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徵信預計今年年底向市場提供個人徵信服務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中國人民銀行透露,首家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百行徵信有限公司預計今年年底可向市場提供個人徵信服務,首批P2P網貸機構借款人惡意逃廢債名單已經納入徵信系統。

百行徵信俗稱“信聯”,是由央行指導組建並審批的首家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等8家市場機構共同發起並持股。作為央行徵信中心的補充、我國徵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行徵信的進展備受外界關注。

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說:“它向市場提供服務,首先要採集信息,然後提供信息服務。百行徵信是個市場化機構,跟這些類金融機構和銀證保以外的放貸機構基本上採取互惠互利、商業合作的辦法,在信息採集領域,它和銀證保等的要求不太一樣。”

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百行徵信已經與241家機構簽署了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協議,涵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P2P)、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民營銀行、助貸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並於10月12日與部分機構正式開始系統接入測試工作。萬存知透露,經過半年多的準備,百行徵信預計今年年底可向市場提供個人徵信服務。他說:“並非所有機構一次介入,難度太大。基本上是所有接入機構按照一定標準,成熟一個接入一個,逐步擴展。初期計劃今年年底對外提供服務。初期規模可能不會如大家預期那般那麼大,但會逐步擴展。”

另據透露,首批P2P網貸機構借款人惡意逃廢債名單已經納入徵信系統。在此基礎上,央行還將推動小貸公司、網貸機構等全面接入徵信系統,實現彼此間信息共享和風險聯動預警,快速識別和有效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萬存知介紹:“我們在互聯網金融整治辦公室和P2P專項整治小組的統一協調下,在地方政府金融辦的配合下,把P2P平臺裡一些惡意逃債廢債的客戶拿來以後(形成)高度關注的名單,將來可能在百行徵信的平臺上,同時也在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信息平臺上,給社會提供相關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