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生前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死後郭沫若卻親自送上兩副對聯

魯迅和郭沫若堪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兩座高峰,尤其是魯迅在小說、雜文、散文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郭沫若則在歷史、戲劇和詩歌方面成就斐然,堪稱一代大家,但是就是這麼兩位文學巨匠之間卻經常發生對罵。魯迅先生的脾氣大家都知道,是一個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被他被罵過的人簡直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郭沫若,原因也是眾所周知的,郭沫若的感情生活實在是讓人看不過去,娶了張瓊華、安娜、於立群三個妻子,可是前面兩個妻子前後被他拋棄,張瓊華為他獨守空閨68年,堪稱是那個時代女子的悲劇,還有佐藤富子(郭沫若給她起名安娜)給他生了5個孩子,最後他卻不辭而別,讓這個女人一個人頂起家裡的重擔,被生活折磨的不成人樣,也正是因為郭沫若的這些行為,讓他成為一個廣受爭議的人物,魯迅也曾經評價郭沫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鼎堂!

魯迅生前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死後郭沫若卻親自送上兩副對聯

魯迅既然這麼評價郭沫若,兩個人之間應該是積怨很深才對,可是事情伴隨著民族危機發生了變化,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變,國家危機已經嚴重到亡國滅種的地步,這個時候魯迅和郭沫若終於放在彼此之間的偏見,一起把早已經停辦的《創造週報》重新發行,這在當時無疑在宣傳推廣和文化領域對敵人造成了扼制。

魯迅生前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死後郭沫若卻親自送上兩副對聯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身染重病去世,因為魯迅的影響力之大,所以當時在上海幾乎引發了萬人空巷的悼念行動,郭沫若當時得知魯迅去世的消息,一夜沒睡寫下了《民族的傑作——紀念魯迅先生》的悼文,他還專門指出魯迅是中華民族“不可估算的損失”。對於魯迅對自己的辱罵,郭沫若也是感嘆道:先生生前罵了我一輩子,但可惜他已經死了,再也得不到他那樣的關切了;魯迅死後我要恭維他一輩子,但可惜我已經年紀大了,不能恭維得盡致。

魯迅生前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死後郭沫若卻親自送上兩副對聯

1936年11月3日,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東京為魯迅先生舉行悼念活動,郭沫若也在現場,並且為先生寫了一副對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這裡的“雙星”指的就是魯迅和高爾基,因為在當年6月,高爾基也去世了,而魯迅有“中國的高爾基”之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東亞西歐同殞淚之說,“二心”指的是魯迅在參加左翼作家聯盟後所寫的《二心集》,而且郭沫若和魯迅雖然之前對罵多次,卻從來沒有見過面,也就是“憾無一面”。

魯迅生前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死後郭沫若卻親自送上兩副對聯

後來郭沫若又寫了一副對聯給魯迅先生: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這副對聯對魯迅的讚頌之情直接溢於言表,將魯迅跟幾千年前的孔子進行對比,認為孔子在民眾之中的影響力並不夠深遠,但是魯迅卻對近代中國人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對青年人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這就說明魯迅的精神還能薪火相傳,源源不絕。

有人說郭沫若對罵自己是狗的魯迅這樣稱讚,只是一種恭維,就像拍馬屁一樣,也有人說如果沒有懷著真正的稱頌之情,敬愛之意,是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對聯的,其中孰是孰非,只能交給歷史來回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