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1502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1

-THE FIRST-

【利州!利州!】

利州地處嘉陵江東岸,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是北面入蜀的必經之地,且因為棧道已經被燒燬,宋軍的主力無法從正面突破。

關鍵時刻,總指揮王全斌採納部將康延澤的建議,果斷分兵,由副總指揮崔彥進率一部趕修棧道,大張聲勢,吸引蜀軍主力注意,而總指揮王全斌則親率大部隊沿東南的羅川小路,迂迴南進,直插敵後。

宋軍依計而行,沒多久,崔彥進所率的正面部隊順利修復棧道,並乘勢攻下小漫天寨。

王全斌所率的大部隊在崔彥進的掩護下,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就一路直抵大小漫天寨之間的嘉陵江渡口——深渡,並按照原定計劃在此與崔彥進所部勝利會師。

宋軍兩部合一,聲勢大振。

蜀軍士氣低落,紛紛後撤至大漫天寨,結寨自保。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2

-THE SECOND-

次日,王全斌下令崔彥進、康延澤、張萬友各率一支宋軍,兵分三路,夾攻大漫天寨,蜀軍集中精銳奮力抵抗,但在宋軍的凌厲攻勢下,最終潰敗,蜀將王審超、趙崇渥、劉延祚等被生擒。

宋軍乘勝連拔利州城外各個據點,王昭遠率蜀軍節節抵抗,結果三戰三敗,被宋軍追著屁股砍,一路追到利州城北。

王昭遠這位冒牌諸葛亮此時已經嚇破了膽,一路狂奔,乾脆連利州也給放棄了,率殘部渡過桔柏津(嘉陵江和白龍江會合處),焚燒橋樑,退守劍門天險(今四川劍閣東北)。

十二月三十日,宋軍順利攻克利州城,繳獲軍糧八十萬斛。

孫子兵法有云: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這一次,王孔明結結實實地替王全斌當了一回運輸大隊長。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3

-THE THIRD-

在陸路勢如破竹之時,水路也是捷報頻傳。

劉光義所率領的水師,沿江而上,連破巫縣境內松木、三會、巫山等寨,殲滅蜀軍萬餘人,生擒後蜀指揮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餘人,奪戰艦二百餘艘。

大軍行至夔(kuí)州(今四川奉節東)附近水域,按照最高指示,劉光義在距離夔州浮橋三十里處舍舟登岸,率軍從陸上進攻,迅速擊潰兩岸守軍,順利奪下浮橋,避免了重大傷亡。

趙匡胤臨行前交代的錦囊妙計果然奏效,領導就是有水平啊!

緊接著,劉光義命大軍“牽舟而上”,很快進抵旅遊勝地——白帝城,即夔州。

夔州是蜀國水路的咽喉,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在這場夔州爭奪戰打響之前,夔州城內一場舌戰就已經開打了。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4

-THE FORTH-

守將高彥儔(chóu)認為宋軍勞師遠征,必求速戰速決,因此蜀軍應堅壁固守,以逸待勞。

監軍武守謙則認為高彥儔是膽小怯弱,畏戰避敵,主張蜀軍應出其不意,主動出擊。

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自古以來,凡城防戰必有主戰、主守之爭,這也不足為奇。而且,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高彥儔的建議無疑是比較正確的,蜀軍佔據地利之勢,據險而守是最為穩當的辦法。

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監軍武守謙同志比較倔強,為了證明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果斷地將理論轉化為了實踐。

十二月二十六日,武守謙沒跟高彥儔打招呼,就獨自行動,率手下一千多人開門出戰,結果:慘敗。

宋軍乘勝追擊,尾隨入城,高彥儔率軍在城內與宋軍展開巷戰,雖拼死抵抗但大勢已去,高彥儔身中十餘創,身邊的軍士也逃散殆盡,老高無奈之下,返回府第,整理好衣冠,望西北而拜,投火自焚,為國盡忠。

高彥儔死得其所!

可見,後蜀也不乏忠臣良將,只可惜孟少爺只愛美人,不愛死士啊。

夔州的失守,意味著後蜀東面的大門已經敞開,四川東部的戰局已定。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5

-THE FIFTH-

宋軍佔領夔州之後,很快便溯江而上,大軍在劉光義、曹彬的率領之下,勢如破竹,連克萬、施、開、忠四州(今四川萬縣、施縣、開縣、忠縣),在宋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遂州(今四川遂寧)知州陳愈獻城投降。

在水路一線的戰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特別關注。

本來,宋軍將領攻克城池之後,都有屠城的意思(五代遺留的惡習),唯獨曹彬不同意,並以總督察的身份制止了諸將的企圖,所以水路這一線的宋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善治軍而愛民,可為將。

這位宋初第一良將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親愛的朋友,你怎麼看待宋伐後蜀之戰呢?歡迎留言評論。

大宋很有趣兒(連載7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每天三分鐘 輕鬆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