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修繕中國行之走進海南」暴風雨下的「年輕」建築

建築修繕進入新時代,自然有新要求,高質量產品、高標準施工、高素質人才缺一不可。只有以標準化落實工匠精神,不斷推動建築修繕高質量發展,才能立足時代,成為激盪在修繕大潮中領航者。

在這一背景下,《中華建築報·中國防水》編輯部關注到當下修繕市場上存在的一部分不對稱現狀,希望從媒體的角度承擔起責任,時刻關注相關政府單位、協會、技術領域專家、建築物使用的業主、建築修繕行業的動態,通過開展《建築修繕中國行》活動採集來自建築行業內的聲音,以媒體客觀中立的立場向社會發出號召——讓建築修繕服務邁向更加規範化、專業化、品質化的方向。同時,也啟發並促進更多建築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引發社會對建築修繕的重視和關注。

“暴風雨”下的建築

1988年,中國最年輕的省份——海南省帶著“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胎記”誕生,30年間,海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卻又綠草如茵,讓海南成為人間一景。

熱帶季風氣候給了海南綠色植物無限生機,卻也給了海南建築物嚴峻的考驗,高溫、高溼、高鹽、高輻射等環境特點讓建築物傷痕累累,存在大量的滲漏隱患,海南每年的滲漏質量問題投訴佔到房屋質量問題投訴總量的20%左右,如何解決房屋建築滲漏水質量通病成為海南省建築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

近日,《中國防水》建築修繕中國行記者來到海口,對當地建築修繕市場進行了調研走訪。

晴空萬里,忽然一陣暴風雨……這是海口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多臺風、多暴雨同樣是當地的氣候特點,在海南,梅雨季節雨水浸潤外牆時間長,外牆長期處於水環境中,而且在強風條件下,風壓使雨水帶著較高的滲透壓力朝牆體滲入,使得外牆受損嚴重。也因此可以看到,海口現存的建築物外觀幾乎都有被雨水侵蝕留下的印記,因外牆開裂而導致的“繃帶樓”並不少見。

“建築滲漏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屋面、室內樓地面、外牆和地下室,特別是外牆,外牆滲漏佔總滲漏問題的50%左右”。海南省住建廳經過經過多次調研、分析認為,海南的地理氣候特點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標準防水設防,國家及行業標準對海南臺風多、雨量大、氣溫高、鹽霧重的特點缺乏針對性指導。為此,海南省因地制宜編制了《海南省建築工程防水技術標準》,開創性的將建築防水工程的質量保證年限定位在不少於10年。

「建築修繕中國行之走進海南」暴風雨下的“年輕”建築

海南省建築防水保溫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高德財

“質保期10年的概念,給防水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建築修繕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建築防水保溫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高德財分析認為,防水工程質保10年的標準要求建築市場做到“五位一體”。即防水滲漏問題,總包要負責,監理要負責,設計單位要負責,甲方要負責,專業分包更要負責,一旦出現滲漏,不但要免費維修,還要追究法律責任。對建築修繕行業也有很大影響,建築修繕不只是防水問題,還包含建築結構問題、施工工藝工法問題等等,這就對修繕的隊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專業還要系統,要有高技能的技術“診斷醫生”,還要有專業的高精端滲漏檢測設備。

海南生態環境的特殊性為建築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對海南的建築人、防水人、修繕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水和修繕工程必須要從設計、施工、材料選擇和後期維護上形成一個整體。

「建築修繕中國行之走進海南」暴風雨下的“年輕”建築

東方雨虹建築修繕(海口)服務中心負責人梁旭

“海南省的氣候特點決定了建築物所遭受的損害程度遠遠大於內地城市,其建築滲漏率達到了95%以上,基本上每棟房子都有滲漏水的地方。”東方雨虹建築修繕(海口)服務中心負責人梁旭告訴記者,海口作為年輕的城市,城內老舊建築少,新建建築多,很多建築都是在5年質保期內甚至是收房時就出現漏水、外牆開裂等質量問題。

隨後,記者採訪到某小區的住戶孫先生,他的新房在開始裝修時就出現了漏水問題。

“收到房子的時候就發現了外牆滲水問題,物業幫我解決了一次,但半個月後又發現裡面滲水了,我想一次性地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就決定自己尋找專業的修繕隊伍。前期接觸了幾家,但聽到對方的方案後,我覺得和物業部門找人處理的方法一樣,非常不完善。後來我找到了東方雨虹修繕服務中心,雖然他們的報價比別的小公司貴,但我看到他們出的方案後覺得非常專業,甚至比我在網上了解到的更加專業細緻,後期服務也有保障。儘管費用比那些流動維修麵包車要高一些,但是他們提供的服務,包括所有的細節、步驟、後期都是和價值相匹配的,我覺得這個服務中心的方案更適合我家的房子。”孫先生對修繕後的漏水處十分滿意,還多次微信致謝梁旭。

「建築修繕中國行之走進海南」暴風雨下的“年輕”建築

海南省物業協會副會長王洪亮

千家萬戶飽受漏水之苦,那麼物業部門的處境又如何呢?海南省物業協會副會長王洪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物業公司來講,新接手一個小區,三五年之內,都處於膽戰心驚的狀態當中。”房屋質量問題不是物業的過錯,但房屋修繕問題必須成為物業的責任。否則,就會引發業主和物業的矛盾。輕則不交物業費,重則引發群體事件、對物業品牌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物業公司是按正常管理收取一定的物業管理費,當遇到大面積的外牆開裂、漏水等問題時,首先是資金方面跟不上,大額度維修資金的申請又比較困難。其次就是很難遇到一個專業機構,很多問題裝修公司或小維修公司根本解決不了。王洪亮表示,目前物業部門找到的修繕隊伍,絕大部分都是從社會上招一些沒有什麼專業資質,沒有技術手段,甚至沒有什麼施工經驗的隊伍,發生滲漏時都不能準確找到滲漏原因和出水點,這怎麼能修好呢?往往是修完了,過一陣還得修,不斷修,而且越修越醜,房屋建築越修越難看,失去了房屋本身的美觀,甚至失去了一些正常的功能。

“物業部門希望修繕行業能夠出現一些好的機構,有現代科技水平、有好材料、有能力、有經驗的機構切實為千家萬戶解決問題。”王洪亮通過記者的攝像機鏡頭滿懷期待的說。

幾天的走訪,讓記者瞭解到海南別具一格的人文地理環境,見識到無數滿身傷痕的“年輕”建築物,先後採訪了住建部門、物業協會、防水協會、修繕公司、小業主等人群,他們發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颱風暴雨下的海南,需要規範化、品質化,有保障能力的修繕隊伍來為他們“對症下藥”,解決房屋質量的各種“疑難雜症”。

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房地產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市政設施、工業廠房、商業地產等各類既有建築物存量越來越大。建築物就像人一樣,也會生病,也需要有正規的建築醫院,為廣大業主切實解決問題。中國的建築修繕市場,急需得到規範發展。

接下來,建築修繕中國行將持續跟蹤報道各地的建築修繕市場。如果您有話想說,請與我們《中國防水》編輯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