能當著我的孩子說啊,孩子他哪懂,他指不定就真的會以為他爸是個罪犯。”

“我承認我比這個小城的大部分人都有錢,住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但是這些都是我努力爭取來的。在大家都擠破頭皮去吃公家飯鐵飯碗的時候我就出來創業,大家單位分房子的時候我就住在父母的老屋裡。當時我就是城裡面出了名的敗家子和不務正業。但是我靠努力取得了現在的成績。他們比不過我,就拿我的孩子開刀,怎麼?有錢現在還成了一種錯了?”

這一席話脫去了許多的包裝和場面話,但是非常的直擊人心。

很直,但是卻沒有任何問題。他的話讓我開始決定好好寫一寫中國人的仇富心理。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導致那些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的精英們卻回過頭來飽受歧視。甚至被逼走移民。

這可真是一個荒謬的怪現象。

而無數的社會案例已經證明,一個歧視精英的社會是很難進步的。

就像目前全球最大的赤貧國家津巴布韋。如果你去看他的獨立史,你就會發現獨立之後,當局趕走了所有掌握生產技能的白人農場主,僅僅是因為這些農場主們被當地黑人視為黑人財富的掠奪者,不過誰叫他們過著大部分黑人豔羨的優質的生活呢?

當地黑人認為那樣的生活是屬於他們的,只是被白人農場主掠奪了,可問題是津巴布韋把土地散給黑人後,卻在短短的幾年間生產力急速下降,陷入了赤貧。因為接管土地的黑人根本做不到那麼有效率的工業化生產。

唾棄精英,唾棄富人,認為把富人的資源給窮人,窮人也能做到。這就是一種非典型的反智主義。

結果呢?津巴布韋的故事揭露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仇富的社會就像是在慢性死亡,因為精英和富人們,不只是掠奪者也是生產者,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強盜也是耕農。

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之所以享受那麼多的社會資源是有理由的;而那些貧窮的人,那些並非精英的人,之所以陷入現實的窘境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大部分人之所以陷入窘境,或因為懶,或因為性格缺陷,或因為患得患失,而真正因為資源缺乏的少之又少,這便是事實。通過對他們進行資源輸出,讓他們完成精英曾從事的生產,幾乎不成可能。

而很快,一個“開跑車接孩子”的微博熱搜的出現,讓我知道素材來了。國慶假期剛剛結束,一張小學家長群的截圖就在網上大火。

事發於某小學一家長開跑車接孩子,然後被其他家長狂懟,甚至踢出了微信群。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留出來的截圖:


因為你有錢,所以我們就要針對你


因為你有錢,所以我們就要針對你


乍聽起來,老師說的開跑車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是在替代孩子看問題。

而且這個事情所導致的對社會關係的後續影響,我卻認為並非發生在孩子之間,反而完全是發生在家長中間。我想一個小學生對跑車的價值認知有限,或許真正能夠導致小學生攀比的是書包、是遊戲、是那些小的裝飾配件,因為這些對於他們的直觀感知衝擊遠遠高於一輛跑車。

記得之前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個分享,一個家長的孩子就讀於名貴的私立學校,他開了一輛十幾萬的車去接孩子,看到學校外面停的車動則百萬,覺得會給孩子丟臉,於是準備換一輛好車。

但是問他孩子的時候,他的孩子卻說自己的新書包,好多同學很羨慕。

我想那些孩子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早熟”,因為在小學階段,其實他們對錢並沒有那麼大的主觀認識,他們看一輛車不會貼上價格標籤去看。

而真正會對跑車產生主觀認識和價值偏向的是家長。

或許說得再赤裸一點。

一輛跑車的出現,或許導致的並不是孩子的攀比,而是家長的不滿和攀比。 畢竟中國人的骨子裡有“愛現”的基因。那輛在普通車中間出現的跑車讓家長新生了芥蒂,因為這讓他們感覺到了差異,感覺到了低人一等,感覺到自己的“風頭”被搶了。

但是這是大多數家長不願意承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成年人處理社會關係是需要遮羞布的,不能像孩子那樣有特別明顯的價值偏向和喜惡,而孩子就在此時成了家長的擋箭牌,於是助長孩子攀比就成了開跑車家長的罪。因為這樣他們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而替孩子表達喜惡,對於孩子來說也絕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開跑車的家長也很清晰的認識到了這點。

就像他說的,我沒必要開一輛普通車來服務你們。

“你們”顯然指的就是其他家長。

他很清楚,他真正的“罪”不是助長攀比,真正的“罪”僅僅是因為搶了別人風頭。就像開跑車的家長說的,錢是我自己掙來的沒有偷沒有搶,為什麼我還要特別的去買一輛普通的車來顧忌其他人的感受。

是的,他不需要,但是結果就是該學生家長被直接踢出群聊。


因為你有錢,所以我們就要針對你


中國的富人活在無時不刻的道德綁架和社會要求之中。

我想此事之後,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群其他家長的態度,極有可能對導致那個被跑車接的小孩在未來的受教育過程之中被歧視,被強行貼上“炫富”的標籤。

回頭來看,中國人總是沒有由頭的仇視富裕。

而富人也總是被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籤。似乎富人們都是通過小手段取得如今的成績。

或許這便是因為發展的不平均所致,一部分人已經富了起來,一部分人還處於貧窮,差異過大就導致了仇富。隨處可見的言論便是某某某富人是高幹子弟,某某某富人賺的黑心錢鑽了政策的漏洞。而一旦有什麼募捐活動,那些富人企業家的社交媒體下面總會炸開鍋,或抱怨捐的少,或抱怨不捐。

似乎一項源自愛心的東西,卻變成了一種社會職責。

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道德綁架。

縱觀輿論生態,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中國人並不是在試圖讓自己變得富裕,而是試圖或者寄希望於富人變窮,來達到一種平衡。

這無論是對於窮人還是富人,都是一種兩敗俱傷。

這也是為什麼老師會要求家長買一輛“普通車”因為讓富人變窮容易,讓窮人“買跑車”變富太難。

我理解老師,或許他自己也清楚這麼做真正的理由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讓其他的家長心裡有所平衡。

但是我卻也更理解那個開跑車的家長,他用比同齡人更多倍的努力在社會舞臺上拼殺,可能同齡人已經在睡覺的時候他還在出差,還在趕飛機,或者忙著開會。如今他取得了這一切,卻被要求必須買一輛普通車配合其他家長的消費水平。

試問誰能接受?如果換成是我我也不能。

就像之前曝光的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安排。除了飛機高鐵就是開會,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超過五小時。

畢竟沒有誰的錢是大風颳來的。

而許多的人就認為富人的錢就是這麼來的。

我想這些事或許會構成高淨值人群為什麼移民的又一註腳。

畢竟在這個窮人和一般家庭不約而同敵視精英仇視富人的國度,你不移出去,就會受到歧視,一種扭曲的對富人的歧視,而縱使你不受影響,他們也會針對你的孩子,甚至會告訴你的孩子,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你是一個罪犯。你的存在就好像成了社會公敵。

即使這一切都源於你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