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康復市場的思考

2018年國慶前夕,利用吃喜酒的機會,接觸了幾位患者,年齡都在60歲左右,一名早上起床氣喘不勻,一名起雞爪風,一名突然心慌頭暈眼花。

進過攀談,瞭解到他們都去鎮上或縣上醫院或診所去看過,由於路途遙遠,費用太高,很難堅持,醫生也很難隨時把握他們的身體狀況,身體越來越差。

現在農村,很多留守兒童和老人,成年人多在城市務工,家裡老人生大病後,才會帶到城市裡看病,老人如果不生大病,很多都是扛著,等爆發時很多人都沒有康復的機會,即便是能康復,花費也是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起。

現在農村的赤腳醫生難找,一個證就難住他們了,乾脆放棄醫生這個行業,我以前治病去的診所,現在已經荒廢,唏噓不已。城市高昂的醫藥花費,也讓很多農村人放棄治療。誠信的缺少,也讓很多農村人不敢隨便相信城市裡人,不知道哪個醫生才能治好他們。

農村已經沒有多少地方還在種植,只剩下很多荒蕪的田地,還不行動,整個農村將徹底空心化,有經濟能力的都已經轉移到城市,沒有經濟能力的都在等待生命凋謝的那一天。

農村康復養老,也許是拯救農村空心化的一條路,讓城市裡的老人回到農村,讓鄉村重新恢復生機,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就業機會,農村的特色康復旅遊也可以開展起來。

很多老年人希望就在家門口看病康復,城市裡面很多已經成熟應用的養生方法,可以逐漸推向農村,讓城市裡務工學習過康復的人回到農村,為這些留守老人做好康復服務。

農村康復養老,解決老人的健康問題,又創造了就業機會,值得嘗試。

個人見解,請大家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