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这两天

除了很硬核的《太吾绘卷》爆红外

另一部国产游戏

《中国式家长》

也在steam上收获了很高的评价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许多玩家给好评的理由就是

这种控制培养每一代人的玩法

切切实实是在体验当

“中国式家长”啊

其实

除了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也很乐意体会

当家长的快感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男生寝室=大型认亲现场

在我国高校的男同学之间

一直流传着一个心照不宣的癖好

那就是

当别人爸爸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游戏开局你就拿下了一血

10分钟后抢走小龙

对面连连求放过

这时候你该怎么做

当然是仁慈地放水

劝对方叫爸爸

一声放水,两声送人头

三声加好友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当窗外狂风大作

冷冷的冰雨正胡乱地拍打窗户

而你和室友的外卖电话同时响起

室友却先你0.05秒伏桌装睡时

你该怎么做?

当然是穿外套出门

同时笑摸儿子狗头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月底,室友没钱了

哭穷的同时

看到购物车里的键盘突然降价

不仅包邮还打了8折

你预料到了接下来的走向

赶紧坐在椅子上挺直了腰板

然后,你该怎么做?

当然是默默发红包

鼻孔朝天语气嚣张的来一句

“儿子乖,叫声爸爸就借你“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当然

这种占占便宜闹着玩

虽然是一部分男寝的日常

但并非是他们首创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此“爸爸”非彼“爸爸”

众所周知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血缘和泛血缘关系是维系一切的纽带

在这个前提下

封建家长制下的父权同王权直接挂钩

成为权威和征服的象征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慈禧就曾“逼迫”光绪称她为“亲爸爸”

在各种古装宫斗剧、权谋剧中

随处可见“爱民如子”的彩虹屁

就是很好的解释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不过

所谓“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称谓的内核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改变

二战后

世界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社会文化呈现出

无中心、反权威、零散化、个性化

的特征

其后

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

也进一步淡化了血亲称谓的庄严性

在国民岳父、国民老公、国民媳妇

层出不穷的今天

“爸爸”一词

也被网友们涂上了调侃的色彩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比如游戏世界中吊打其他人的角色

就被尊称被”爸爸“

《Dota》里的末日守卫

凭借其能秒掉所有英雄的大招

成为游戏内公认的爸爸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炉石传说》里有张卡

因为“身材太好”

被玩家称为火爹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魔兽争霸》那句

“whos your daddy” 的口令

也深化了“爸爸是无敌的”这一概念

而同样起源于魔兽的

恩怨局

也随着竞技类游戏的发展

将“谁输了谁叫爸爸”的精神

扩散到ACG圈外的世界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爸爸表情包

就是年轻人的语言游戏

没错,这个世界

正被表情包支配着

作为插科打诨、活跃气氛、居家旅行的

必备品

表情包已成为当代青年

甩也甩不掉的寄生兽

“爸爸”系列的表情包之所以长盛不衰

也正是因为参悟了

表情包现象

将严肃问题娱乐化的真谛

正如罗兰·巴特所说:

能指和所指指向新的一层所指时

就形成了“神化”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在这张图片中能指为图片本身

所指为此句话与喵喵表情的表面意思

而神化即为图片发起者的嚣张之情

由于这种“神化”过于优秀

也渐渐脱离出了表情包的语境

成为部分年轻人

日常交际中的语言游戏

比如

“甲方爸爸”

“产品爸爸”

”土豆育碧爸爸”

等等

在迅妹看来

这并非是某评论家眼里的

“对权贵与资本赤裸裸的跪拜”

而是一种

建立在双方所共通的符号坏境中的狂欢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说人话就是

我捧你玩玩,别当真哈

从这个角度看

这种

玩世不恭

伏低自嘲

又乖又怂的姿态和

老子

“上善若水…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言行谦虚才能被拥戴)

的观点不谋而合

男生间没有纯友谊,只有“乖!叫爸爸”


鸭!

这届年轻人真是有

大智慧啊

- END -

-《爸爸考》


#你有哪些关于爸爸的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