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分化不可避免 擁抱科技或將勝出

金融股:分化不可避免 擁抱科技或將勝出

金融監管

金百臨諮詢 秦洪

本週金融股的表現較為突出。其中,建設銀行、華泰證券等大市值金融股出現持續反抽的態勢,張家港行、太平洋等中小市值金融股更是持續衝擊漲停板,這就激活了A股市場參與者的交易情緒,驅動著指數重心企穩。

救市措施改善金融股資產質量

不可否認的是,近一年來的金融股所背靠的大環境有點不盡如人意。比如經濟增速放緩,銀行股面臨著不良資產提升的壓力;再比如股指持續下行,市場人氣低迷,流動性壓力開始顯現,從而使得股票質押持續逼近平倉線,券商股的資產質量漸有惡化的苗頭。受此影響,金融股走勢在前期持續震盪走低。

由於金融股是A股市場的權重股、指標股、人氣股,因此,金融股的持續走低,放大了市場的擔憂情緒,這又進一步強化了A股市場的調整壓力。由此可見,要想改變A股市場的單邊下行趨勢,必須下重手重塑市場參與者的預期。故,這一週來,相關各方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地方國資部門對面臨著股權質押風險的相關民企上市公司的積極援助,也包括改革開放再出發等等輿論導向,以期達到改善市場參與者預期的目的。

就這一週的走勢來看,這些措施的效應正在顯現。不僅是市場參與者的持股底氣回升,削弱了市場的拋壓;而且還為維穩資金找到了出擊的方向,那就是資產質量有望改善的銀行股、券商股。因為這些銀行股、券商股的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位區域,只是由於前期資產質量擔憂而增強了估值束縛力。現在隨著救市措施的漸趨落實,銀行股、券商股的資產質量改善,那麼,此類個股的估值自然有望迅速提升,這就給主流資金提供了加倉金融股的驅動力。

大漲之後或將分化

不過,就後續走勢來說,金融板塊難以持續上漲。因為目前A股市場只是改變了前期單邊下行的趨勢,指望目前滬深兩市迅速走出新一輪的牛市,並不現實。畢竟外圍市場近期大起大落,影響著國際資本的流向。在近期A股市場反彈過程中,北向資金的淨流出就是最為突出的例證。受此影響,去年以來境外資金淨流入白馬股、藍籌股面臨著估值重估的壓力。而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也是北向資金的重要雲集地,因此,有觀點認為當北向資金在大消費的白馬股、藍籌股倉位調整完畢之後,不排除對金融股的倉位進行調整的可能性。既如此,短線金融股的資金淨流出壓力仍然不可小視。這可能也是週五金融股衝高受阻的原因之一。

更何況,以往A股市場的經驗也顯示,作為救市風向標的金融股,雖然在救市初期充當了多頭的旗手,但是,在後續的演繹過程中,表現並不是太突出。比如說在2008年的9月中旬,金融股幾乎全線漲停。但持續數個交易日後,金融股與指數一起再度步入到二次探底的過程中。這主要是因為救市只是緩解了市場參與者過於恐慌的情緒,但尚未改變整個宏觀經濟、整個風險釋放的趨勢。所以,經過這一週來的大力反抽,金融股的股價也將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但是,時移則勢易也。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的重複。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救市措施更具有操作性,對A股中短線走勢的影響力度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前金融股雖然漲幅較大,但金融股的估值數據仍然處於歷史低位區域。部分大市值銀行股的市盈率仍然在6倍左右、市淨率1倍左右,股息率在4%左右,這些數據顯示出大市值銀行股的估值優勢依然突出。所以,即便有調整的壓力,但股性充分激活後,也不會迅速重陷疲態,可能會以目前股價位置為中樞,上下拉鋸震盪。只是部分熱錢炒作的中小市值銀行股、券商股可能會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壓力。

尋找擁抱科技的金融股

未來金融股的投資機會仍然主要在各細分行業的龍頭股。而二、三線的品種至多是交易性機會。這既是機構資金比重持續提升的必然結果,也是金融行業是規模化、風控特別重要的諸多產業特徵所決定的。

在此過程中,特別建議市場參與者積極跟蹤那些擁抱科技的積極進取型的金融股。東方財富的三季度季報業績逆行業寒流而前行的動能就在於該公司加大了移動互聯網等科技投入,引流能量充足,所以,客戶群體迅速增多,無論是經紀業務還是兩融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均出現了逆勢前行的趨勢。華泰證券、中國平安、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股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力度也很大,所以,他們的業務增速勢頭強勁,有望漸漸與跟隨者拉開距離,成為未來A股市場為數不多的金融領域的高成長股。

金融股:分化不可避免 擁抱科技或將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