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陽光信貸」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近日,臨沭縣青雲鎮的劉先生想投資開超市,但沒有啟動資金,一直無法實施。村幹部瞭解情況後幫其聯繫了銀行,銀行主動找到劉先生表示可以為其授信,提供貸款。劉先生提供材料後很快就辦好了貸款,拿到8萬元啟動資金。現在逢人便說是“陽光信貸”讓他當上了老闆。

為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去年以來,人民銀行臨沭縣支行指導臨沭民豐村鎮銀行作為試點主辦行,創新實施“陽光信貸”工程,積極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加快推動資本下鄉支持鄉村振興,有效解決了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為發展現代農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由客戶求銀行放貸

變銀行主動為客戶授信

“陽光信貸”工程實行集中管理、動態調整,堅持“一次授信、隨用隨貸、餘額控制、循環使用”的原則,由以前客戶來銀行申請貸款變為現在銀行主動為客戶授信。陽光授信的基本流程為:鎮街黨委、政府宣傳發動,工作區書記對包片村蒐集基礎信息數據。擬授信村配合篩選5至7名本村人員參與評議信譽老戶。授信額度分為擔保額度和信用額度,擔保額度一般不超過10萬元,信用額度一般不超過5萬元。經試點行內部系統審批最終確定授信額度後,組織員工在評議人員的帶領下逐戶發放授信折;被授信人如有資金需求可到試點行營業網點諮詢辦理貸款。陽光授信貸款採取季(年)檢方式進行貸後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動態調整授信額度。

操作“陽光化”

授信規範透明高效

“陽光信貸”的各項流程公開、透明,陽光下操作,每項環節都有人相互監督,杜絕暗箱操作、灰色交易。在評議階段,採取“背靠背”的方式進行,由參與評議的村民和銀行工作人員兩人一組混合編組,每組獨立評議、各自形成授信意見,廣泛民主地吸納建議,確保評價結果客觀準確。在授信階段,根據各組和村主要負責人的意見,彙總評議結果初步擬定授信額度,經銀行內部系統審批最終授信額度,將數據導入相關係統,全程只需1天時間。在評議的全過程,銀行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四個不”工作紀律,即不抽群眾一支菸、不喝群眾一杯水、不吃群眾一頓飯、不拿群眾一分錢,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在群眾中留下了良好印象。

服務“保姆式”

群眾辦理手續“零跑腿”

“陽光信貸”為普惠式金融,只要是符合條件的村民,即使當前不需要信貸資金,民豐村鎮銀行也主動入村為其辦理授信折,變“跑貸”為“送貸”,由農戶跑銀行,變為銀行登門送資金。授信確定後,銀行工作人員親自入戶發放授信折,向被授信人介紹陽光授信業務辦理流程,村民足不出戶就可獲得授信,一旦臨時需要資金,不需要再準備任何申請資料,只要帶著有效證件和授信卡就可到銀行申請放款,真正發揮普惠、救急的作用,為農民創業、消費及時提供資金支持。

辦貸“快捷化”

隨到隨辦 隨辦隨取

“陽光信貸”堅持“一次授信、隨用隨貸、餘額控制、循環使用”的原則,民豐村鎮銀行在各支行專門設立“陽光授信”業務窗口,村民在3年授信期間,只要有資金需求,就能到窗口申請貸款,並且審批快捷,最快1個小時放款。農民在使用貸款的過程中,可根據自身情況隨時提前還款。

“陽光信貸”業務自2017年3月試點開辦,先後在青雲鎮、臨沭街道、鄭山街道、大興鎮開展業務。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在4個鎮街授信161個村,授信戶數達到24381戶,授信額度17.3億元,其中信用額度9.1億元,佔總額度的52.6%;已用信戶數821戶,用信金額4152.1萬元,其中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2760.6萬元,佔用信總額的6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