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1299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01

【巧合OR諷刺】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三月,亡國之君孟昶率臣僚攜家眷,於峽州(湖北省宜昌市)出發,經襄陽,前往開封,迴歸中原(孟昶祖籍邢州龍崗,和後周世宗柴榮是正宗的老鄉)。

五月十四日,孟昶一行抵達大宋首都開封。

開封市長趙光義同志在玉津園國賓館代表大宋中央政府對後蜀亡國代表團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慰問,並對孟昶同志深明大義束手就擒的偉大操守表示了由衷的讚賞,賓主雙方還就相互關心的待遇問題進行了友好的磋商,取得了一致意見。

會見結束後,孟昶順利入住汴水河畔的免費安置房。

五月十五日,大宋王朝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兼受降儀式,有經驗豐富的李昊撐場面,孟昶自然是輕車熟路地又走了一遍程序。

趙匡胤很滿意,孟昶很滿意,開封軍民也很滿意。

大家對這位孟少主的印象都不錯,幸福的生活也似乎正在向他招手。

可是,很不幸,也許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六月九日,孟昶去世,享年47歲。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由於孟昶死得太過於突然,於是,很多人產生了合理懷疑:孟昶之死與趙匡胤有關,理由很簡單——老趙看上了花蕊夫人,迫不及待了嘛。

關於這一點,本人不敢妄下斷言,因為史實上查無實據。

但是,有一些史實的片段,我把它摘錄過來,見仁見智,相信各位心中自有一杆秤了。

片段一,早在孟昶一行啟程之時,就有人密奏趙匡胤,強調孟昶主政蜀國長達三十年,且蜀地與開封相距千里,路途遙遠恐易生變,極力要求皇帝派人在路上將孟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還有先例可循,前蜀後主王衍一行就是在投降後唐迴歸中原的途中,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所殺。而趙匡胤在收到密奏後,卻皺了皺眉頭,直接批覆:你小子心眼忒小了!(汝好雀兒肚腸)

片段二,孟昶雖死,但是孟氏家族得以保全,趙匡胤對於孟家人也比較照顧,孟昶長子孟玄喆,也就是那位悠哉遊哉的皇太子也很受朝廷的重用,先後鎮守過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後來還跟隨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契丹,立過戰功,於滁州善終。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片段三,同樣是亡國之君的武平節度使周保權、南平節度使高繼衝,在孟昶之前也已經歸順朝廷,趙匡胤對他們的照顧一樣很好,周保權小朋友後來還當上了山西省榆次市市長(知幷州),後於雍熙二年(公元985)去世,高繼衝則在歸順之後被封為江蘇徐州軍分區司令(武寧軍區節度使),到任之後,居然一反常態,痛改前非,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事情,後於開寶六年(973)七月在任內去世,由於感激高繼衝的仁政,當地百姓甚至集體請求將其留葬,可見,趙匡胤對於高繼衝的照顧也很到位,並且成功地將其改造成了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片段四,孟昶歸朝之時,南方還有南漢、南唐,北方還有北漢這三個割據政權,出於政治影響的考慮,趙匡胤似乎沒有必要置孟昶於死地,否則對於今後的招降不利。而且事實上,後來的南漢後主劉鋹、南唐後主李煜在歸降之後,趙匡胤對他們也都不錯。

因此,我相信趙匡胤與孟昶之死無關,只可惜孟少主福薄。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4

不過,陰謀論者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亡國之君、一個神武天子、一個絕代佳人,三個攪和在一起,這故事就已經香豔撩人、芳香撲鼻了,所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搏眾人一笑,也未嘗不可。

孟昶死後,花蕊夫人入宮覲見,趙匡胤素聞其才,命其作詩。

花蕊夫人想了想,寫下了一首《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不知九泉之下的孟少主聽到是否有愧呢?

最後交代一句,孟昶死後被歸葬於北邙山,在孟昶墓的旁邊是另一個人的墓:劉禪。

500年後,兩位蜀國的後主竟然以這種方式重聚了,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現實的諷刺。

塵煙散盡,唯餘感嘆,這正是:

浮香暗渡美人唇,十萬鐵騎下劍門。

三十年來家國夢,一朝化為邙山魂。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76)——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本文節選自本人(月潤江南)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很有趣兒》,每天連載,歡迎關注!

每天三分鐘,輕鬆讀歷史!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