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騎俠」騎著摩托載著老伴到西藏去

六旬“騎俠”騎著摩托載著老伴到西藏去

“退後一步,看四海名場,走出了多少魑魅,在這裡聽晨鐘暮鼓,打破了無限機關,走出了多少泥濘,旅行讓我收穫快樂,美景讓我人生豁達。”劉世明頗有禪意地說道。

劉世明,67歲,廣元本地人,退休多年,自詡為“騎俠”。十餘年來,他帶著老伴翻山越嶺,車輪遍佈祖國大江南北。他說,自駕遊不僅豐富了生活,也改變了他對於生活的態度,與世無爭、自得其樂、豁達、寬容……能騎行到西藏,則是他和老伴多年來的夢想。

劉世明帶著老伴騎上了海拔4860米的達古冰川索道。

邂逅

老當益壯仍能冒寒冬泳

昨日,記者在廣元市冬泳協會見到劉世明時,他正坐在棋盤旁觀戰,嘴裡唸唸有詞,指點江山。下午4時許,游泳的人逐漸多了,劉世明換上了游泳裝備,在岸邊簡單熱了身,徑直朝嘉陵江走去,之後在江裡遊了兩個來回50米。

交談得知,劉世明愛好廣泛,除了冬泳,還練習打拳,而最讓他痴迷的是摩托車自駕遊。

10月22日,對於劉世明是個特別的日子,當天他在朋友圈配圖發文,紀念一年前的今天他和一眾騎友帶著老伴騎上了海拔4860米的達古冰川索道。

初心騎行十餘年想挑戰自我

十餘年前,劉世明和老伴從某企業退休後,為了豐富自己和老伴的生活,便商量騎摩托自駕遊歷,一睹祖國大好河山。對於第一次的出遊經歷,十餘年過去了,劉世明仍記憶猶新。他說,當年是和老伴一起騎行到了秦嶺,秦嶺山脈奇峻巍峨的山峰,無不讓他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十餘年的騎行經歷,劉世明有了豐富的出行經驗,每次出行前,會制定好攻略,規劃好出行線路,會召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路上相互照應。因摩托車所限,冬天去南方,夏天去北方,這是他騎行的不二法則,神農架、張家界、雲南、陝西、山西、青海柴達木盆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車轍。其中,柴達木盆地是他騎行生涯騎行最遠的路程,往返耗時12天,一路上,風餐露宿、飽經風霜。

堅持 會一直騎行下去和老伴騎到西藏

因摩托車車體限制,劉世明的出行大多走的是國道,小小的摩托車穿越于山林之間,卻承載著他大大的夢想。十餘年的騎行,劉世明已騎壞三輛摩托車。

西藏,一直是劉世明心中的理想之地。今年5月,劉世明經過317線到達色達,正打算進入西藏,無奈車況出現了問題,為了圓夢劉世明剛剛花費2萬餘元購買了一輛摩托車。

“心中有夢,不管前路如何艱難,都會奮勇向前,騎行不僅豐富了我的夕陽生活,更改變了我對人生的態度,歷經人生困難,笑看雲捲雲舒,現在的我心境豁達,與世無爭,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老伴有一顆浪漫的心,喜歡周遊四方。下一站,12月份我們將啟程前往重慶、湖北,只要身體允許,沒有終點,會一直騎行下去,爭取實現騎到西藏的夢想。”劉世明說。

廣元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汶進

六旬“騎俠”騎著摩托載著老伴到西藏去

鏈接:

摩托車騎行途中注意事項

1.駕駛摩托車時應穿顏色鮮豔的服裝,晚間駕車宜穿用反光材料製作的衣服。

2.遠離危險的大車,山路彎道上行駛要各行其道,變換車道或起步時,要利用後視鏡隨時查看後方情況,確認安全後再起步或變換車道。

3.騎行當中,在沒有行人和車的情況下可以伸伸腿或者站立一會,避免不必要的疲勞,從而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應付突發事件。

4.在陌生的環境下,保護好自己與愛車是首要任務,要實施非常管用的防盜措施。不要過於相信“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