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掛爐行業產能過剩觸發「價格戰」,持盈守成還是減利出局?

壁掛爐市場進入備受矚目的“下半年”已有好幾個月,然而,下半年的“煤改氣”卻並未達到預期規模。根據最近幾個月的結果來看,正如業內人士所料,經歷了上半年的“隆冬”後,積壓的大量庫存已耗去多數廠家的流動資金。在資金緊張度都比較高的情況下,即便各招標項目體量不大,為週轉資金各中小型企業也紛紛選擇低價銷售。

“價格戰”一觸即發,大量企業裹足難行。然低價競爭終非長久之計,如今市場從賣方轉為買方,各大企業工程方面難以中標,零售方面又難敵外資的品牌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該如何平衡各方矛盾,保障穩健發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業內人士的看法。

壁掛爐行業產能過剩觸發“價格戰”,持盈守成還是減利出局?

煤改氣”現狀,市場趨穩 產能過剩

“煤改氣”推行至今,國內壁掛爐廠家經歷了2016年的苦樂不均,2017年的熱火朝天,以及2018年上半年的窒礙難行。到了業內人士紛紛聚焦的2018年下半年,大家期待的新一輪市場高潮卻並未到來,市場環境反倒陷入了另一種困局。

“目前市場處於多以‘低價競爭’為主的‘煤改氣’標段,且參與企業非常之多,以至於各企業所中標的數量相對較少。“價格戰”悄然而至,供大於求是造成目前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對於目前的市場形勢,“相比去年,今年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是企業庫存高企,這已經成為行業通病,也是市場滯後的表現;其次是投標價格下浮,競爭狀態堪用‘慘烈’二字形容;第三為回款存在風險,很多企業去年的貨款至今還未收回。”

三重打擊下的壁掛爐企業舉步維艱,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因“煤改氣”而生,卻也並非全由“煤改氣”所致。

“從政府層面來看,由於環保壓力減輕,地方財政資金支持不足等原因,‘以氣定改’指導思想的提出是很有道理的。原計劃三年完成的改造任務用五年甚至再長一段時間去完成,才是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行業會出現如今的困局,主要還是因為市場在面對‘煤改氣’政策時不夠理智。”

誠然,從市場表現來看,2017年的“瘋狂”與2018年上半年的“冷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市場在短時間裡的急速擴張與收縮,帶來嚴重的產能過剩,從而形成供大於求,這樣的情況下,“價格戰”在所難免。

這時候的市場迎來洗牌期,對那些剛剛進入或進入市場時間不長的企業來說,衝擊尤為嚴重。

不過此時也不用過於悲觀,“所產生的問題之前講過很多,到現在我覺得反倒比去年緩和了一些。相對來講今年的市場畢竟經歷過一段‘慢’的沉澱,從產品質量到安裝服務都比去年要好,發展亦更為理智。”

市場趨“穩”亦要求企業“穩”,這時候就要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看企業提供的產品是否更為高效節能,服務是否周到全面,並逐步淘汰掉那些渾水摸魚,妄圖“掙快錢”的企業。

壁掛爐行業產能過剩觸發“價格戰”,持盈守成還是減利出局?

“價格戰”還會打多久?還會出現什麼問題?

“目前行業正處於嚴重供大於求的局面,‘價格戰’應該還會持續幾年的時間。這會持續影響到普通工程項目,甚至是部分零售市場的價格。此輪的‘價格戰’還會使更多的企業受到影響,加快行業洗牌、逐漸趨於品牌集中化。”

“‘價格戰’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受政府政策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要認識到這也是市場的選擇。行業洗牌是必然,關鍵要做到有序競爭。就如前文所述,我們要始終堅持自己的價格底線,為消費者負責,不參與到‘價格戰’中去。”

只要“煤改氣”還在推進,“價格戰”就會一直進行下去,而且愈演愈烈。“接下來我們會看到一批接著一批的企業倒下,可是這些企業誰也不願輕易倒下,垂死掙扎之際就帶來了價格的‘瘋狂’和品質的‘無底線’,大量的劣質產品或滲入廣大的農村市場,這樣造成的社會影響可想而知。”邱國利說,“當然,也會有極少數企業藉此機會脫穎而出。”

業內人士認為量力而行:“有多少錢安排多少事,不要‘賭’得太大。如果你是長期做品牌的,是個對未來負責的企業,那麼請牢牢把握產品品質、售後服務等重要環節,不要造成‘煤改氣’之後出現滿世界投訴的情況,到時候企業也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去化解這些由投訴帶來的損害。”

相較於各企業的謹慎佈局、嚴陣以待,王啟主任則認為雖然“價格戰”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可具體走向如何,還是要看今年的後續進程,並同時指出發展方向。“‘價格戰’肯定不會無止無境,也不可能讓大家割肉去做,上半年數據顯示,‘煤改氣’工程後期的匯款付款各方面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現在價格被壓得很低,回款的風險又很大,這樣下去說句不好聽的,誰做的多誰風險越大。”王啟主任說,“不過今年的市場形勢如果真的導致業內的企業‘走’掉一批、‘死’掉一批,之後產能等方面也會稍微緩和。”

至於還有沒有可能出現其他問題,王啟主任表示:“該出現的我覺得2017年都已經出現了,後面的問題肯定不會比去年多。”如今市場回“穩”,經歷過之前的“震盪不安”,無論賣方還是買方,此後應該都會三思而行,量力而為。剩下的就要看今後的市場情況,到時再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壁掛爐行業產能過剩觸發“價格戰”,持盈守成還是減利出局?

 未來競爭之策,品質作保 從“我”做起

而今“價格戰”正酣,這時其實已進入一種失控狀態,難以組織統一。王啟主任表示,學會方面只能將風險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多和大家交流、解讀,剩下的還是靠市場平衡。王啟主任建議工程方面招標方和中標方都要堅守底線,始終以保證質量為前提。其他企業亦要不忘初心,良性競爭。

加強對零售、分銷市場,以及工程市場的建設,同時大力發展南方非強制採暖市場,參與到更多的舒適家居行業市場以及置換市場中去。此外,更要以消費者為首要考慮因素,提供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產品,建設更完善的渠道、做好溫暖關懷的售後服務。最後,萬和希望業內企業齊心協力,對各品牌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堅決淘汰或取締影響消費者利益的產品及品牌,對各品牌的產品加強市場抽檢,不符合標準的要嚴重處罰。

呼籲業內更多友商一起把握品質,共同為行業有序健康發展而努力。“‘煤改氣’是短暫的,渠道才是根本,迪森正在通過各個方面佈局渠道,為‘後煤改氣’時代作準備。”黃博說“作為行業老人,迪森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在深耕國內市場多年後,深刻了解到每個地區的消費者需要什麼,未來迪森的研發團隊和生產團隊會根據經驗,針對消費者的具體需求,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產品。”

對於“煤改氣”工程市場暫時受限,零售市場有外資品牌搶佔把持的情況,邱國利表示:“未來的競爭格局一定是歐洲品牌和為數不多的幾個國產品牌間的競爭,海頓在零售市場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息過,未來也一定會加強品牌打造,奉陪到底。”據介紹,海頓接下來不斷有新品推出,同時也會有廣告投放到各大平臺,服務方面在推行五年質保的同時,客服體系也在提升,此外還有建築面積達六萬平方米的新工廠開工。此般種種,足見海頓在推進零售市場、塑造品牌的工作上所下的功夫。

“海頓一直在進行的是常規市場和‘煤改氣’市場兩線作戰的佈局,各有目標,分別考核。”邱國利表示,“也希望與海頓理念相近的製造企業,不為‘煤改氣’的得失而動搖,一起為國產品牌的形象持守。看得遠了,眼前的困難就不是個事兒。”

總結

總體而言,“價格戰”的出現難以避免,辯證來看,這是挑戰,也是機遇。誠如文中所言,如今的壁掛爐行業硝煙四起,若真想在壁掛爐行業中走得長遠,此時投入“價格戰”的無序競爭中,只會做的多“死”得快,但同時它也給了業內企業一個通力合作,淘汰劣質廠家的機會。

未來的壁掛爐行業主要還是靠品質說話,在工程市場難有進展的時節不妨將焦點放在零售市場,多下功夫積累用戶、打造口碑。相信只要各企業齊心協力,堅守底線,終將帶領著行業朝著更為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