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茨坪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小村秋色靜,坡陡步維艱。

黃屋軍營地,紅樓陳列間。

陵園青嶺秀,挹翠鯉魚閒。

遊客天街會,初心展宇寰。

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景區,位於井岡山主峰北麓。中心有挹翠湖、天街兩部分,烈士陵園、博物館都建在此處,當年紅軍營房、毛澤東舊居坐落在東山腳下。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挹翠湖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鏡湖秋月冷,石徑竹林深。

白日青山峻,銀杉紫氣沉。

養民滋萬物,報國頌當今。

島上小亭立,紅雲展寸心。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神奇樹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枯木青燈亮,情深綿久長。

苦情羅鑿樹,念舊小山房。

戰火彈丸急,徵鴻淚目望。

白花邀貴客,殉義痛肝腸。

羅鑿:海羅杉、鑿樹的簡稱,當地人稱它倆是"神奇樹"。1945年,這兩棵被戰火燒得傷痕累累的大樹突然抽枝發芽,長得枝繁茂。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故地重遊。這兩棵樹竟第一次開出滿樹如雪似銀的小白花。1976年,這兩棵樹又莫名其妙地枯萎了,這一年的9月10日,毛澤東逝世了。改革開放後,又生機盎然。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讀書石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身居大井敢朝天,千里謀籌茅屋間。

頑石龍軒燃聖火,硝煙底下讀書閒。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挑糧小道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小道蜿蜒十里長,挑糧朱總上山岡。

腳登紅土腰桿直,萬馬兵團自奮強。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龍江書院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虎嶺龍江世上雙,迴廊九曲玉龍樁。

文星閣上談天下,十八廳裡興國邦。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井岡山玉女瀑布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峽谷幽幽嵐氣深,井岡玉女萬山尋。

素妝白練柔姿舞,粉黛青煙流水琴。

拋珠玉,聽仙音。五潭清澈白龍吟。

翠簾清影雲霞伴,一代佳人頌古今。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八角樓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巍峻山巔八角樓,驚歎歷史長河流。

茅坪古樹天窗靜,碧瓦青磚小徑幽。

寫名著,耀千秋。一分燈火半分油。

初心不改擔山嶽,點亮東方照地球。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黃洋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陡峻黃洋山路彎,竹林槲樹不勝觀。

奇雲多變畫中走,異霧空濛身上環。

界靈秀,險登天。炮聲一響戰強頑。

威名遠震驚天下,烽火黃岡看宇寰。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井岡烈士陵園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寶塔巍巍立頂巔,臨風屹立聽清泉。

層巒疊嶂古松秀,峭壁叢林秋水閒。

話細細,步姍姍。幽魂一夢把家還。

井岡戰事催人淚,雕像碑林說昔年。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展館依山氣勢雄,井岡歷史步匆匆。

刀槍長戟經風雨,聲電圖文列遠空。

講舊事,動真容。燎原戰火沐腥風。

油燈一盞迎來客,各地遊人滿面紅。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五指峰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紅土揮拳化作山,千鈞力拔絕人寰。

巍巍峻秀一身立,浩浩潭深幾處攀?

放眼望,沐秋寒。水杉翠竹朵雲閒。

威居湘贛鳴天下,方寸之間百字錢。


五指峰: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海拔1438米,是羅霄山脈最高峰。第五版人民幣一百元背面圖案。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鷓鴣天-雷打石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靈石飛來驚宇寰,羅衣青黛色斑斑。

巨雷轟頂巋然立,狂士紛囂只等閒。

經戰火,步維艱。今朝荊竹盡歡顏。

井岡茅舍懷賢主,虎踞龍盤靜觀天。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巍巍靈峻井岡山,大火熊熊此處燃。

波盪全國飛海外,東方璀璨立山巔。

農民暴動踏新路,起義秋收湘贛邊。

部隊三灣得整肅,茨坪進駐飲甘泉。

文才心遠重高義,綿亙井岡出絳煙。

永寧蓮花三角立,武裝割據率當先。

土豪打倒分田地,農客挺腰奪政權。

心齊泰山移半寸,步調一致譜新篇。

南瓜紅米菜根水,密佈荊棘天地寬。

英秀相惜眾心望,朱毛會師井岡山。

龍江書院會師會,膽略雄才驚古軒。

第四紅軍革命隊,旌旗飄蕩照山川。

聲容日強威名震,敵虜心驚膽顫寒。

老蔣驚慌下重命,三番圍剿井岡山。

黃粱美夢灰飛滅,紅豔旌旗格外鮮。

炮火隆隆黃洋界,敵軍遁逃走雲煙。

勤勞動手有衣飯,軍士團結過苦難。

老總朱德先士卒,挑糧上井扁擔彎。

八角樓上昭明月,閃閃燈光著史篇。

主義在心擔天下,單衣草舍御嚴寒。

不拿紅薯真誠在,蒼昊丹心志在肩。

星火燎原雲漫漫,初心不改在搖籃。

羅霄山脈永牢記,漢武秦皇共悍然。

三灣: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毛澤東在這裡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

文才:袁文才,原名袁選三,江西寧岡人,出生於1898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30年2月23日,袁文才被龍超清等人於永新縣被誣陷殺害,年僅32歲。

永寧蓮花:永新、寧岡、蓮花縣三縣簡稱。

龍江書院:位於江西省寧岡縣,始建於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原寧岡、酃縣、 茶陵三縣的客籍紳民捐款集資修建的,是當年三縣客籍人的最高學府。見證了朱毛會師。

管恩鋒,山東五蓮縣人,本科學歷,副教授。濰坊市作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先後從事社會健康教育、報刊編輯、新聞宣傳、辦公室文秘等工作。擅長古體詩創作,作品多見《詩詞月刊》、《中華詩詞》、《琅琊詩刊》、《齊魯文學》、《文學縱橫》、《時代作家》、《犀城墨雅閣》、《詩意人生》、《雪橄欖文學》、《風沙詩刊》、《中國風》、《嶺南文學》、《詩報》、《日照作協》、《濰坊讀書》、《暮雪詩刊》、《中國好詩詞》等多家報刊及網絡媒體,多首詩詞收入典籍。多家網絡平臺刊發專輯。在書法方面很有建樹,多次參展並獲獎。

「詩詞原創」管恩鋒|詩詞文化井岡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