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牽牢敵人牛鼻子,破了老蔣的大計劃,主席特嘉獎他4字錦旗!

他牽牢敵人牛鼻子,破了老蔣的大計劃,主席特嘉獎他4字錦旗!

1931年8月7日至11日,紅軍在興國的蓮塘、良村和寧都的黃坡連打三個勝仗,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初戰勝利,但是,這賬好比火燎蜂房,惹得群蜂紛出,蔣介石、何應欽得知了紅軍的確切位置,從12日至15日共集結了九個師約十幾萬之眾,採取密集大包圍的態勢,向紅軍的集結地——君阜以東地區逼近。

這是紅軍從第一次反圍剿以來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局面,毛澤東,朱德立即召集各軍領導商量對策,決定利用敵人最怕紅軍北出臨川的心裡,派第12軍向六安方向佯動,將敵人向東北方向前沿,這就是所謂的牽引敵人牛鼻子,而主力則秘密西返興國境內隱蔽休整,待機殲敵。“這個牛鼻子怎麼牽?”羅炳輝問譚震林。

他牽牢敵人牛鼻子,破了老蔣的大計劃,主席特嘉獎他4字錦旗!

譚震林開動腦筋,想了想,回答說,我看讓部隊一個人跟著一個營地走,隊伍拉得越長越好,敵人只知道我們這支隊伍很長,他沒辦法判斷我們究竟有多少人,而且敵人飛機來轟炸,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間隔大,也可以減少傷亡,炸不垮我們。飛機來了我們就停下,飛機走了繼續走,我們往北走,敵人會以為我們要去打南昌,他們一定會追來,到了晚上我們往山裡鑽,他們就找不到我們。就是敵人的主力部隊來,也找不到目標,羅炳輝覺得譚震林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就同意按譚震林說的方法走。

8月15日,紅軍主力2萬餘人利用夜暗越過大山,回到興國東北的白石楓邊地區,隱蔽休整,並同中央蘇區中央局和中革軍委會合,而紅12軍則在譚震林羅炳輝的率領下,從敵人的間隙中揚旗名號、大張旗鼓的向北直插,敵人誤以為紅12軍就是紅軍主力,果然跟著追來了。紅12軍為了緊緊牽住敵人的牛鼻子,特意走走停停,與敵人保持不即不離的狀態,調皮的戰士們一路蹦蹦跳跳弄的塵土飛揚,好像真的有幾萬大軍在前進,每到一處全軍上下都以紅一、三軍團各部隊的番號書寫標語,鋪設路標,寫留言等等,敵人果然堅信紅12軍是紅軍主力,緊緊尾隨向北追擊。

他牽牢敵人牛鼻子,破了老蔣的大計劃,主席特嘉獎他4字錦旗!

紅12軍向北挺進,頗有進攻喧譁,奪取臨川之勢頭,正在南昌坐鎮指揮的蔣介石慌了手腳,急調第十師趕回臨川加強防守,同時下令第一第二路進擊軍加緊追擊,這使得在根據地中心區圍剿的敵人攪亂大戰,到了樂安城附近,紅12軍派一部攻佔了六安城後立即折回到南團,何應欽馬上率部四面八方包圍南團,得意忘形的電告蔣介石,共軍主力已被我圍困在南團山,指日可破。

沒想到譚震林和羅炳輝帶著部隊,從敵人的嚴密包圍中一聲不響的在一個晚上全部撤走,一直到了8月底敵人在南團合圍紅12軍撲空後,才發現主力紅軍在興國封邊一帶,這時,敵人近半個月的東奔西突,已疲憊不堪,“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士氣沮喪,再加上兩廣軍閥進兵衡陽,對蔣介石造成了很大威脅,在此情況下蔣介石不得不下令結束圍剿,實行總退卻。

他牽牢敵人牛鼻子,破了老蔣的大計劃,主席特嘉獎他4字錦旗!

毛澤東對譚震林的這次行動十分滿意,在11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時,指定由紅12軍100團,在成立大會那天接受檢閱,並授予一面錦旗,上書“沉著勝敵”四個大字,譚震林看到這面錦旗,高興的笑眯了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