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順林海


這是一個關於農村喪葬儀式的重要問題,很有意思。在我的陝西關中老家,稱為摔火盆,這種民俗從前很常見,至今某些村落依然在保留。

在死者入土之前,棺木要從家裡靈堂中抬出來,放到靈車,開往墓地,這個過程叫做
起靈

抬棺木人被稱之為祥奉,起靈之時,一般由兒子摔破瓦罐。目前在北方農村的葬禮中,特別是土葬儀式中,廣泛保存著這個習俗。那麼,被摔碎的瓦罐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呢?

這裡的瓦罐,其實就是死者喪禮期間靈位下的燒紙盆。

往往是和長明燈擺在一起,有的地方是罐或瓦,也有的叫做紙錢盆,紙火盆,香火盆,表明後代香火旺盛,延綿不絕。在名稱上,有的地方還叫摔瓦,摔老盆,摔喪盆,摔屍盆或摔火盆,地域不同,稱呼不同。大概在早上六七點,村裡幫忙的基本來齊,開始最終葬禮的進行。靈車準備好之後,壯年男子們進入放置棺木的房間,也就是靈堂。

由葬禮大總管或村裡的長者給棺木上貼上麻紙,蒙上繡有萬古流芳或其他字的紅色棺材罩,起靈開始,哀樂響起,吹鼓手也開始演奏。

眾人抬著棺材走向靈車,孝子頭上頂著燒紙盆,在路過門口的時候,要將這個盆摔碎,並要大聲哭,表示死者在家裡的最後一天了。

死者生前吃飯,死後燒紙,燒紙盆的摔碎,也表明了陰陽兩隔的儀式性意義。一般來說,燒紙盆中積累著喪禮期間的紙灰,彙集著親友的思念和哀悼,散落一地,暫時也不需要清掃,讓風自然吹走。

而且,摔破那一瞬間,無法重圓,破碎不堪,也象徵著一個生命的徹底消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標誌作用。如果摔不碎,那就是家裡的聚寶盆。有的地方還會讓舅舅來摔。可以說,傳統中國農村有很多講究,很多儀式,非常樸實,都有一定道理和價值,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慎終追遠的智慧。

農耕文明的精髓就在於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動。可惜現代懂的人越來越少了,逐步在消逝,成為一個過去的歷史記憶。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話三農,看到了,還是說說孝了摔瓦罐的真正含義。

在我們河南,老人死後,在起靈之前摔瓦罐,就是叫《摔勞盆》。而不是所有的孝子,都有摔勞盆這個權利。只能是家中的長子,才配得上摔勞盆。


家中無論女兒多少,那怕兒子最小,這個勞盆必須有兒子摔。家中無兒單有女兒的家庭,經祖人協商有侄子帶勞。

首先說一說摔勞盆必須是長子,按過去的說法,長子如父。老人去世後,家裡一切事物,聽從長子接排。把過去的一切摔掉,重新開始。也就是家裡的家業,有長子繼承說了算。

獨子多女戶,無論兒子大小,女兒出嫁沒出嫁,這個勞盆必須是兒子摔,說明整個家業是兒子的。

毫無疑問。侄子摔勞盆,也就繼承了叔叔大爺的家業。摔勞盆的真正含義就是繼承。客觀的說,勞盆摔過後,過去的一切不復存在,新的一天開始。


農村農民萬歲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呢?我來給大家說一下。

人在停喪期間,靈前放有三個離不了:香草烏盆長明燈。

長明燈是用來為親人照明的,所以不能滅,滅了他們就會摸黑走路;香是為老人指路的,煙走到哪裡,魂就跟到那裡,所以香也不能滅,滅了就會找不到方向。

那烏盆是幹什麼用的呢,是為老人攢錢用的,也就是儲錢盆。

烏盆用時,兒子、女兒要用鐵絲砸成錐子狀,各要在底部鑽一個洞,兒子要順時針、女兒逆時針鑽動,不準來回鑽,直到鑽透為止。

鑽好後,將烏盆置於靈前,凡鄉里親戚朋友送來的燒紙,都會放進去一部分燒掉,為老人上路準備紙錢。

下葬起靈時,孝子中的老大,如果老大死亡,則由長孫頂起烏盆,被人攙扶著走到在陰陽先生點燃的煙火後邊跪下,等待起靈後帶老人上路。

煙火是由亡者的枕頭糠和杆草混合後點燃的,意在燒煙送老人魂靈上天。

待抬重人一聲起靈,長孝子或長孫則將烏盆從頭頂拿下,向火堆旁預先放置的石頭上摔去,名曰摔老盆。這是在給老人上路送錢花呢!當然用勁越大,烏盆越碎越好,

摔完老盆,孝子和親戚等就會在前邊帶路,把老人送到墓地下葬。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是農村人,今年己五十多歲,經常參加農村各種不同場合的白事(喪事),起靈之前孝子摔得瓦罐是什麼意思呢?說來話長,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受歷史封建制度的影響。人們追憶死者的方式,可以說,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的差異。筆者生活的區域是華北平原。我們這裡摔的瓦罐,叫老盆,何為老盆。人死為大,可稱老。而盆?古代勞動人,吃飯用的不是碗。而是陶瓷盆。將老盆摔在棺材的大頭上。寓意為死者送的最後一餐飯,摔碎是為了讓死者能夠帶走的意思。細心觀察,不難發現,農村盛殮死者的棺材大頭,都是用的厚厚的木板。後邊這頭略薄。棺材的組成,由三塊長板和兩快短板。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由來。



喪事,在農村被看成是一個家庭非常隆重的事情,要有家庭的最長者來主持,去延續。象摔老盆這樣的大事,必須有長子來完成。包括舉幡和摔老盆,如果長子己逝。則有長孫來完成。其他弟兄或旁系,只有舉孝棒的權力。



當然,在起靈前,是要將老盆一次性摔碎,不可來第二回重摔,否則,不吉利。如果孝子一下子沒有將老盆摔碎。則有架扶孝子的人,用腳將老盆踩碎,然後上路,整個過程才算完成。


巍巍太行59


根據有些老人說,摔老盆是幫助過世的人把錢方便帶走,也有的人講,摔老盆是希望過世的先人保佑兒孫後代碎碎歲歲平安,究竟摔老盆是什麼意思,因為我懂得不多,我也說不太清楚,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摔老盆是什麼意思,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家和興旺\n


我是殯葬禮儀師,說一下這方面的認識~

任何一種能夠源遠流長的形式必有一定的文化作為依託,殯葬禮儀作為傳統習俗也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入殮師》,入殮的背後也有文化的支撐才能溫情,才能感人,所以也只有瞭解了文化才能傳下去。

摔盆是漢人的禮儀。這個盆正名叫“陰陽盆”,俗稱“喪盆”。是人去世後,家屬給亡者燒紙錢用的,去世後第一次燒的也就叫頭紙錢,要燒三斤六兩。而起靈後摔盆,通常是以男性為主,亡者長子或者長孫來摔。那麼很多家屬會問為什麼要摔盆,不摔行不行?因為要符合現在社會的現狀,跟家屬講的最多的說法是,舊時摔盆是確立跟亡者的親疏關係,也就是說誰摔盆誰就是亡者財產的繼承人。但是到了現在以家庭為主的社會活動群體,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女孩子,又不能不摔,所以又得從民俗說法裡去找。

在民間習俗裡,瓦盆的形式有多種,其說法也不一。主要的有,一是說這代表亡者的鍋,摔得越碎亡者越容易攜帶,瓦盆摔碎了,跟亡者說一路走好,也是跟亡者說你現在是去另一個世界了,除非瓦盆重聚,不然到了陰間繼續用鍋開火生活,好好的去投胎。

還有種是,瓦盆底有個洞,流傳的說法是:陰間有位強迫死者喝一“迷魂湯”的婆婆,使其神智迷糊,喝了以後忘記陽世的親人,兒子準備這一有孔的瓦盆, 可使“迷魂湯”漏掉,並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還有的人說,人生浪費很多水,到了陰間要被罰喝髒水,喝不完不能投胎,那麼多水怎麼喝的完,就用這個帶孔的瓦盆去舀,可使髒水漏掉。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殯葬並不像從前的草蓆裹身就能埋掉。但大多數人對於人死後該怎樣做並不清楚。我希望能將“厚養禮葬”的觀念深入現代人的思想中。


逝聖歸和


問: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過去父母亡故叫"當大事″。

起靈之前,主孝子摔瓦盆,扛引魂幡,這是農村習俗。

這摔老盆的習俗,各地有各地的說法。但最早的早普遍的說法是古代一個故事。

年代不可考,就是古時候吧,有一家老人故去,兒子很孝順,但家裡很窮,無錢葬父,但喪父乃"當大事″,家中只有一陶罐谷種,他把陶罐砸開取一碗放在靈前,想用谷種換一領席子葬父,鄰居們受到感動,湊錢買來一口薄皮棺材,幫他辦完喪事。

從此留下習俗,周圍凡有老人故去,無論窮富,出殯起靈前都要摔瓦罐或瓦盆,這叫破家葬老。

意思就是"當大事",為葬父母傾其家業,日子不過了也要盡孝道。

以後就是"窮兒不可富葬″,以摔老盆代之。






金蘋果老楊


摔老盆這算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民葬習俗,不同的地方風俗也不一樣。

葬禮是對逝者安息的尊敬,對於摔盆每個地方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可能是罐有些地方可能是盆。我們老家是河南中南地區的,我們那裡對葬禮上用的老盆是有講究的,一般逝者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女兒,會在老盆的底部用剪子或者其他東西打孔,兒孫多的打的就多。我們那裡傳說是,逝者靈魂會去陰間,在去的路上會有陰間的人讓逝者的靈魂喝苦水,意思在陽間所做下的壞事,陰間都一筆一筆記下,化成苦水讓逝者的靈魂喝下去,這裡老盆上有孔,就會漏下苦水,讓逝者安心少喝。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一般老盆會有逝者的長子拿著,在逝者的棺材離家時,這裡會有管事的人員喊出,起架!在棺材起來的時候,由逝者的長子同時摔下。長子還要扛起一個用紙疊的翻子。上面畫的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們那裡的翻子杆子是用柳木,也是由逝者的兒子砍來的,而且只能用一刀。

總之不管是哪裡的風俗吧,都是在為逝去的親人緬懷,都希望逝者安息。



燎原學書


我們老家當地有老人去世了,當天就會請陰陽先生選天氣看時辰,看完後就會放三聲炮,在院子大門後倒扣一個破裂的白瓷碗,叫壓魂,意為不能讓魂魄亂走,以免打擾四鄰。出殯時就會打破,有的地方用的是瓦,破瓦順利表示一切都順。同時村裡會安排白事總管,負責請人搭建靈棚,在靈堂前要用麻油麻繩做一個長明燈保持它一直不滅。要找買菜人員、挑水人員、找大廚做飯、找十六人的抬棺隊伍,再找四人抬的放置遺像的引轎的人員,這些人一般都是鄰里鄉親。要請樂隊,有西洋樂和中國傳統的樂器,包括笙、蕭、嗩吶、二胡、大牛皮鼓、鑼、梆子、木魚、琴等。這是出殯當天的排場,同時要宴請賓客,當天的食物以白色為主麵食、大米飯🍚等。然後接下來的幾天家裡的直系孝子會走訪親朋,告知家裡長輩某某去世了,會在某天某時出殯,尤其是要告知去世之人的孃家人,接下來就是預備白色孝服,逝者的兒子們還要在頭上纏三尺灰麻繩,頭部包白色毛巾,而且從這一天開始到頭七是不能洗臉洗衣服的,腳上穿繃了白布的黑布鞋,並且鞋子要一直塔拉著穿到出殯完。這是為了表達對老人的沉痛思念,期間有來看望的親朋好友當兒子的必須給磕頭表示答謝,一切準備妥當後就到了出殯的日子,那時基本上全村人都會來,幫忙的幫忙,隨禮的隨禮,記賬的記賬,院子裡有賓客們的唏噓聲,有招待客人的吶喊聲,有隆隆的鞭炮聲,有小孩鄰里的喧鬧聲,有中西方樂器演奏的交執聲,當樂器響起的時候孝子們撕心裂肺的大哭聲。最有意義也最體現孃家人對逝者深切緬懷沉痛哀悼時會和逝者的兒女有一段對話:內容一般是問問這些當兒女的當老人在世時是怎樣的百病床前當孝子,怎樣的關心照顧,完了會假裝的對子女們生氣,以表達他們對這些子女既然如此孝順等等事情,為啥人還是走了。這其實就是當地的一個風俗習慣,叫“養人主”,意思是子女們要安慰逝者的孃家人,撫慰他們過於悲傷的心情。但在這個環節中也出現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說當孃家人到來的時候,村裡的總管就讓他們也說一說表達一下,可是這孃家人都是本分老實人實在沒有什麼說的就不要為難哪些當晚輩的了,總管就是不讓怎麼著也得說一說,孃家人急了指著哪些子女們問(逝者是孃家人裡一位的五姑姑):你們這一大家子的人怎麼都好好的,一個個精氣神十足,身強體壯的,誰都活的挺好,可唯獨去世了我五姑姑,這是怎麼回事兒?呵呵笑話就講到這裡,言歸正傳,大概到下午一點左右,就要起靈了,這時總管大人又會出來拉著他那風箱般的嗓子高喊道:男女孝子燒紙啦!這時音樂響起。接著喊親朋好友燒紙啦!音樂又起。再喊鄰里鄉親燒紙啦!音樂再起。最後喊孝子磕頭謝啦!這是要答謝前來幫忙的大夥和辦事人員。同時音樂聲哭聲喊聲鞭炮聲不絕於耳,在靈堂內是寂靜一片,專門的殯葬人員忙著給逝者穿衣蓋被,那時的棺木都是請村裡木匠做的榫卯結構工藝,只聽的叮咚作響,蓋棺定論,表示著尊敬的長輩將離親人們遠去,出殯儀式正式開始,安放有遺像的四人抬轎子走在隊伍最前面,然後是樂隊,他們會一直不停的演奏直到墳地,然後是孝子們,家族大人口多的就會排老長的隊伍,男的走在十六人抬著的龍頭大zao(一種用來放置棺木的長方體形狀的物事,有底座,前上方做成龍頭狀,後上方做成龍尾狀,可拆卸,全長約十米,左右兩側用反光鏡面裝飾,上面繪畫著八仙一類的圖案,前後各八人抬)的前面,zao前面有一根幾十米的麻繩,男人們排成一排麻繩搭在肩膀上,用手扶著,另一手要拄一根約一米不等的柳枝做的木棍(孝子柺棍)上面貼著摸著麵糊的白紙條,意為悲傷的讓人無法正常走路。而真正逝者的兒子們手裡的柳木棍有成人手臂般粗細,走路時要彎著腰,步幅越慢越好。在zao的後面則是女士親屬,她們手裡也拿著柳木棍,三三兩兩的跟著走,哭聲尖銳帶著韻味,好一副讓人心酸悲切的畫面!這樣沿著村裡的小路繞幾圈然後就向著墓地的方向緩慢的走去!也有依依不捨的意思。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問題: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習俗和講究時值今日依然在沿用,在農村參加過葬禮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就是農村在埋葬老人時,當棺材由眾人抬起的那一刻,一般由家裡的兒子將燒紙錢的土瓦盆或瓦罐重重的摔在地上,摔的粉碎,那麼這個摔瓦罐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取義歲歲(碎碎)平安,讓老去的親人在天之靈保佑孩子們歲歲平安。



在農村摔瓦罐這個也是有些講究的,不是說那個人隨便就被叫來都可以摔的,老人去世後,給老人戴孝帽的都是孝子,而這個摔瓦罐的一般是家裡的老大兒子,如果沒有老大,那麼按照年齡順序,長幼順序來選人。如果家裡的男孩子還比較小,沒有力氣舉起瓦罐,而父親發生了意外死亡,那麼可以在妻子的幫助下一起抬起瓦罐摔下。對於家裡沒有兒子的,我們這裡可以由上門女婿來摔這個瓦罐。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孝子摔下瓦罐後,需要從棺材的下面有大頭爬進小頭爬出,這個時候就可以起靈前往墳地入土下葬了!這個每個地方的說法不一,有的地方只摔瓦罐,人不用爬棺材,有的地方說女婿不可以摔瓦罐,還有的說無子無侄沒有人送終的不摔。也不知道大家哪裡也是不是這樣講究的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