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大家好,這裡是:小哥和你談歷史

未經本號授權,請勿私自轉載本號原創文章

何為正果?這其實是一個很難答覆的問題,尤其是關於水滸108將這樣的豪傑來言。由於他們的尋求不同。對宋江來言,正果就是他所言的“招安得富有”,實則就是當官,完成榮華富有。如阮氏三雄這類草根豪傑來言,正果則變成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稱分金銀”……

所以梁山豪傑們雖豪情萬丈,但於大眾來言卻也有苦處,總免不了一排排被砍掉“看官”們的頭,或是被搶走金銀丟了性命等。筆者既然是老大眾,那評論正果時,就天然站在大眾態度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故而正果的界說,其實就一句話:大眾的口碑!由此正果的規範也就簡略了:梁山豪傑死去後,誰被尊為神或佛!

當然由所以評論《水滸傳》,就不能神遊八荒了,只能在遵從水滸中的內容下,進行分辯和剖析了。所以水滸中真是修成正果的豪傑只要四個半:兩個成佛,兩個成神,還有半個最特別,成了個妖,下面先說成佛的兩位。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一、兩位成佛的豪傑

榜首位成佛的豪傑,毫無疑問就是魯智深,這幾乎是公認的,不管曩昔、現在,乃至將來,魯智深的“水滸榜首活佛”的位置,都無法撼動的。由於全書中唯有魯智深,歷來都在為旁人在抱打不平,僅有的不視如草芥的豪傑,可謂全程無汙點。所以僅此一條,魯智深不管在書內,仍是在書外,都被推重。

而魯智深的正果之路,相同也清晰可見,在五臺山落髮時,他的恩師智真長老,便這樣說他:此人上應天星,心腸剛直。儘管時下兇頑,射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正果特殊,汝等皆不及他。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何為心腸堅毅?為賣唱婦女出面,拳打鎮關西就是!為被逼婚的民女做主,痛揍小霸王周通,救人救究竟就是。為救遭難的林沖,大鬧野豬林就是!魯智深的堅毅,來得最純、最陽剛的!哪怕用放大鏡想找魯智深的私心,都找不到。

何為射中駁雜?書中經給瞭解釋,這就是魯智深的上應天孤星——獨立於世,不染塵埃,用一腔熱血,誓死抵抗著混沌紅塵。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何為正果特殊?在魯智深圓寂後,徑山大惠禪師曾如此道: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公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這就是魯智深的正果特殊。這就是為何魯智深成為水滸榜首活佛的原因。

假使說魯智深的成佛,是“命裡註定”的話,那麼武松的成佛,卻是一路苦行得來。武松在落髮六和寺之前,一向都是假行者,他的行者打扮,僅僅為了逃避官府的緝拿。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那是武松為替哥哥報仇,鬥殺了西門慶後,從打虎英豪的青雲間直墜為“賊配軍”,一路九死一生。在孫二孃處逃避時,得到了一身行者行頭:一個鐵界箍……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一個沙魚皮鞘子,插著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

其間,最有禪機的就是這“一串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這代表著武松的苦行之路——跟水滸108將相契合。也就是說武松想得正果,就須參破這“一百單八”中的禪機。代價是被砍斷了持刀的手臂,這正應了八個字“改邪歸正,立地成佛”。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但武松是被逼放下的,所以他的星宿名是“天傷星”,宿命些言就是:上蒼讓你放下,讓你徹悟!公然武松徹悟,返璞歸真了——108中的禪機已不重要了,正果也不重要了,由於武松曾對宋江如此道:“小弟今已殘疾,不肯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恩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共用,已作悠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六和寺是佛門,武松卻說“已作悠閒道人”,佛和道在武松眼裡,居然也不重要了,故而武松 “放下”的不只只要“屠刀”,連所謂的正果他也放下了。具有這種境地的武松,怎能不是神佛?只不過由於武松善終在六和寺,所以仍是把他稱為一尊佛更恰當,就不要提 “清忠祖師”的虛名了,武松已不需求任何人認可,哪怕是皇上!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二、兩位成神的豪傑

榜首位成神的豪傑,在書中寫得十分絕妙,這就是張順。在湧金門一戰時,被方天定亂箭射身後,先是託夢給宋江,要求替自己報仇,跟著就又“借用”哥哥張橫的肉身,自己報仇,殺死了方天定。同時還言稱:“得西湖震澤龍君,收做金華太保,留於水府龍宮為神”

參看魯智深成佛,他是一入五臺山,便被高僧確定,且在後面不斷的點化。武松人生大起大落,直到以“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為起點,開始苦行,至終究的徹悟,都是預先就埋下了因,所以才得了果。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而張順成神來得卻失常俄然,只因張順“把這命酬謝先鋒哥哥(宋江)許多年好情分”,所以才引發了他湧金門的慘烈。跟著就又託夢,又顯靈,且仍是藉助哥哥張橫的肉身。要是這樣說來,那麼從前戰死的那些豪傑們,咋就沒有成神呢?

所以張順在書中成神,雖寫的十分絕妙,卻在這絕妙中,露出了一點狐尾——他是被成神!即,宋江借用張順的慘死,組織他成神,以此鼓舞士氣,構成哀兵之態,取得勝利。但不管怎樣,張順也應歸於成神的一員,究竟書中承認了,故而以上置疑只能算是拋磚引玉。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第二位成神的豪傑,是神行太保戴宗。他在臨死前託夢給宋江:“是弟夜夢崔府君勾喚,因而發了這片好心。”。後數月,一夕無恙,請眾道伴相辭道別,大笑而終。後來在岳廟裡累次顯靈,州人廟祝,隨塑戴宗神像於廟裡,胎骨是他真身。

這是書中所寫的第二位成神的豪傑。戴宗的狀況跟張順不同,他有神行術,筆者前面撰文曾解讀過,他的神行術是用“錢買來”的。但不管怎樣都證明了,戴宗的確有些道術,故而戴宗成神,得了正果也算有跡可尋。何況這個“夜夢崔府君勾喚”中,崔府君的呈現,也算是佐證了筆者前文所言的“神行術是用錢買來的”。由於在《搜神大全》中,崔府君是閻王爺那裡的首席判官!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三、半個成妖的豪傑

在書中其實還有一人,終究是得了正果成了神,這就是宋江!在宋江夢遇九霄玄女時,就得到過確保,其時九霄玄女通知宋江:“玉帝由於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

但當宋江被毒酒毒身後,他把宋徽宗“請”到梁山後,卻通知宋徽宗:“里人憐憫,樹立祠堂於墓前……天帝哀憐臣等忠義,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好漢只有四個半:兩人成佛,兩人成神,半個成妖


說好的“重登紫府”呢?咋成了“梁山泊都土地”?故而,宋江成神愈加奇怪!不知是九霄玄女耍了宋江一遭,仍是其他原因造成了宋江終究未能“重登紫府”,卻當了“土地爺”。這實在是失常之極!所謂失常為妖,咱不敢置疑九霄玄女和玉帝,只能置疑宋江。故而宋江只能算得了半個正果,成了妖!

不過這樣一來,卻愈加契合宋江了,究竟宋江過於複雜,捧他得能把把他捧上天,貶他的敢把他貶到地下,這一會天上一會地下的,用一個“妖”來描述,卻是最恰當!

怎麼樣,大家覺得這篇文章怎麼樣

關注小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神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