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上海這座城市給人沒有歸屬感?

冰雨幻天


問過許多在上海打工的外鄉人,他們在上海打拼了二十多年,上海房價最低潮時,20萬以下就能購一套相當不錯的三居室,他們卻沒下手,究其原因,他們的根在哪裡,最終的歸屬在哪裡。

上海是一個包容性的大都市,但也無法避免小家子氣,地方保護主義。公辦幼兒園需要上海市戶籍。在上海就讀不允許參加上海的高考。社區醫療機構分上海人和外地人。上海公益健康檢查不接受外鄉人。種種限制,讓異鄉很難獲得‘’賓至如歸‘’的感覺。

上海本土人都有自住房,少數困難戶也能享受公租房,租金非常低。是外鄉人推高了上海的租房市場,一居室3千,2居室5千,還不是繁華地段。有多套房的上海人從中受益多多,低收入的外地人有一半的收入貢獻給了上海人。

上海現在很牛氣,動不動大言不慚,誰稀罕你們。如果沒有外省人的默默奉獻,上海也不會發展如此強大。他們住的高樓是誰造的?是外地人。馬路誰建的,?外地人。不然他們還住在小弄堂,筒子樓。

上海人越來越富,享受的社會福利越來越多。而外地人一如既往的為上海人服務,他們終歸有老的一天,終究會離開上海這塊養他卻不能歸屬的地方。


秋平171152879


奮鬥12年裡,成了新上海人,從郊區搬到市區,在這裡生了個小上海,同周圍的半新半老的上海人打交道,慢慢聽懂甚至說幾句上海話。可每當休閒看著自己時,拿著上海戶口本,一種虛假無力的感覺油然而生,這不是我永久生活的地方,而是寄居。

血濃於水,在外再多的朋友,對於傳統中國人來講,家人親戚永遠是身邊最親密的人,日常瑣事小麻煩感覺不出來,碰到大點的問題,在上海孤苦伶仃的現狀,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舉目無親,沒有歸屬感的主要原因。

在上海留下來,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哪怕成了上海人,和真正的上海人比較,相當於剛出生。房子耗盡了大多的力量,還要為繼續生活更加努力。每天矇頭賺錢,自顧不暇的沒有多少來享受生活,這和在公司裡給老闆打工一樣,這是在給上海打工,而不是為自己的生活打工。累,歸屬感的殺手。

因為中國的名牌,走到別的任何城市,都有種作為上海的常居客而自豪。為了工作走過很多大城市,上海的優越不是憑空而來,比較而言,基礎建設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確實非同一般,但,大家共同的感受點,上海人情味不足。很大部分人同我一樣是移居者,自然對自己下意識地保護起來。這樣,我們沒了鄰居,就像當初從農村搬到城市的商品樓裡的感覺一樣,突然,就沒了鄰居。這也就是,我在上海紮了根,可根卻沒有條件和周圍的環境緊密融合。歸屬感最直接的獲得方法被遏制了。

經常會對自己說,等孩子大了,回去老家養雞鴨,躺在樹蔭下,聽著溪水聲,吃著自然肥的蔬菜,打打四不缺三的麻將,是多麼愜意舒暢的生活啊


大號阿瓜


我作為青島人來談談對上海的一些看法。

上海的經濟地位不可動搖!這是必須肯定的!

但上海的夏季氣溫熱的簡直受不了,就拿上海世博會那年我去世博會觀光旅遊,簡直給惹草機了!計劃五天的通票,玩到第三天就受不了了!

今年春節去陸家嘴旅遊度假,住在金茂君悅,怎麼會人山人海吶?更不可理解的是陸家嘴除了一個國金奢飾品商店之外,商場內吃的少的可憐,大眾消費的易初蓮花商場也是除了大排檔外,吃、娛樂、休閒、教育、兒童樂園都沒有。

不過這也難免,畢竟規劃的太早了,缺陷很多!十多年前的八佰伴百貨也大變了樣,室內娛樂場所已經無了蹤影。小時候,我女兒可是玩樂的笑開了花。如今再去八佰伴商場回味一下,看看其規模和設施也老舊的索然無味了。

對於城市“現代商場”的設計已經不是僅侷限在購物、餐飲了。多更能、體驗式、休閒式的設計、在規劃、設計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購物、娛樂、健身、休閒、品茶、按摩椅、醫療、自助果汁機樣樣俱全,這也是如今規劃設計、吸取經驗教訓的成功之處。

作為上海陸家嘴的天橋、地下通道連廊的設計建設,值得青島金家嶺金融區學習的地方!但青島金家嶺金融中心,面朝大海,碧海藍天,城市沙灘東西長1.7公里,體育中心、博物館、大戲院、規劃展廳、會展中心,大學城等等的業態聚集區,這種聚集區的居住便利性、優勢突出。但今後的城市規劃設計也不會再有這種聚集區的設計了,向在建的青島紅島,為青島國家中心城市審批後,預留的新的行政管理中心的城區設計,已經把上述業態分別地域規劃了,新的城市級圖書館、體育中心、老年中心、城市中心醫院、大型新機場、新火車站在有序的建設,青島城市火車站達到九處之多。作為磁懸浮試點的省份山東省,高鐵、跨海隧道、跨海大橋、 正在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上海您應該有更好的表現。

上述的這種“多更能聚集區”聚集在一起的設計、也是在其他城市規劃和設計中,今後不會再出現!因為,交通疏散的能力會越來越差,大城市病會越走越顯現出來。

但青島金融區“金獅廣場”的設計就是很好的典範,商場裡的綜合功能、要比上海陸家嘴的二個商場設計強很多、很多!這就是新規劃設計帶來的福利和優勢!

城市需要氣候、環境、天時地利人和,有山有水,三面環海相抱,在城市中又有那麼多的、不下幾十處的山頭公園和城市公園。綠化、量化都很棒。所以,青島騰飛的那一天,必將優勢突出。

上海,相對於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帶的帶動優勢也是非常突出。上海作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大港口城市,海上貿易的優勢如果丟掉就麻煩了。更何況,黃浦江已經是第三大汙染的江了,城市自然景觀差了許多,量化、綠化更是需要很大的投入和提高。

上海,應該不忘初衷,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保持人文景觀高標準的設計,才是上海城市面貌提升的根本所在!更是城市歸屬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否則,作為山東半島的龍頭青島也在不斷的進步和努力,青島,歸屬感、養老、休閒、旅遊、度假都是很好的城市,上海的城市面積只有6800平方公里,青島11500平方公里,僅次於北京面積而城市人口的密度又低,青島人口到2022年達到1360萬人,城市發展潛力巨大,上海需要繼續做好標杆作用。城市綜合功能的設計要不斷的提升!

祝上海越來越好!











茶壽盧


評語:上海是有錢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不是給人沒有歸屬感,是給外來人口沒有歸屬感!

小編目前就屬於在上海的外來人口,上海生上海長的人都很難有強烈的歸屬感,認為上海市中國最了不起的城市,但是作為外地人就顯得沒有歸屬感了,感覺這個城市容納不了自己,實際上,上海也不想隨便容納外地人,通過現在申請上海戶口就可以看出,上海市極力卡主入滬人數,因為每年來滬人數太多,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給這個城市帶來太大的壓力。

上海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是一座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來了上海就意味著放棄自己老家安逸的生活,在上海打拼,將自己最好的時候選擇在上海奮鬥。但是為什麼在上海沒有歸屬感呢?根據我的體會,說說幾點原因吧。

1、上海生活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大,每天周圍的人比自己還要努力,有一種停止就被超越的感覺,在上海根本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必須要一直努力才行,要不然壓力太大;

2、物價太高,在自己老家,幾塊錢就可以解決一頓飯,但是在上海根本不可能,最少也需要十幾幾十才行,而且都是路邊的快餐,稍微高檔的,動輒幾百幾千,而且上不封頂,上海收入雖然高一點,但是也高不到哪兒去,面對如此高的消費,實在有點傷不起;

3、租房太貴,小編在這裡就不說買房了,因為小編知道,90%的外地人都是買不起房的,目前上海的房租也是非常貴的,一室一廳基本都需要好幾千,每月工資的一般都交給了房東,哪裡來的幸福感,歸屬感啊。

4、房價太貴,上海現在房子均價高的嚇人,能看見外灘的10萬以上;內環以內7萬;中環以內6萬;外環以內5萬;郊環以內通地鐵4萬;郊環以內不通地鐵3萬,這麼高的房價,作為外來人口怎麼能留下來買房呢?

5、上海戶口難,每年引進3000人左右,其實比以前更加困難,只不過以前的這3000個名額有一部分是給大學應屆生,現在這部分沒有了,給在上海穩定就業七年的大學生罷了,各個方面都有,什麼結婚落戶等等,林林總總3000個左右,已經非常少了,如果你知道上海每年要固定取500個外地人做國家公務員,每年又有多少千個外地媳婦熬到了10年15年,剩下敞開給外地人競爭的(還是面向高收入人群)剩下的能有多少名額呢?

還有很多原因,小編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幾個原因,等外地人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上海之後,我們還是不能被上海接納,我們依然買不起房,拿不到上海戶口,面對我們的只有一條路——回老家。對於這樣一個城市,外地人怎麼有歸屬感呢?

但是我們不得不選擇來上海奮鬥,因為上海有更多的機會和挑戰,來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年輕人是不能選擇安逸的,因為還年輕,只有選擇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上海,這是一座沒有人在意你25歲有沒有談戀愛,30歲有沒有結婚,35歲有沒有孩子的城市。同樣也沒有人在意你的喜怒哀樂。大家都很忙,沒空管你的人生,沒人干涉你的生活,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冷漠的城市,但卻也是一個自由的城市,上海海納百川,擁有各種風土人情,上海的城市精神就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如果你選擇安逸最好不要來上海,找一個安逸的三四線城市過一生也好。總之各有各的精彩。

結束語:很多來上海的外地人也是無奈,面對生活的壓力,不得不來上海務工,來支撐家庭開支,漂泊異鄉,如何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如果觀看更多精彩熱門回答?

點擊“關注”就可以啦!


軟件資源君


別說在滬發展的外地人沒歸屬感,就連像我這樣的老上海人都會有這種感覺。過去熟悉的街道,工廠,建築,語言以及各種人文場景巳變得陌生而面目全非,東方電視臺每天播放著與本地文化格格不入的小品和相聲,臺下坐著一溜操著北方口音的評委(有人戲稱,改成東北電視臺算了)甚至連小學課本都欲將外婆改姥姥了。難怪本地小朋友上海話都不會說了。大量外來人員的湧入,使得上海城市文化受到強烈的衝擊和稀釋。各地方言和文化充斥街頭,魚龍混雜。海派文化早巳名存實亡。在這種無根的狀態下,新老上海人都無法找到真正的城市歸屬感,


用戶1537517561546






首先要說不是上海這座城市給人沒有歸屬感,主要還是身在其中的某些人沒有歸屬感,城市就是一個你認識的有特點的人,只不過這個叫上海的城市是你朋友圈裡的高富帥,讓你有時候很愛它,有時候很恨它,大多時候表面上喜歡它,其實內心討厭它。任何一個城市,有沒有歸屬感的是人而不是城市,城市無論你的愛恨還是別人的愛恨,它都在那兒,該閃耀就閃耀,該低調就低調,不以生活在它其中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就是它,不考慮生活在它領地的人的看法、想法和評價,它都以自己的方式發展,延續、向前。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要有好的心態。



其次,上海做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2017年GDP總量約佔全國的3.6%,做為一個擁有1400萬常駐人口和900萬流動人口的特大城市,上海當然也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高房價、優勢人力資源扎堆、高消費、快變革、高逼格國內外企業扎堆、快節奏。我想這些都是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的潛在壓力,大環境如此,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適者生存,能者立命,上海從不考慮你來自何方,有何神功,因為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從不考慮身在其中人的感受,更別說你不是佼佼者、更勝一籌者,所以身在上海的人就得清楚明白這一點。


濤聲入耳


看了以上的回答忍不住說幾句:

1:所謂歸屬感,從來都是自己給的,看看近代的上海名人,有幾個真正是上海出生的?但他們都會說上海話,也自稱自己是上海人,極力融入這個城市。再看看現在這些個人…一邊鄙視著上海本地人一邊擠破頭來享受成果,一邊叫囂著上海排外卻一邊抵制上海人在上海說上海話…你們可笑麼?

2:至於扯到戶籍制度,上海落戶政策很明確,你如果你滿足不了政策,也賺不到錢買房,甚至租房的錢,那也請回老家去,上海不欠你什麼,不要來秀存在感

3:又要說到祖宗十八代,上海一直以來就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有發展好的移居港臺國外的,也有外地來發展好留下的,我們在上海是因為我們的祖輩父輩建設了上海,上海不是你們建設的,你們是來享受成果的!上海雖然是國家政策扶持,但早些年去援邊援疆,支援貧困地區的老一輩上海人,甚至都已經沒了上海戶籍,並且每年上海的財政收入也有很大一部分要支援貧困省,所以上海不欠全國什麼!

最後,我想說你一外地人跑來上海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還鄙視本地人說本地話,你還他媽和我談歸屬感?!

如果你來上海發展,遵紀守法,同時也尊重當地文化,願意融入其中,這樣我相信你也能逐漸找到歸屬感,並且我們也表示無任歡迎!


shawnj6


不是所有外地人,都沒有歸屬感,這要看愛上海這座城市的程度,比如我,從小就非常向往上海,熱愛上海,只要有條件,有能力,立馬聽任志強的話,在上海買房,我的根深深的紮在上海了,我!雖然來自小城市,我!沒有自卑感,有的是,歡喜,熱愛,上海本地人的觀點,也有大大的改變,以前上海人眼裡,北京人,廣東人是城市人,其它,城市都是鄉下人,現在上海老阿姨,根本不這樣看待,對外地人,非常友好


善良快樂184


歸屬感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只有自己的家鄉才能有。所以就個人理解對上海沒有歸屬感是因為上海不是家鄉。往大了說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產生歸屬感的國家,很難想象一個融不進美國社會的中國人會對美國有歸屬感,同時對中國和美國都有歸屬感的人,這樣的人會產生自我認同的問題。中國人講傳承,認祖宗。有鄉愁情結,講的就是遊子在外打拼,然後榮歸故里。這是什麼情感?這就是溶於血液中的歸屬感。去到美國打拼的國人,如果最後不願再回來,那這樣的人就不會對中國有歸屬感,一心只想做美國人。然而這樣的國人如果再報怨美國沒有歸屬感,這又是什麼情況?既然選擇放棄對祖國的歸屬感,就好好努力融入你想的加入的國家並以此為榮才對,歇斯底里的抱怨美國不給你歸屬感,怎麼不想想自己離開祖國時的灑脫。同樣說回上海。你根本不需要對上海有歸屬感,上海也沒欠你歸屬感。想對提這個問題的人說一句,你其實是對自己家鄉的不滿和厭棄,同時以上海沒有歸屬感來掩蓋自己的無力和無能。無情且又無能的人應該是個便宜的人吧。做人做事找客觀原因別尋主觀理由,提升自己回到歸屬感的地方建設好它。理解什麼是歸屬感,它是一種奉獻不是索取。


不折騰14


要啥歸屬感?啥叫歸屬感?

賺錢跑碼頭的事兒!要麼別來,來了就受著。回老家就有歸屬感了?

歸根到底,錢沒賺夠!賺夠了,在哪兒都有歸屬感!

別把慾望當志氣!有空多搬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