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證券報要聞匯總

國家級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

經過一年多試運行,國家級交易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6日正式投入運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政府、國家能源局、三大石油公司和新華社的負責人參加了正式運行發佈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支持交易中心發展,希望三大石油公司和下游用戶積極進場交易,儘快推動形成更具代表性、更有影響力的交易價格,促進交易中心發揮更大作用。

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交易中心正式運行是加快國家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增強上海能源要素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對加快上海“四個中心”和自貿試驗區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交易中心於2015年7月投入試運行,隨著市場交易規模逐步擴大,預計今年天然氣單邊交易量突破150億立方米,佔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左右。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宜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楊華出席發佈會並講話,表示作為交易中心的重要股東單位,將繼續全力支持和推動交易中心的建設。

新華社社長蔡名照表示,新華社所屬的中國經濟信息社積極參與到交易中心的建設中來,是為了獲取及時、權威、全面的石油天然氣交易信息,提供專業化的能源信息服務產品,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能源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交易中心於2015年3月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新華社所屬的中國經濟信息社及國內重要下游燃氣企業等10家股東組成。目前,交易中心已經開展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石油等能源產品的交易,交易模式包括掛牌交易和競價交易。此外,交易中心還計劃擇機推出中遠期現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

險資“三流派”鼎立 A股新格局鑄就

下半年險資舉牌進入“高發期”,在A股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儼然成為市場的一方“豪俠”。其實,險資已非此前的“野蠻人闖入”,主旨也並非都是爭奪股權,而配置需求更重。出於不同偏好,險資舉牌逐漸形成三大流派,以安邦系、寶能係為代表的“深藍派”偏好金融、地產等典型藍籌龍頭;以陽光係為代表的“高現派”比較偏好商業貿易、食品飲料等現金流充分的消費股;以中融係為代表的“成長派”鍾情TMT類高成長品種。三大流派論劍A股,鑄就市場投資新格局。

高現派:進可攻退可守

與其他機構投資者不同,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高。憑藉資金集中度和穩定性的優勢,險資對於銀行、地產等板塊已逐步獲得定價權,將引導市場對低估值藍籌板塊進行重新定價。此外,行業進入大併購階段,金融資本在此階段可深度參與並推進產業整合升級。

即便同為險資,各自偏好亦不同,形成“高現派”、“深藍派”和“成長派”三大流派鼎足之勢。其中“高現派”以高現金流為依靠,講究的是“進可攻退可守”,其掌門人是陽光系。

伊利股份此前公告,截至9月14日,陽光保險合計持有3.03億股,佔總股本5.0%,直逼公司第一大股東。陽光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分紅保險產品和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分別持有承德露露411.26萬股和7245.49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0.42%和7.41%。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分別持有鳳竹紡織和中青旅1360萬股和362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分別為5.00%和5.15%。

深藍派:藍籌中偏愛龍頭

“險資愛藍籌”已成A股市場“公理”,出於資金安全的考量,對長期穩定回報的追逐使得保險資金整體偏愛藍籌股。不過,藍籌股也有成色之分,以安邦等為代表的“深藍派”追逐的是典型的“深藍股”,即藍籌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從三季報保險公司重倉流通股來看,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持有萬科A3.50億股,佔流通股3.60%。在“寶萬之爭”時,前海人壽為寶能系舉牌萬科A立下汗馬功勞。

中國建築日前收到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17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億股,佔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00%。中國建築11月24日再次收到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24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億股,佔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0%。短短几個交易日裡,“深藍派”掌門人安邦系花費上百億。

成長派:受高估值困擾

從三季報保險公司重倉流通股來看,中融系是險資中成長股的大本營,無愧於成長派掌門人。

三季度,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表現低迷,遲遲未能迎來補漲行情,中融人壽承擔的壓力加重。中融人壽2016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的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18.22%和-18.16%。保險資管人士認為,這與中融人壽此前投資真視通、天孚通信、鵬輝能源等股票浮虧可能存在關係。保監會已勒令其停止開展新業務、增設分支機構和增加股票投資。不過,中融人壽在三季報中表示,9月公司股東增資40億元,待保監會批覆,如果40億增資計入實際資本,則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8.88%。

目前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在19倍左右,略低於20倍左右的歷史均值,但成長股局部高估的特徵依然明顯。以小盤成長股為代表的創業板為例,指數近期持續疲軟,整體市盈率在66倍之上,估值過百倍的股票不在少數。入駐小盤成長股的中小險資也深受高估值困擾。

經濟緩中趨穩 穩增長力度不減

2016年行至尾聲,中國宏觀經濟釋放出“軟著陸”信號,許多研究機構也對明年經濟形勢比較樂觀。中國證券報認為,當前經濟緩中趨穩仍屬弱復甦,不宜過於樂觀,穩增長仍要保持力度。明年宏觀調控將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在內有房地產投資增長降速的不確定性風險,外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致外需降溫等隱憂的複雜態勢下,調控的靈活性、前瞻性將面臨考驗,寬財政、松貨幣、緊信用的政策搭配將階段性輕重有別。

從前10月經濟數據看,經濟增速小幅回落,但一直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6.7%左右。經濟發展呈緩中趨穩、穩中有進勢頭。工業生產、企業利潤增速、就業等數據平穩增長,PPI由負轉正,CPI溫和上升,通縮壓力緩解。同時,服務業增速快於工業增速,經濟結構繼續改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經濟增長新動力加速培育;PMI指數連續3個月在臨界點之上,市場預期明顯改善。

但經濟企穩勢頭還需進一步鞏固。一方面,目前的復甦仍是弱復甦,主要緣於以促投資為代表的穩增長政策發力,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不足。企業利潤增長更多依賴價格上漲,而價格上漲更多來自供給收縮,供給收縮則主要是由於“三去一降一補”的推進。同時,基建投資、房地產仍是穩增長主力。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軌道交通方面,國家發改委已批覆4100多億元項目。房地產市場則在“去庫存”政策推動和寬鬆信貸環境下保持高速增長,熱點城市房價上漲。

另一方面,明年經濟面臨的內外部風險因素依然較多。內部而言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10月以來的房地產調控無疑將抑制房地產銷售,銷售疲軟將抑制投資熱情,使本已個位數增長的房地產投資增速面臨負增長可能。外部而言主要有兩個不確定性風險,一是外貿環境會否因貿易保護主義、“反全球化”抬頭而惡化,使外需進一步走弱,拖累經濟增長。二是美聯儲超預期加息掣肘國內貨幣政策。

這些都要求穩增長政策保持合理力度。明年貨幣政策料維持“穩定”基調,延續穩健偏寬鬆的實際操作,以保持經濟增長所需的合理流動性規模,防範金融體系風險。如果房價漲勢得到控制,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明年信貸規模將小幅回落。“緊信用”主要針對房價泡沫和去產能、去槓桿,銀行信貸投放或以基建、新興產業為主,迴避過剩行業以免不良率再升。

調控抓手更多依賴積極的財政政策。“寬財政”將通過擴大財政赤字、減稅、PPP等多種路徑實現。受財政增收壓力影響,財政剛性擴張空間有限,對此可提高赤字規模,將赤字率從3%提升到3.5%左右;調整支出結構,壓縮非剛性支出,向薄弱環節傾斜;通過PPP等新型模式,撬動民間投資。

就像2016年頻現“英國脫歐”之類的黑天鵝事件一樣,2017年經濟運行存在諸多變數,調控也難一蹴而就。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階段,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維持L型走勢,調控應著力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贏得更多時間和更廣闊空間。

我國首次出臺產權保護頂層設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27日正式對外公佈。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

加強產權保護,根本之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的五個原則:

堅持平等保護。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堅持全面保護。保護產權不僅包括保護物權、債權、股權,也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及其他各種無形財產權。

堅持依法保護。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強化法律實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堅持共同參與。做到政府誠信和公眾參與相結合,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增強公民產權保護觀念和契約意識,強化社會監督。

堅持標本兼治。抓緊解決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產權保護精準度,加快建立產權保護長效機制。

《意見》明確了產權保護的十大任務: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嚴格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審慎把握處理產權和經濟糾紛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完善財產徵收徵用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各項制度;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

作為頂層設計,《意見》逐條明確了各個任務的具體負責部門。記者瞭解到,相關配套實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中國結算明確深港通下港股通結算標準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11月27日發佈《關於做好深港通業務上線相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港股通結算保證金以結算參與人為單位通過各結算參與人的A股自營結算保證金賬戶收取,繳納標準為20萬元人民幣。對於參與港股通業務的結算參與人,自營結算保證金賬戶的最低限額由原2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40萬元人民幣。

港股通結算業務的風控安排方面,《通知》提出,港股通業務風控資金適用的按金率暫定為22%,適用的按金乘數暫定為1。港股通業務上線的首三個交易日,因證券尚未完成交收,不能作為擔保證券減免相應的風控資金,各結算參與人需繳納的風控資金金額可能較大。

資金交收方面,《通知》表示,港股通客戶、自營或者託管的風控資金交收需通過對應的客戶、自營或者託管港股通結算備付金賬戶完成,結算參與人應將擬繳納的風控資金劃入港股通結算備付金賬戶。其中半日市需進行風控資金交收。結算參與人需分別於兩批次交收前,登錄D-COM查詢港股通結算備付金賬戶尚未支付金額,並及時補足交收資金,完成資金交收義務。

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

2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就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易綱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

問: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人民幣還是不是強勢貨幣?

答:從數據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近期美元上漲較快,反映的是美國經濟增長加快、通脹預期上升、美聯儲加息步伐可能明顯加快等美國國內因素。全球貨幣普遍對美元貶值,有的跌幅還比較大。下一步美元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不排除市場預期修正引發美元回調的可能。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幅度相對大多數非美貨幣還是比較小的。10月份以來發達經濟體貨幣中,日元、歐元、瑞郎對美元分別貶值10.5%、5.8%和4.2%;新興市場貨幣中,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分別貶值7.2%、6.5%和6.1%,而人民幣對美元只貶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數升幅的一半。由於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較小,10月份以來人民幣相對一些主要貨幣是顯著升值的。

從長週期看,人民幣也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

問: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同時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升值?

答:觀察人民幣匯率要採用一籃子貨幣視角。在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參考一籃子貨幣與盯住單一貨幣相比,更能反映一國商品和服務的綜合競爭力,也更能發揮匯率調節進出口、投資及國際收支的作用。

未來人民幣匯率完全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全球200多個經濟體都是中國直接或間接貿易伙伴,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能夠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

問:如何看待外匯儲備的合理充裕?

答:儘管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非常充裕的,覆蓋全部外債和六個月進口後還有充足的餘量,況且近年來還有每年大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和120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通過金融媒介供應全社會的用匯需求。

中國是開放經濟體,資本有進有出是正常的,儘管近期對外直接投資(ODI)比外商直接投資(FDI)要多一些,但觀察ODI的結構看,大多數投向海外高新技術企業股權、用於打開拉美市場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經濟主體出於經濟下行、營商環境等因素的擔憂,表現出較強的向外尋求安全資產的傾向。但誰也無法忽視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隨著中國經濟回升、體制機制改革和營商環境的改善,出去的資本還是會回來的。從過去20多年經歷的幾個經濟週期看,我對此有充分的信心。

憧憬“冬收”行情 機構加倉意願上升

基金業協會日前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已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認繳規模達到9.13萬億元,首次超越公募基金的8.74萬億元規模。但從整體來看,公募仍優越於私募。

高淨值客戶助私募擴容

進入四季度後,私募股權基金數量出現大幅增長,超50億元以上規模公司數量迅速上升。數據顯示,20億元至50億元規模私募增加53家,50億元至100億元規模私募增加48家,而百億元以上規模數量則增加27家,中大型私募數量明顯上升。

私募排排網介紹,隨著國內金融衍生工具的日益豐富,國內私募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豐富的策略在滿足投資人需求的同時也催生規模增長。

多家機構表示,近年來,私募基金不斷刷新高收益神話吸引大量資金湧入。此外,近兩年隨著利率持續下行,作為公募基金規模維穩利器的貨幣基金規模不斷縮水。

私募規模擴容的增量資金來自何處?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李海山認為,國內高淨值客戶數量增長,成為私募行業管理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房地產行業遭持續調控,溢出資金對證券市場估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近兩年國家對私募證券行業加大扶持力度,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時期,行業趨於穩健發展、逐步規範化的運營,也吸引一部分資金進入。

但對比發達國家,目前我國私募證券基金行業發展稍顯遜色。李海山表示,目前發達國家私募證券基金行業佔市場份額較高。“美國私募證券基金行業佔市場份額的比例超50%,而中國市場份額僅約6%,與中國經濟體量在世界的排名不成正比,也預示未來中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公募整體優勢超越私募

儘管公募基金在規模上落後於私募,但相比於發展近20年的公募基金,以及海外成熟的對沖基金,目前我國的私募基金髮展尚處於初始階段。

首先,兩者的門檻、目標客戶不同。私募的目標客戶是特定有資格的投資者,且投資門檻較高,至少要100萬元起投。而公募基金是向社會公眾,即普通投資者公開募集資金的募集方式,1000元申購。“100元定投的超低門檻,其實是讓全民參與二級市場投資的一種途徑,而私募的目標客戶是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高淨值人群。”誰牛金融研究院分析師說。

其次,私募風險更高。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匹配上有嚴格限制,而私募基金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相對來說,目前私募基金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保密性。

最後,從投研實力來說,公募遠遠超過私募。公募有自己強大而完善的投研團隊和力量,而相當多私募的投研力量薄弱,一個公司可能只有幾個人,甚至只有創始人兼做投研工作。雖去年出現公募基金經理奔私潮,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棄公奔私”,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實現完美轉型,不少人在公募體制中表現優異,但進入私募後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此外,在證券類投資上,公募基金仍佔據絕對優勢。深圳某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在二級市場投資方面,公募基金仍佔據規模優勢,私募證券類基金管理規模約為2.4萬億元,遠低於公募基金4.6萬億元的管理規模。從產品規模來看,儘管私募產品數量眾多,但單隻產品規模與公募相比仍存較大差距。數據顯示,中國私募行業2.5萬隻產品平均規模只有1億元,而3000多隻公募產品平均規模則為14億元。

看好價值股與成長股

目前,市場成交量維持平穩水平,未出現急劇放量,股指上行步伐穩健,符合對近期市場“適度樂觀”和市場中樞緩慢上移的判斷,機構加倉意願更多是在積極參與年底反彈行情。

有分析人士表示,從近半年運行可以看出,市場已逐漸從反彈走向慢牛行情,市場底部也在不斷抬高,年底最強一波反彈行情正在演繹。

不少機構認為,市場將繼續在偏成長的中小創與估值偏低的大藍籌股間轉換。

聚灃資本投資總監餘愛斌認為,在市場結構性高估的發展過程中,且在沒有大的波段操作機會下,投資成長股仍是不錯選擇。目前,中國階段性經濟週期向上勢頭明顯,成長股長期配置價值不斷增加。

景順長城環保優勢基金經理楊銳文表示,成長股分化趨勢明顯。從房地產市場逐漸轉移到資本市場的資金,與去年“快牛”時期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新增資金不同,它們的風險偏好相對偏低,更可能流向高股息低估值的資產及真正有業績的成長股板塊。此外,供給側改革正在改變傳統行業盈利趨勢,相對低迷的宏觀經濟讓大企業競爭優勢增強,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基本面轉變也讓這些價值成長股更具吸引力。

不過,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認為,當前市場風格已由成長型轉為價值型。在宏觀經濟變量發生變化、經濟形勢緩中企穩背景下,成長股一枝獨秀的時代難以為繼。在當前存量資金博弈時代,聰明的資金已著手尋找新的安全投資方向。

到底該如何權衡價值股與成長股?在中域投資袁鵬濤看來,二者均有機會,價值股與成長股的機會將會交替輪換。“倘若成長股業績增速只能像過去三年一樣通過不斷併購生成自然走不遠。”因此,未來選擇成長股的標準要有“硬成長”指標作對比,即讓成長股估值與業績增速儘量匹配。

權益類基金髮行升溫

據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統計,截至11月25日,在主做股票的各類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ETF,以及混合基金中股票投資倉位中值高於47.5%的各個細分類別)中,基金髮行數量(核心份額)已從2016年10月的9只上升至11月25日的32只;規模也從2016年10月的48.76億元上升至11月25日的188.74億元。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王群航表示,這種情況表明,作為對於市場變動和行情發展趨勢最敏感的專業化機構投資者的基金公司已開始積極行動。

但從新產品成立規模數據來看,廣大基民還沒有積極行動起來。王群航表示,按照他的經驗,公募基金經理擇時不易,普通股民在擇時方面也面臨不少困難。持有權益類基金的基民通過基金間接投資股市,他們對二級市場的波動更加不敏感。因此,從時間上看,基民往往對上漲行情有2個月到3個月的意識滯後期,往往在大盤漲幅達到20%左右時才後知後覺。如果大盤持續轉暖,當到達3400點左右時,權益類產品發行或許會迎來明顯轉變。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產品發行方面,2016年前10個月累計發行4467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由於私募基金風險偏好更高,因此股票型基金髮行佔據主要地位。三季度在國內外市場環境溫和、投資者風險偏好增加背景下,私募基金髮行加速增長。

一些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他們公司旗下的權益類產品發行較容易。“近期,我們的投研團隊和市場銷售人員到相關機構做路演時,認購人士陸續增多,且能較輕鬆地邀請到一些潛在客戶前來聽我們推薦產品。”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權益類產品發行似乎升溫。

近期兩融餘額也出現探底回升跡象。11月以來,滬深股市成交量穩居於5000億元以上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兩融餘額連升,普遍伴隨A股強勢反彈。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基金經理商小虎表示,週期類品種是融資客加倉重點。近期“煤飛色舞”行情再度在A股上演,一方面,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對於強週期板塊的刺激作用凸顯,題材熱點在其中;另一方面,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抬升幅度有限,對於高估值品種的參與熱情不佳,強週期品種的估值優勢較明顯。

機構看好後市的預期絕非偶然,就目前宏觀經濟、資金流動性和市場情緒來看,經過調整和長期盤整的A股底部已相對夯實。有機構人士認為,儘管目前A股仍處於存量博弈時代,但隨著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部分有盈利增長、估值合理的領域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入市。

機構加倉意味濃

目前,A股底部已相對夯實,機構對未來逐步向好的局面充滿信心,部分機構加倉意願明顯增強。同時,等待時機的大佬們紛紛在收官前夕上演精彩動作大戲。

大宇是深圳某大型私募機構基金經理,躲過年初“熔斷”後,讓他對階段性經濟週期的把控更加自信。在沒有大的波段操作機遇下,大宇堅持抱上景氣行業的“大腿”一路加倉。10月以來,他管理的倉位已從之前的二成到三成提高至六成到七成。“經濟基本面撐得住,我們也有存量‘子彈’,現在大盤在漲,我們當然不會落下。”

無獨有偶。據另一傢俬募機構介紹,他們公司基金控倉機制在行業中較鮮見,即倉位在50%到90%間做調倉決定時,需由投研團隊與策略團隊共同協商完成。儘管如此,四季度相關基金倉位已接近九成。“目前團隊對風險預測偏中性,故加倉佈局。”她說。

公募領域加倉的味道也很濃。一位注重傳統重資產產業標的佈局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今年的投資收益用四個字可以概括:有驚無險。對未來傳統重資產產業企業盈利反轉有信心,因此,早在2015年年底就對所管理的基金加倉佈局基建和資源品個股;今年6月底,又加倉佈局煤炭板塊。截至目前,部分基金倉位已加至一半以上,且收益最好的一隻基金年化回報已超30%。“儘管目前仍有部分投資者不看好供給側改革相關領域,但我對經濟換擋有信心,不悲觀。”他說。

也有部分基金經理對年底佈局持謹慎態度。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年底市場出現震盪市概率大,暫時沒有看到明顯機會可以進行波段性操作。目前倉位仍是五成。不過,他表示會根據接下來行情,重點在價值與成長個股中進行微調。“四季度以來,有色金屬表現搶眼,不排除後期對鋅類個股加碼買入。”

據眾祿研究中心倉位監測,現有數據中,11月14日至18日,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9.09%,較上期增加0.45個百分點;納入統計的169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9.84%,較上期增加0.59個百分點;納入統計的1479只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53.21%,較上期上升0.80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在股指蓄勢整理的年底,基金加倉意願升溫。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滬市成資金博弈主戰場,成交量、個股熱點均較搶眼。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底部不斷抬升,年底前有望出現進一步上攻。同時,機構投資者表現出積極姿態,部分機構持續加倉。此外,進入四季度,公募、私募權益類產品發行順勢復甦,投資者參與度不斷升溫。

券商支招年底佈局

臨近年底,A股行情如何演繹、投資者該如何佈局,成為市場關注話題。中國證券報記者綜合多家券商觀點發現,A股年底前出現可觀漲幅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對於資金的吸引力逐漸上升,年底有望迎來一波“冬收”行情。其中,高送轉概念股、三季度業績兌現績優股和低估值藍籌股值得關注。

資金吸引力逐漸上升

對於A股後勢,聯訊證券認為,目前大盤上漲趨勢已得到確認,即使休整也多是技術面調整,難改上行趨勢。

聯訊證券給出的理由有兩點:其一,險資舉牌在二級市場上持續發酵,相關概念股表現活躍,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其二,市場對於12月美聯儲加息已有預期,待加息靴子落地、利空出盡之後,風險資產有望修復此前走勢。目前來看,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相比樓市調控、債市承壓及期貨市場面臨劇烈波動,A股估值尚且合理,股市對於資金吸引力逐漸上升。

與聯訊證券較樂觀的看法不同,國金證券則稍顯謹慎。國金證券認為,海外不確定性(意大利公投、美國大選)仍存,國內流動性空間打開受到制約,二級市場減持熱度有增無減等,都不支持A股在年底前出現特別可觀的漲幅。滬綜指在3200點或以上,將逐步進入收益兌現區間。

對於四季度行情,華安證券認為市場下行空間有限,當前個人投資者、機構倉位較低。投資者同時要高度關注全球負面事件的進展,打好“時間差”。

方正證券則給出“時間差”具體節點。從中期來看,市場方向未變,真正的風險節點在12月。在人民幣貶值壓力並未緩解,樓市、債市去槓桿背景下,市場選擇突破重新激發做多意願並非不可能。

華泰證券則更加樂觀。其在近日發佈的年度策略中稱,A股市場運行的主導因素已從分母端貼現率過渡到分子端企業盈利,這一輪“盈利牽牛”行情的持續性將大過2011年以來的任何一次。伴隨企業擴大資本開支意願逐步恢復,實體經濟將逐漸走出償債長週期並進入補庫短週期。同時,供給側改革等制度紅利釋放,A股公司盈利能力進入久違的可持續修復期,A股市場將呈現慢牛格局。

佈局三大主線

從多家券商觀點中可以發現,高送轉概念股、三季度業績兌現績優股和低估值藍籌股是年底佈局的三大主線。

聯訊證券指出,一般市場將“高送轉”看成重大利好,通常能催化股價大幅上揚甚至翻幾番。目前已進入到市場對於“高送轉”關注的時間週期,當下正是提前佈局的好時機。

國金證券也認為,高送轉公司通過送轉股票向市場傳遞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積極信號,同時降低公司股價,提高股票流動性,是投資主題中需關注的部分。目前,2016年報“高送轉”預披露已開啟,從超額收益來看,一季度末、二季度中、四季度是高送轉行情高峰期。而從過去兩年“高送轉”股票來看,主要分佈在中小板和創業板,行業上以機械、化工、醫藥、電氣設備和TMT行業為主。“高轉送”股票具有明顯的五個主要特徵:每股資金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較大,股價較高,股本較小,業績較好且成長性高,上市時間較新且歷史上未實施過高送轉。

東吳證券認為,三季度業績兌現的績優價值股值得重點關注。板塊方面,近期國企改革概念有走強跡象,合併重組國企值得持續關注,近期漲勢火爆的債轉股概念亦可關注。推薦關注汽車行業等的佈局機會。另外,可持續關注深港通概念、私有化概念等。

國都證券建議配置相對低估值藍籌股,其一,資產荒重現下,本輪藍籌股引領的反彈行情短期有望輪動至券商、保險及銀行等大金融板塊,而前期領漲的PPP基建板塊或需等待適度回調後的介入機會;其二,在當前去槓桿抑泡沫總基調下,繼續深挖業績與估值匹配的績優藍籌股,如家電、乳製品、白酒、汽車等低估值穩增長績優價值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