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讲的是父爱?父子二人曾因金钱闹到分家的地步

说起朱自清的《背影》应该是家喻户晓,还是中学生必学课文之一,尤其是其中火车站买橘子的那个场景,曾经感动了很多人,但是朱自清父子的关系远远没有《背影》中看起来那样和睦,甚至可以说他们父子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金钱。

朱自清的《背影》讲的是父爱?父子二人曾因金钱闹到分家的地步

朱自清本人曾经在《笑的历史》中说道:你有事之后,虽统共只拿70块钱一月,他们却指望你很大,他们恨不得你将这70块钱全给家里!那么朱家的经济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1917年,朱自清父亲的工作没了,而且家里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而那个时候朱自清还在上大学,所以家里人并没有怎样逼迫他。可是1920年朱自清毕业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参加工作,也开始挣钱,可是钱全部父亲拿走了,自己几乎没能留下一丁点,这就意味着朱自清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这就让朱自清心里时常埋怨,与父亲之间的争吵也是越来越多。

朱自清的《背影》讲的是父爱?父子二人曾因金钱闹到分家的地步

父子失和的导火索是1921年,那个时候朱自清在扬州八中担任教务主任,但是朱自清父亲与扬州八中的校长私交甚好,于是他就让校长每次发工资都直接送到家里他的手中,根本不经过朱自清自己的手。父亲这样的做法彻底惹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朱自清就愤然离家,父子二人彻底闹翻,朱自清去外地支教,同年冬天,朱自清又从接回自己的妻儿,开始在杭州组建自己的家庭,朱自清父亲也宣布自己没有这个儿子,不许朱自清以后再进家门。

于是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家,可是父亲却将大门紧闭,根本没有要跟他和解的意思,朱自清待了几天之后,只好带着妻儿悻悻离去。关于父子二人后来的交集就是这篇写于1925年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讲的是父爱?父子二人曾因金钱闹到分家的地步

《背影》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按照这个时间算,确实符合父子失和的时间区间,而当时父子二人关系稍微和解还是因为家里“祸不单行”,一方面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所以家里的光景也是越来越困难了,正是这样的困难才促使朱自清父亲原谅了朱自清,而且人到中老之年,时常的落寞让他开始怀念和惦念着亲人的美好。

尽管一篇《背影》写出了父子深情,但是朱自清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是不会因为这样一篇文章就彻底消除的,因为他们二人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天差地别般的变化,朱自清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专制家长,在他心中,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话,所以看到朱自清反抗自己,他心中自然恼怒,可是朱自清是受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青年,这让他很不满父亲的很多作为,这之间的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朱自清的《背影》讲的是父爱?父子二人曾因金钱闹到分家的地步

很多人就会说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如何糟糕,为什么还是写出了《背影》这样一篇歌颂父爱的文章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朱自清和父亲一直没有住在一起,如果二人住在一个家中,估计朱自清不但不会写《背影》这样的文章,还会对父亲心生怨恨不可。正是因为两个人居住得距离很远。所以父亲之间的亲情才有了值得回味的必要,否则,父子二人天天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各种争吵,只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恶化。

想想现在很多人出外面工作之后才知道家里人的珍贵,可是一旦跟家里人近距离接触几个月,还是会因为各种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发生冲突,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可以轻易躲过一头大象的攻击,却无法避开一只蚂蚁的噬咬。其实古往今来,名人和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在这一点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