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與捨得智慧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

做一點事情沒有得到別人認可,就非常鬱悶;

付出一點,沒有馬上得到回報也非常鬱悶;

我們總是那麼 急功近利,一點點付出就馬上就想獲得回報;

這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功利心太強,這也是痛苦產生的根源;

我們需要反思一下,為何會如此,我們該怎樣做?

首先, 反思你的付出是否真的有價值,真的讓別人受益,真的給別人創造了價值。孔子說“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反思到自己的不足, 這樣我們就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其次,我們還要明白一個道理: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你認為的所做的好事,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一文不值、或者是理所應當。你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其實,別人的認可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只需以無為、無私的心情繼續去做事情,做事之後,不計較結果,讓天來決定,因為人在做,天在看。

我把這種境界稱為:“做忘”,做完事情,就忘記,忘記自己曾經做過的好事。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

1、捨棄了計較名、與利,你的內心會非常輕鬆。你不會再為別人的不理解而鬱悶,你的每一天都是開心,踏實的。而不是焦慮、怨恨的。

2、越是舍掉名與利,默默無聞的做事情,名、利反而會“不請自來”,這就是捨得的智慧。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有了時間的沉澱,孰是孰非遲早會有定論。應該屬於你獲得的,老天一點都不會少給你,你表面上是在吃虧,但“吃虧是福”。有一天低調、無為、不爭,反而是你最大的競爭力,這其中的奧秘,需要慢慢體會。

急功近利與捨得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