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為人父母者,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但是結果無非三種,一種是他比你強,一種是他跟你差不多,一種是不如你。

順著這三種結果,父母們的心情想必也是從喜悅到低落,從欣慰到疑惑。

其實父母們的判斷有時也不見得客觀,我們總是看到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卻忽視了孩子另一方面的優異。

而且,父母總是不由自主地拿孩子跟自己比,跟自己引以為豪的某方面比,比完那叫一個鬱悶。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黎先生是某公司的工程師,有技術素養,有務實作風,在公司裡很有話語權。

當年他在大學裡是理工科的尖子生,那些複雜公式的解析對於他來說就像家常便飯,他骨子裡就是理工範。

但是他那讀初中的兒子卻似乎沒有繼承他的理工基因,數理化學得都不怎麼樣。

他兒子喜歡文科,語文和歷史成績還可以,但在黎先生看來,不能說文科不入流,他只是認為學好數理化的人才是有真本事的人。

他經常數落兒子,並說自己當年如何靠數理化三科的分數就把很多同學拋在後面。

有一次把兒子說得不耐煩了,對著他大喊,那你的語文呢?還有其他的科目呢?

氣得他說不出話來,文科不是他的強項。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我們都想做孩子的榜樣,於是抖一抖自己當年的輝煌史,似乎是不錯的做法。

孩子聽了或許會受到觸動,然後勤學苦練,某些方面突飛猛進……

真的這麼簡單嗎?

孩子在某方面是否優秀,取決於多項因素,比如天賦、興趣、環境、訓練等等。

我們不能太過於迷信父母和兒女天賦一致這樣的論調,當然歷史上確實有不少父母和兒女在相同領域取得驕人成就的例子。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蘇洵、蘇軾、蘇轍

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都是大書法家,除此之外,王羲之另外六個兒子全都是書法家。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被稱為“三蘇”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仨便佔了三個位置。

近代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9個子女皆為傑出人才,有詩詞研究專家、考古學家、經濟學家,也有建築學家、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科院院士,當然,他們大多跟父親所涉足的領域不同。

這些父子名人,在天賦方面有多大的一致,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也應該知道,同樣有不少父母和子女在志願、方向及成就上都大相徑庭的例子。

在現代社會,由於信息、資源的龐雜,孩子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比過去更多,指望他在老爸老媽所期望的某一方面成為出類拔萃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順其自然,加以引導,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上往前走,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那麼對孩子應不應該提呢?可以提,只是需要先明確幾點。

首先,父母是在跟孩子交流,而不是居高臨下地訓斥。

“才考了80分,老爸我當年10次考試拿8次100分!”

“做個作業慢吞吞的,老媽我過去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完了。”

“你看你什麼都做不好,爸爸以前在學校可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信你問問奶奶,爸爸是不是獎狀一籮筐?”

說過這些話的父母不在少數,估計孩子除了被打擊得一愣一愣的,也沒有別的想法了。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其次,再提當年勇,要把前因後果說全了。

只是一味地說自己當年如何厲害,且不說難保不會有自吹自擂的成分,即使是真的,也不會讓孩子的內心有真正的觸動。

父母應該把自己當年做成一件事情的動機、經過攤開來講:

為什麼做那件事?

開始遇到哪些困難?中間遇到什麼問題?

經歷了哪些思想鬥爭?怎麼克服的?

都要講講,最後的結果只需一筆帶過即可。

把全過程說出來,不僅是客觀的態度,孩子也更願意聽。

或許聽完後他就會恍然大悟,原來爸媽小時候也遇到那麼多困難,看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我兒子已經看過我參加了幾次馬拉松比賽,第一次他只有十個月大。

我跟他說過,我剛上中學的時候缺少鍛鍊,長得稍胖,在第一次1000米跑考試中跑了接近5分鐘的糟糕成績,在那一組當中墊底。

我很受挫,很沮喪,甚至懼怕體育考試。後來我說服了自己,要做些改變。

我開始在放學後去學校後山跑步,天天跑,儘管很累,但是成績逐步提高。

到初三時我的1000米跑考試已經可以拿到滿分,上高中的時候還拿了一次校運會中長跑的亞軍。

於是,兒子放寒假的那段時間很積極地跟著我去跑步。

我想,讓他有觸動的,一定是我又苦又累的那一段。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最後一點,父母應該剋制想讓孩子完全複製自己的思維衝動。

父母應該傳遞的是一種目標感、專注度,而不是我當年數學考了100分,你也必須考100分,我作文拿獎,你也要拿獎。

父母應該讓孩子意識到,目標感和專注度不管放在哪裡,都可以讓自己成長和突破。

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告訴孩子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只是讓孩子有觸動的一種可行方式,但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是你現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態度!

多少父母數落著孩子不爭氣,然後自己整天玩麻將紙牌,又有多少父母指責孩子學習不積極,而對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

以身作則,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的最正確的事。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我的初中同學徐光慈,畢業於某大專學院服裝系,畢業後在外企從事服裝外貿跟單工作。

畢業後兩年通過自學考試,她考取了英語本科學位。

六年後以30歲的“高齡”身份通過國家全日制研究生統考,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翻學院英漢翻譯專業錄取,脫產學習兩年。

她的同學大多都是以應屆生身份考上的研究生,而那時她已經30歲了。

工作後還考過試的人都知道,畢業多年還能考取具備真正含金量的學位或證書,是多麼困難的事。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她在跨國服裝集團做了幾年的筆譯工作。

後來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她轉行進入了自由度更高、壓力也更大的保險行業。

她加入了某知名保險經紀公司,專注於為客戶提供保險方案諮詢、協助投保、索賠等。

最近她又考取了理財規劃師證書,我覺得,她幾乎可以做終身學習的代言人了。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她一路以來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對於她的孩子來說,相信沒有比這更好的教育素材了。

我們想讓孩子更積極,我們是否積極?

我們想讓孩子更努力,我們是否努力?

我們想看到孩子不斷成長,我們有沒有不斷成長?還是停滯不前?吃老本?

崔健前幾年在被採訪時說,別叫我搖滾教父,我都聽吐了。那時,他已過知天命之年。

他對自己的認識始終保持冷靜,他有滿腔對音樂的激情,和一腦子對社會問題的批判,渾身有勁兒。

他把自己形容成老鷹,要把鷹爪磨掉,重新長出更尖銳的。

從年齡上來說,他似乎老了,從激情上來說,他絲毫未老。

在孩子面前,能否再提當年勇?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父母們常感覺自己老了,自己一輩子就那樣了,未來就看孩子的了。

你不知道,對你的孩子來說,一個不滿足於過去的成就、敢於不斷挑戰自己的爸爸媽媽,到底有多酷!

而我們就應該做孩子心目中這樣的最酷的人!

-END-

——關注頭條號“說來話不長”,您可以看到更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