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經常有人會說,現在是個速食時代(嗯,這個“有人”就是我…),我們太容易接觸新奇事物,也太容易感到厭倦,包括對彼此,對愛情。

人們開始習慣於流連風月,習慣於背叛;彷彿所謂的“長情”只是捕捉不到的虛幻。

正因如此,但凡新聞裡看到誰對婚姻、對愛人特別專一忠貞的,網友們總願意用贊同的口吻獻上祝福。

不過,“真愛”難道總是美好的嗎?

看了這部電影,你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安多弗》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片名挺有意思:

從字面看,安多弗(Andover)是故事的舞臺,但也只是美國一個不起眼的小鎮,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看不出特殊含義;


但你拆開再看,And over,就變成了“過多”“溢出”

影片講述一段不計代價的真愛,為何偏偏要在片名裡安排這一出雙關?

看下去就知道了——

男主亞當(喬納森·斯沃曼 飾)是一所高校的遺傳學教授,學識淵博,待人寬厚,而且十分長情。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多年前,他在一次藝術展上邂逅了玻璃工匠桃恩(詹妮佛·芬尼甘飾),深深為她的笑容所著迷,從此傾心。

二人很快墜入愛河,且感情日漸深厚。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直到有一天,亞當遏制不止求婚的渴望,甚至一秒都等不了!

沒錯,都等不了桃恩上完廁所再說: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這,真是一場有味道的求婚……

桃恩不是一個矯情的女子。

儘管她理想的求婚橋段應該在浪漫的“氣球城堡”裡舉行,但她深知:

無論多麼完美的求婚方式,都無法取代眼前深愛自己的男人。

於是她欣然接受了亞當。

當然是在馬桶上接受求婚的……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對了,你問我什麼是氣球城堡?

大概是醬紫的: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一般人超過六歲就不好意思再玩的東西。

桃姐姐還這般嚮往,可能是因為閃閃童心吧~

婚後,這對夫妻本該平淡而幸福著,一天天慢慢變老才對。

然而意外總是猝不及防——

某天,桃恩的工作室突發大火,她沒能及時逃出,因而香消玉殞……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好好一對夫妻,說散就散,這現實亞當實在無力承受。

為了和命運做抗爭,亞當從學生中招攬一位名叫艾瑪(絲柯·泰勒 飾)的學霸粉絲當助手,然後從桃恩的日用品上提取到DNA。

他打算在自己的實驗室,用克隆技術復活愛人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可行性我們姑且放到一邊。

反正身為優秀的遺傳學家,亞當第一次試驗就成功了。

他修改了生長速率,讓克隆“桃恩”在數小時內就成長到成年人形態。

這黑科技太神了吧……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但亞當依然犯了個重大失誤:

由於忘把速率調整回正常模式,桃恩老化非常快,都還沒到家呢,就“壽終正寢”了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不過沒關係啊!失敗一次,不還有下一次嗎?

反正樣本多的是嘛。

第二次,亞當把生長速率稍稍放緩,使桃恩在幾個月內長大成人即可。

隨即帶著嬰兒桃恩回家,妥善撫養。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一切明明按部就班進行著,但很快亞當發現,自己好像又失敗了——

成年後的桃恩,不復當年美麗的笑容。

因為她的牙齒,居然沒、長、齊: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他後來才從岳父岳母口中得知,原來桃恩學生時代做過牙齒矯正。

如今還能怎麼辦?

但凡有絲毫瑕疵的,都不是真正的妻子。

於是亞當一狠心一咬牙,把這個與其說是太太、不如說是女兒的姑娘,悄悄“處理”掉了。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第三次絕對不會再出錯!

這回亞當把克隆嬰兒託付給艾瑪,為避免自己產生不必要的“父愛”;同時交代一定要做牙齒矯正。

幾個月過去了,艾瑪這回帶著長大成人,亭亭玉立的“完美”桃恩,來見亞當: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只是,這次的桃恩外貌對了,性格落差卻極大……

生前喜歡吃的料理,現在看著就想吐;生前精通的玻璃技藝,現在一竅不通。

最重要的,她極度厭惡亞當,覺得這人簡直是心理變態。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沒過幾天,她就因不堪折辱,而選擇割腕自殺……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會因此幡然醒悟,決定罷手嗎?

不,他很執著,很快又克隆出第四個嬰兒。

而且這一次,他把嬰兒託付給桃恩的中學閨蜜,想著讓熟悉的人去照顧,也更容易養成自己熟悉的妻子的性格。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閨蜜稍稍猶豫一下,就同意了,畢竟她也希望桃恩能“復活”。

一切都按照原版桃恩的成長軌跡,循序漸進。

但很可惜,亞當依然沒能等到自己的妻子。

因為她居然中途跟著高中男神跑了……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這就有點尷尬了……

或許不得不承認,我們所愛上的某人,是經由一個或數個前任所塑造過的某人。

若沒這番打磨,即使天時地利人和,再度相見時也未必能入彼此的眼眸。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理性上是明白,但情感上亞當邁不過去。

他無法忍受朝夕相對的妻子,如今躺在另一個男人懷中安眠。

便找了個機會,給桃恩注射一發安樂死。

第四次,殺死了自己的愛人……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徹底失控。

一方面,亞當每殺死一次桃恩,都會在閣樓上擺放一個玻璃製品,越來越像個專業變態: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另一方面,身邊的同事、家人、親戚、街坊領居……越來越多人目睹“復活”的桃恩,這場背德的科學實驗,眼看就要曝露於日光之下: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亞當還會繼續複製他心中理想的妻子嗎?

或者會以某種特別的形式,迎來收場呢?

亞當口口聲聲說愛自己的妻子,但殺死妻子最多次、給妻子帶來痛苦最多的人,不也是他嗎?

總之,結局就不劇透,但從倫理角度,絕對地細思極恐……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儘管影片多次出現克隆技術,但我卻無法把它看做是科幻片。

真要說的話,倒更像是一場荒誕的愛情寓言。

亞當與桃恩的愛情,初見的確美好。

乃至桃恩死後,他一遍遍用克隆復活愛人的做法,儘管執念頗深,卻因愛使然,叫人不忍多加苛責。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問題在於,每次亞當發現復活的桃恩與印象中的桃恩有出入時,不是選擇接納和適應,而是整個推翻重來。

或許從本質來講,克隆桃恩在亞當眼中根本不算生命,只不過是一個個“作品”,用以還原妻子生前的虛像,來彌補自己已然殘缺的婚姻。

說到底,他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看似愛得不惜一切代價,其實對“理想的妻子”暗中賦予了諸多附加條件。

就與他做煎餅一樣——

為了做出一份完美色澤與口感的煎餅,可以拋棄無數烤焦的失敗品。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況且人與煎餅,終究是不同的。

就算克隆技術,可以複製妻子的肉體,但她的一生,她所經歷的家人的教育、閨蜜的扶持、前任的傷害、與無數的偶然與必然……卻無法再複製。

無論創造多少個克隆體,那個你真心愛著的“桃恩”,永遠只有一個。

一旦失去了,就真的失去了,再也不可能找到人去替代。

這個道理,作為玻璃工匠的桃恩,其實在電影之初時就明白了:

“(就像吹制玻璃)你就算重複一百萬次,也不可能造出一模一樣的兩樣。”

親手殺死妻子四次,還說是真愛?

因此對於這段婚姻,她一直看得最清楚。

儘管有自己的願景(在氣球城堡裡被求婚),卻也欣喜地接納略帶遺憾的現實(不完美的戀人,與不完美的“馬桶求婚”)。

真正的婚姻與夢想中的婚姻,不可能一模一樣,但絕對各有各的美麗之處,她都願意用心去珍惜。

世上的婚姻與愛情,也是同樣的道理:

也許你目前所愛的這個人,身上存在大大小小的瑕疵,雖然沒傷及原則,卻讓你常常不爽,甚至有些想放棄,覺得世界之大,自己不該在一棵樹上吊死,多找一找,總能找到更“完美”的對象。

殊不知,優秀的人見得再多,真正與你相性契合的對象,錯過就再難找到。

到最後我們會明白:

與其追逐虛幻的泡沫,不如憐取眼前人。

​如果有什麼想法,在下方評論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