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幾年前以色列頒佈了一道禁令:“男人與小孩不許食用大豆及豆製品!”據說,以色列人認為大豆中含有雌激素大豆異黃酮,他們擔心這種成分會影響男性性功能和孩子的生長髮育。

有研究認為:大豆是精蟲殺手,因為大豆中的某些成分會造成精子數量下降,影響男性的生殖能力。不過,這項研究一經面世即遭到質疑。英國專家指出,豆製品是亞洲很多國家民眾的主要食物之一,特別是在中國和日本,但在任何醫學研究中並未發現“亞洲男性生育能力低於其他地區男性”的結論。

近年來,豆腐傳到國外,那些吃膩了肉類、快餐的老外首次嚐到了口感鮮嫩爽滑的豆腐,都十分喜愛。尤其是大豆豐富的營養價值,如對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的預防作用,逐漸被歐洲人所接受。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在中國、在亞洲已有了千年的食用歷史,但到上世紀50年代,大豆才開始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

儘管美國營養學家、醫生和衛生官員都不斷勸誡人們,豆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鈣,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熱量很低。但或許是習慣了肉類、快餐的香濃滑膩,美國人總認為豆腐口感粗糙,不好吃。

直到隨著三高食物帶來的麻煩越來越多,對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具有積極預防作用的大豆才逐步被人們認識和接受。

美國營養學專家馬克·梅希納說,如果每天食用80克大豆食品,就能使罹患癌症的風險降低40%。因此近年來,豆腐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追捧,甚至出現了專門介紹豆腐的書籍,比如《這不可能是豆腐!》就收入了75個豆腐菜譜,包括炒豆腐、炸豆腐、豆腐南瓜湯、咖喱豆腐、豆腐春捲,甚至把豆腐調入了果汁和奶昔!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春捲

豆腐食譜的出現,對在美國推廣食用豆腐和健康飲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一些過去因鍾愛高脂肪、高熱量食品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豆腐成了他們每天必吃的食物,一些“大胖子”用豆漿代替可樂、用豆腐代替奶酪和肉類,也取得了極好的減肥效果。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咖喱豆腐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在2005年發表文章,鼓勵男性多食豆製品。因為美國辛辛那提一家醫院的研究顯示,大豆對男性前列腺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亞洲男性的前列腺癌發病率就遠低於美國男性。

專家指出,食用豆製品後,腸中會分解一種抑制乙羥基睪丸素形成的物質,而該睪丸素則是導致前列腺癌的元兇之一,每天喝一杯豆奶,男性得前列腺癌的風險能降低30%,喝兩杯則能降低70%。夏威夷癌症研究中心也有一項研究顯示:女性常吃豆製品可防子宮癌。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據資料記載,加拿大很早就開始種植大豆了,但並不會做豆腐。上世紀60年代,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移民的大量湧入,才使加拿大人第一次見識了豆腐,不過很多人都不喜歡它,甚至大人在教訓孩子時也會說:“走開,不然就給你吃豆腐!”

直到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少吃肉、多吃素”等健康飲食觀念開始深入人心,豆腐才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2000年10月,加拿大豆制食品業協會掀起了一場“多吃豆腐、有益健康”的宣傳高潮,使豆腐一下子成了“明星食品”;綠色和平組織和動物保護協會也建議人們把豆腐作為替代肉食的首選食物。如今,在加拿大各地的超市裡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豆腐以及豆製品。每年,加拿大人至少要吃掉3100萬磅(合2790萬斤)豆腐製品。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

營養學家們紛紛出書或撰寫文章介紹豆腐的營養價值。營養學家戴安·卡拉布蕾絲在《自然生活》雜誌中發表文章指出,與肉類和乳製品相比,豆腐的熱量非常低,比如88克的豆腐僅含120卡路里熱量,卻能為人們提供13克蛋白質、8毫克鐵和120毫克鈣。

加拿大溫哥華聖保羅醫院健康心臟計劃的營養專家麥羅迪·揚醫生指出,過多食用紅肉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但紅肉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對人體又十分重要,在植物性食物裡,能夠代替它的最好的食物就是豆腐。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

過去,加拿大人在豆腐的吃法上以中式、韓式和日式為主,後來,營養學家和業內人士不斷探索中西結合的豆腐新吃法。在中餐館裡,豆腐菜更是豐富多彩,現在加拿大還有了三大豆製品公司。更有意思的是,加拿大人還把豆腐隨著奧運會帶回了它的祖籍。

北京奧運會上,三位加拿大名廚以志願者的身份來京搭起“奧運灶”,每天為加拿大運動員燒菜做飯。為了讓運動員在比賽之餘能吃到家鄉菜,三位大廚在出發前就炮製好了“奧運食譜”。這份“奧運食譜”包含了三四十種加拿大風味菜品,其中有一道中國菜“家常豆腐”。為學做“家常豆腐”,特級廚師森姆還特地在5月份從加拿大飛到北京,利用參加加拿大駐華使館“中加美食節”的機會,向中國廚師學藝。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美食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上世紀末,歐洲出現了瘋牛病,隨後又發生了禽流感,使得人們一度對肉類產品產生了恐懼,素食主義開始興起。也就在此時,豆腐開始在德國供不應求,很多華人開始投資豆腐店,一時間德國出現了100多家生產豆製品的華人企業,豆製品產量每年以兩成的速度增加。

最開始時,這些華人企業只生產豆腐、豆漿等製品,但主要消費者是在德亞洲人,習慣了肉食美味的德國人則覺得清淡無味。

後來,許多華人企業開發出了海鮮味、麻辣味、咖喱味等口味多元的即食豆腐,以及各種各樣的豆腐乾、豆腐罐頭、素雞、素腸、素牛排等豆製品,得到了德國人的青睞。再後來,又有華商研發出配合西餐食譜的豆腐,如色拉豆腐、鐵板豆腐、甜品豆腐等,有的更別具匠心地創制了豆腐素烤鴨、豆腐蛋糕、豆腐雪糕等,深受德國人喜愛。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芝士蛋糕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豆腐雪糕

豆腐被稱為“中國奶酪”,如今以中文發音為基礎的“DOFU”已廣為德國人熟知。

德國《明星》週刊等媒體推出了“中國豆腐專欄”,稱“豆腐是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餚”;德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還將豆腐列為“具有減少冠心病風險等功效的健康食物”;《怎樣吃豆腐》、《豆腐健身寶典》等書籍也開始暢銷;《法蘭克福匯報》甚至預言:“未來十年,最有市場潛力的並非是德國汽車,而是中國豆腐。”

在德國有一家生產豆漿的企業,他們的廣告詞耐人尋味:“為什麼幾千年前的中國人能造出長城,因為他們吃大豆!

中國豆腐名遍全世界 走上外國人的餐桌

瞿秋白先生就義前在獄中曾寫下《多餘的話》,最後有這麼一句:“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的東西,世界第一。永別了!”瀕死之人留戀的東西應該很多,但秋白先生能惦念著豆腐,可見豆腐的確是好東西。

優質的大豆才能做出好吃的豆腐,莫力達瓦“豆地租”項目出產的綠色大豆,滿足你對豆腐美食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