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爲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而尼采是19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著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論道德的譜系》等有巨大影響力的作品。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尼采與魯迅

這樣兩位影響著人類思想進程的哲學家,在思想上也多有碰撞,淵源不淺。據統計,魯迅一生在自己的創作中直接或間接提及尼采的名字、觀點或語句至少有22次,

因此有人說,“初期的魯迅是以尼采思想為血肉。”那麼,為什麼尼采的思想能引起魯迅這麼大的興趣呢?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尼采

“中國的尼采”

在日本留學時,魯迅開始接觸到尼采的思想。1918年時,魯迅翻譯了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言部分,是中國最早出版尼采著作翻譯的人。

“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眾所周知的話出自魯迅的小說《故鄉》,其實尼采早有過相似的表達,他說:“有一千條道路無人走過;有一千種健康和一千個隱蔽的生命之島,同樣還不曾被人踐踏過。”“我以不同的方式、走不同的道路而到達我的真理;我並非只從一個梯子登上了那個使我能遊目騁望的高處。我常常不願向別人打聽我的路,——問路總是不合乎我的口味!我寧願去探索各種道路。……因為路並不存在!”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魯迅在《渡河與引路》中說:“耶穌說,見車要翻了,扶它一下。尼采說,見車要翻了,推它一下”。尼采並未直接說過“車要翻了,推它一下”之類的話,魯迅在這裡是化用尼采的主張。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宣稱:“噢,兄弟們,我殘酷嗎?可我還是要說:牆倒眾人推,就是要推!當今的一切都坍塌了,衰敗了,誰想維護它呢?我卻要推它!”

魯迅在自己的雜文集《熱風》中,多次引用尼采的話,因此魯迅也被稱作“中國的尼采”。劉半農說魯迅是“託尼學說,魏晉文章”,託是指托爾斯泰,尼自然就是尼采了。

魯迅與尼采,如此相似

魯迅和尼采,一個生在20世紀的中國,一個生在19世紀的德國,雖然異代不同時,但他們面臨著相同的社會背景。尼采面對19世紀整個歐洲社會精神消極沉悶的氣氛,倡導“重新估價一切””;而魯迅也在中國當時面臨的危機面前重新審視傳統文化,開始對其表示懷疑。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他們毫不留情地批判舊的文化制度,都大膽地堅信要摧毀原有腐朽的文化體系,文化才能向前發展。

作為舊世界的破壞者,尼采發出“上帝死了”的呼喚,批判當時社會上存在的愚昧、麻木、自私冷漠、虛偽欺編、奴性等弊病。魯迅則指出幾千年封建禮教實質是“吃人”,他也深刻批判了舊中國人際關係中的愚昧落後、冷漠麻木、欺騙虛偽、奴性等弊病。

魯迅欣賞尼采,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第一,魯迅欣賞尼采主張的“超人”精神。尼采認為超人具有“不竭的創造性的生命意志”,像負重的駱駝忙著奔向沙漠一樣,敢於承擔一切艱難和重擔。魯迅看重這種實幹精神,他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救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

第二,魯迅欣賞尼采的“鬥爭”精神。尼采稱自己為一個鬥士,魯迅也多次宣稱自己是個戰士。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第三,魯迅欣賞尼采“成為你自己”的個性。 尼采反對人云亦云,唯唯諾諾,主張:“成為你自己。”魯迅吸取了尼采這一思想,希望推崇尼采的“個性”學說,能夠衝破當時死氣沉沉的氛圍,使民眾真正有屬於自己的思想。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當然,魯迅先生與尼采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尼采說過:“我愛人類”,可他又說:“做為一個哲學家,我必須擺脫職業、女人、孩子、祖國、信仰等等而獲得自由。這種愛是空乏而抽象的。而魯迅則說:“無論愛什麼——飯、異性、祖國、民族、人類等等,——只有糾纏如蛇,執著如冤鬼。”這種對周圍事物以及祖國人民的愛,深沉而熱烈。

中西兩大思想家的對話,為什麼魯迅總愛在文中提到他

面對當時苦難深重的社會和人民,魯迅立下“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尋著尼采的精神,儘可能地改變落後的社會。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使命,偉大而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