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國證券報要聞匯總

劉士餘:機構要穩健經營規範管理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日前在廣東表示,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廣東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將一如既往支持深圳金融創新發展,為深圳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多支撐。在部分機構座談會上,劉士餘指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要穩健經營,規範管理,提升內控水平,培育公司文化,打造百年老店。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深圳市長許勤15日會見了劉士餘、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以及總經理王建軍一行。劉士餘表示,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金融創新能力強、改革成果豐碩,證監會將一如既往支持深圳金融創新發展,為深圳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多支撐。馬興瑞說,金融業是深圳重要的支柱產業,希望證監會繼續支持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助推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

廣東省長朱小丹16日在廣州會見了劉士餘。受省委書記胡春華委託,朱小丹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劉士餘一行到廣東調研指導工作表示歡迎。朱小丹表示,近年來,在證監會的大力支持下,廣東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希望證監會在“十三五”時期進一步加強對廣東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與幫助,共同爭取在廣東建立碳排放交易期貨市場,加快推進“深港通”前期工作,探索發展合資證券公司,支持廣東的區域股權交易中心與全國市場對接,為廣東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劉士餘充分肯定廣東在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廣東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平穩發展。

劉士餘16日在深圳召開部分機構座談會,就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聽取市場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劉士餘表示,近年來,證券基金行業堅持市場與法制導向,服務能力與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要穩健經營,規範管理,提升內控水平,培育公司文化,打造百年老店。各市場機構要恪盡職守,切實履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法定義務,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共有6家證券公司和2家基金公司的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棉花超級歷史大底再現 誰是下一個“林廣茂”

上週短短數個交易日,國內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出現罕見的多頭行情,三天兩次漲停,一舉收回連續四個月的跌幅。

2010年的棉花超級牛市成就了林廣茂等期市大鱷,以及令人津津樂道的財富神話。六年後的今天,期棉又到了“超級歷史大底”前。急劇波動的行情通常是趨勢啟動的前兆。這一次,棉市變化風雲際會,誰將是笑到最後的“獵棉人”?

但龐大的棉花庫存依然是多頭心頭之憂。即使現貨市場轉暖,下游採購、消費及資金狀況並沒有棉花經紀人和棉企預計得樂觀。

互聯網金融監管升級

在剛過去3月份,互聯網消費金融迎來政策暖風,網絡借貸(P2P)單月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但幾宗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跑路事件成為不和諧音。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是我國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元年,也是行業的風險集中暴露期。隨著風險暴露和合規監管的推進,“劣幣驅逐良幣”時代有望終結。預計監管重點包括資金池風險、典型自融風險、違規金融槓桿業務風險等,互聯網金融行業將回歸平穩,投資者也需迴歸理性,合理確定投資預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表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隨著經濟金融轉型不斷深入,過去多年積累的體制機制矛盾、資源錯配風險一定會不斷暴露。

調整成主旋律 債市上演“變形記”

從“結構牛”到“熊出沒”,債券市場正在上演“變形記”。回首一季度,當利率債陷入糾結彷徨之際,信用債依然高歌猛進,撐起了債券牛市的半邊天。再看眼下,取消發債的公告“刷屏”,期現市場拋單“齊飛”,利率品與信用品迴歸一致,調整已成為主旋律。

在經歷了超過兩年的牛市盛宴後,從基礎因素到投資情緒首次全面展現不利於債市收益率下行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歧雖被湮沒,並未消弭。有市場參與者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最像樣的調整”遠未結束。也有投資者開始試探當前利率是否已值得介入。業內人士指出,在債市安全邊際下降、金融槓桿上升、投資行為趨同的情況下,利率低位波動風險因密集利空衝擊而集中暴露,估值顯著調整加重恐慌情緒及資金踩踏,不排除利率及利差進一步向上調整。總體上看,利率階段性底部漸明,牛市能夠提供的想象空間已有限,防風險、守收益變成現實要求,短期更需防範流動性衝擊,中長期則應關注大類資產輪動節奏,但恐慌性下跌也在快速修復債券投資價值,利率倘若超調將帶來波段操作的機會。

周小川:靈活適度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行長日前出席第33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會議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尤其是3月份的經濟指標與1-2月相比有明顯回升。

周小川表示,在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的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和質量不斷改善,例如服務業增長速度繼續高於製造業。中國將靈活適度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近期外匯市場企穩,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中國將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範三者間的關係,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發展。金融改革也將不斷推進,中方有信心識別並及時化解可能的風險,保持中國經濟金融穩定。

周小川呼籲各方採取全面有力的措施,促進全球經濟復甦,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他強調,在經濟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亟需加強多邊合作。各方應加強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避免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多哈會議恐難解油市供求之殤

海外媒體17日援引多哈協議草案報道稱,與會產油國同意把原油產出凍結在1月份的水平上,凍結將持續到10月1日。產油國10月份將在俄羅斯再次開會,以檢視其在尋求“原油市場漸進式復甦”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對於其他希望參與的國家,該協議將是開放的。

但市場分析人士強調,因為產油國都各有各的小算盤,甚至在近期擴大石油產量,凍產協議有最終淪為“一紙空文”的風險。此外,凍產也不等於減產,在當前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導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即使維持產量不變,供應量也屬於偏高,供過於求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緩解,僅僅是未進一步惡化。高盛等機構更指出,凍產已經錯失了最佳時機,因此收效可能非常有限。

五一節前逾80億股迎來解禁

距離五一勞動節還有兩週的時間,不過未來兩週市場將迎來解禁小高峰,合計解禁股數逾80億股,解禁市值超過1196億元;而後的五月和六月,也將是年內解禁高峰。上一次解禁小高峰出現在3月下旬,當時市場迎來調整。短期內市場高位震盪裹足不前,解禁小高峰或對市場進一步形成壓力。

據統計,2016年A股市場月度解禁市值中,1月、5月、6月、11月和12月是解禁高峰,月度解禁市值合計均超過2億元,分別為2.22億元、2.04億元、2.73億元、2.41億元和4.17億元。

儘管4月不在其中,但從周度解禁情況來看,下週開始,解禁壓力已經開始逐步提升。數據顯示,下週和下下週的解禁股數分別為19.82億股和61.05億股,當期解禁市值分別約為301億元和895億元。而4月前兩週的解禁股數合計不超過13億股,合計解禁市值不超過230億元。

此前密集解禁區域出現在2月28日所在的一週和3月27日所在的一週,解禁市值合計分別為632億元和936億元。從行情走勢來看,在上述兩週前後行情均明顯承壓,滬指在上述兩週的漲跌幅分別為-3.25%和0.82%,相較於前期的走勢來看明顯回落抑或是漲速明顯放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