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帥回鄉做官頗爲難,23年後再回去,他說:心無雜念最好呀!

葉帥回鄉做官頗為難,23年後再回去,他說:心無雜念最好呀!

1949年8月1日,葉劍英被黨中央任命為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調赴華南工作,1949年10月14日,南下解放軍攻佔廣州,19日,葉劍英獲得三項任命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葉劍英開始了廣東省長的任期。

葉帥回鄉做官頗為難,23年後再回去,他說:心無雜念最好呀!

葉劍英是廣東梅縣人,廣東是他的老家和他長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在大革命時期他在這裡練兵從武,討伐叛地,指揮起義,然後在各地跟隨毛主席等人能南征北戰,這次52歲的他又回到廣東,並且成為家鄉的父母官,他是感慨萬千,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在家鄉做官,在23年前他還當過梅縣老家的縣長。

那是1926年3月東征軍進佔梅縣,現年28歲的葉劍英被任命為梅縣縣長,他的老家就是梅縣燕楊寶他沒回家就上任了,這時孫中山在北京逝世,軍民們沉浸在悲痛之中,葉劍英上任的第一天沒去縣衙報道,就忙著組織悼念活動,宣傳孫中山的遺囑,天黑他才踏進縣衙的大門,在縣衙大堂裡他找來了幾個舊衙役,詢問縣府特別是監獄的情況,然後讓人送來舊卷宗,在燈下翻閱起來,第二天他一升堂就宣佈清理過去的冤假錯案,不少人高呼著”葉青天’走出牢獄。

突然有人來報告縣長,有位姓李的校長前來求見。來人是學藝中學的代理校長,葉劍英在東山中學讀書時就認識,幾天前還見過一面。他起身將李校長迎進屋裡,校長一落座就說:你剛上任政務繁忙,我就直截了當說吧,學藝中學經費奇缺,現在已經揭不開鍋了,我沒辦法才來找你求救。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當官的都中飽私囊,誰會想到學校呢,不久前叛軍林虎部從縣城潰逃時就向縣商會勒索了2000元大洋,舊縣長李土林逃跑時也帶走了不少錢,如今葉劍英雖然當了縣長,可手裡並沒錢。

葉帥回鄉做官頗為難,23年後再回去,他說:心無雜念最好呀!

”縣裡沒有錢,連軍餉都告急,你看怎麼辦呢?“葉劍英如實說。李校長理解他的難處,想了想說:那就只好徵收屠宰稅了。這是個老辦法,葉劍英小時候讀書的三堡學堂大部分經費就來自鎮上賣肉的“牲口捐”,於是說:就按你說的由政府通令徵收生豬屠宰稅,資助學藝中學。

聽說葉劍英當了縣長,他老家的伯父堂弟,子侄們就僱上一頂轎子抬著他的母親找到了縣城,自從父親去世後,葉劍英就沒回過家,這次來到縣城也沒去看過母親,因此他見到母親很高興,母親看到兒子威風凜凜的,高興的指著家裡這些親戚說:他們想借你的光嚷嚷著要來謀個一官半職呢。葉劍英雖然心裡不滿意這種做法,但還是安排母親和那些人住下,和他們敘話,然後出錢請他們吃飯,邊吃邊說:現在田裡正忙,你們來這麼多人會誤事兒的。

遠房大伯說:阿偉,你現在當了縣長,是葉家的榮耀,我們一是送你阿母來看你,二是想讓你在縣城找個差事做。”誰家出了當官的親戚朋友都跟著沾光,那是封建官老爺們乾的,如今是孫中山遺教的革命政府,不能像舊衙門那樣安插自己的人“葉劍英說。”你是縣長手裡有權,不是說一句話就行了嗎?“”我們是新政府,不能用自己的人,我這個縣長也得這麼做,再說這些事兒你們也幹不了,幹不了的事,硬去幹好事也會辦壞的“。

葉帥回鄉做官頗為難,23年後再回去,他說:心無雜念最好呀!

結果葉劍英”攆“了好幾天才把他們勸了回去,臨走時唐叔說:你給我些錢造個新屋吧,葉劍英說:我自己哪有錢,公家的錢不能給你造屋,就先不要造了吧。做了一場縣長,葉劍英領教了做父母官的難處。23年後他接受主席任命,帶著隨從人員從北京出發時,由衷的說:掌權人最常遇到的是錢和情的纏繞,錢是誘惑,情又難卻,回鄉做官,必須沒有雜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