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有钱,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你

前些时候和一个二线城市的知名民营企业家聊天。他抱怨说自己孩子的在读初中被老师拖到办公室当着面说他们家赚的是黑心钱,让他孩子低调点,把成绩搞好,不然家里面被抓了,都没谋生手段。

听来我也觉得很吃惊,老师想要激励孩子好好读书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激励方式会不会太荒谬了一点。这也导致那个企业家很气愤,他气得直咬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盘点起自己的发展史,就像是在证明这个老师论调的荒谬,也像一个火药桶一样盘点起对中国人尤是教师的不满。

在得知我从事移民的行业的时候,他很兴奋,问起了移民的事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的感兴趣了,但是我也知道他是不可能走的,因为他的国内企业正处在上升期。

不过这次聊天他的一席话却让我深以为然。

“我做化工起家,但是我都严控排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不然我怎么做到这么大。你不能因为化工两个字就说我挣黑心钱吧,是谁给你的资本去想当然的评价一个你未曾了解过的东西。而且说我无所谓,你不能当着我的孩子说啊,孩子他哪懂,他指不定就真的会以为他爸是个罪犯。”

“我承认我比这个小城的大部分人都有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但是这些都是我努力争取来的。在大家都挤破头皮去吃公家饭铁饭碗的时候我就出来创业,大家单位分房子的时候我就住在父母的老屋里。当时我就是城里面出了名的败家子和不务正业。但是我靠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绩。他们比不过我,就拿我的孩子开刀,怎么?有钱现在还成了一种错了?”

这一席话脱去了许多的包装和场面话,但是非常的直击人心。

很直,但是却没有任何问题。他的话让我开始决定好好写一写中国人的仇富心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导致那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们却回过头来饱受歧视。甚至被逼走移民。

这可真是一个荒谬的怪现象。

而无数的社会案例已经证明,一个歧视精英的社会是很难进步的。

就像目前全球最大的赤贫国家津巴布韦。如果你去看他的独立史,你就会发现独立之后,当局赶走了所有掌握生产技能的白人农场主,仅仅是因为这些农场主们被当地黑人视为黑人财富的掠夺者,不过谁叫他们过着大部分黑人艳羡的优质的生活呢?

当地黑人认为那样的生活是属于他们的,只是被白人农场主掠夺了,可问题是津巴布韦把土地散给黑人后,却在短短的几年间生产力急速下降,陷入了赤贫。因为接管土地的黑人根本做不到那么有效率的工业化生产。

唾弃精英,唾弃富人,认为把富人的资源给穷人,穷人也能做到。这就是一种非典型的反智主义。

结果呢?津巴布韦的故事揭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仇富的社会就像是在慢性死亡,因为精英和富人们,不只是掠夺者也是生产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强盗也是耕农。

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之所以享受那么多的社会资源是有理由的;而那些贫穷的人,那些并非精英的人,之所以陷入现实的窘境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大部分人之所以陷入窘境,或因为懒,或因为性格缺陷,或因为患得患失,而真正因为资源缺乏的少之又少,这便是事实。通过对他们进行资源输出,让他们完成精英曾从事的生产,几乎不成可能。

而很快,一个“开跑车接孩子”的微博热搜的出现,让我知道素材来了。国庆假期刚刚结束,一张小学家长群的截图就在网上大火。

事发于某小学一家长开跑车接孩子,然后被其他家长狂怼,甚至踢出了微信群。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留出来的截图: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你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你


乍听起来,老师说的开跑车会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是在替代孩子看问题。

而且这个事情所导致的对社会关系的后续影响,我却认为并非发生在孩子之间,反而完全是发生在家长中间。我想一个小学生对跑车的价值认知有限,或许真正能够导致小学生攀比的是书包、是游戏、是那些小的装饰配件,因为这些对于他们的直观感知冲击远远高于一辆跑车。

记得之前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分享,一个家长的孩子就读于名贵的私立学校,他开了一辆十几万的车去接孩子,看到学校外面停的车动则百万,觉得会给孩子丢脸,于是准备换一辆好车。

但是问他孩子的时候,他的孩子却说自己的新书包,好多同学很羡慕。

我想那些孩子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早熟”,因为在小学阶段,其实他们对钱并没有那么大的主观认识,他们看一辆车不会贴上价格标签去看。

而真正会对跑车产生主观认识和价值偏向的是家长。

或许说得再赤裸一点。

一辆跑车的出现,或许导致的并不是孩子的攀比,而是家长的不满和攀比。 毕竟中国人的骨子里有“爱现”的基因。那辆在普通车中间出现的跑车让家长新生了芥蒂,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差异,感觉到了低人一等,感觉到自己的“风头”被抢了。

但是这是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承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成年人处理社会关系是需要遮羞布的,不能像孩子那样有特别明显的价值偏向和喜恶,而孩子就在此时成了家长的挡箭牌,于是助长孩子攀比就成了开跑车家长的罪。因为这样他们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而替孩子表达喜恶,对于孩子来说也绝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开跑车的家长也很清晰的认识到了这点。

就像他说的,我没必要开一辆普通车来服务你们。

“你们”显然指的就是其他家长。

他很清楚,他真正的“罪”不是助长攀比,真正的“罪”仅仅是因为抢了别人风头。就像开跑车的家长说的,钱是我自己挣来的没有偷没有抢,为什么我还要特别的去买一辆普通的车来顾忌其他人的感受。

是的,他不需要,但是结果就是该学生家长被直接踢出群聊。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你


中国的富人活在无时不刻的道德绑架和社会要求之中。

我想此事之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群其他家长的态度,极有可能对导致那个被跑车接的小孩在未来的受教育过程之中被歧视,被强行贴上“炫富”的标签。

回头来看,中国人总是没有由头的仇视富裕。

而富人也总是被贴上各种不好的标签。似乎富人们都是通过小手段取得如今的成绩。

或许这便是因为发展的不平均所致,一部分人已经富了起来,一部分人还处于贫穷,差异过大就导致了仇富。随处可见的言论便是某某某富人是高干子弟,某某某富人赚的黑心钱钻了政策的漏洞。而一旦有什么募捐活动,那些富人企业家的社交媒体下面总会炸开锅,或抱怨捐的少,或抱怨不捐。

似乎一项源自爱心的东西,却变成了一种社会职责。

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绑架。

纵观舆论生态,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是在试图让自己变得富裕,而是试图或者寄希望于富人变穷,来达到一种平衡。

这无论是对于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一种两败俱伤。

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会要求家长买一辆“普通车”因为让富人变穷容易,让穷人“买跑车”变富太难。

我理解老师,或许他自己也清楚这么做真正的理由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让其他的家长心里有所平衡。

但是我却也更理解那个开跑车的家长,他用比同龄人更多倍的努力在社会舞台上拼杀,可能同龄人已经在睡觉的时候他还在出差,还在赶飞机,或者忙着开会。如今他取得了这一切,却被要求必须买一辆普通车配合其他家长的消费水平。

试问谁能接受?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不能。

就像之前曝光的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安排。除了飞机高铁就是开会,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五小时。

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而许多的人就认为富人的钱就是这么来的。

我想这些事或许会构成高净值人群为什么移民的又一注脚。

毕竟在这个穷人和一般家庭不约而同敌视精英仇视富人的国度,你不移出去,就会受到歧视,一种扭曲的对富人的歧视,而纵使你不受影响,他们也会针对你的孩子,甚至会告诉你的孩子,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你是一个罪犯。你的存在就好像成了社会公敌。

即使这一切都源于你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