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懟媒體、指責厄齊爾,都無法掩蓋他成爲拜仁最犀利的邊鋒

相信對於烏利·赫內斯,大家已經非常瞭解了。大家對於他的瞭解都是負面的,比如一開口就稱呼他為“赫逃稅”。烏利·赫內斯是德國名宿中“大嘴巴”的典型代表,比如說世界盃之後懟厄齊爾的無端指責就讓大批的球迷開始討厭他了,上個星期率領的“拜仁三巨頭”怒懟媒體,已經讓球迷們對他的好感降至冰點。作為拜仁歷史上最偉大的主席,在他治下拜仁才真正成為德國的霸主。但是即便如此,烏利·赫內斯仍然是拜仁歷史上最犀利的邊鋒,那作為球員的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逃稅、懟媒體、指責厄齊爾,都無法掩蓋他成為拜仁最犀利的邊鋒

烏利·赫內斯在效力拜仁期間聯賽登場239次打入86球。從1970-71賽季開始為拜仁效力之後,四個賽季聯賽進球數由最初的6個增長到13、17、18個。1972年就以主力身份幫助德國隊獲得歐洲盃冠軍,但當時僅有20歲的赫內斯在球隊裡還明顯是個小字輩。赫內斯最巔峰的表現發生在1973-74賽季,作為邊鋒聯賽貢獻18球幫助拜仁1分力壓門興格拉德巴赫登頂德甲聯賽;歐冠賽場上也有5球入賬,其中在歐冠決賽的重賽中,赫內斯與蓋德穆勒雙雙梅開二度,幫助拜仁在重賽中4-0戰勝馬德里競技,拿下拜仁歷史上第一座歐冠獎盃。1974年夏天在德國本土舉行的第十屆世界盃,他作為主力為國參賽,場場首發,最終幫助德國隊拿下世界盃冠軍。

逃稅、懟媒體、指責厄齊爾,都無法掩蓋他成為拜仁最犀利的邊鋒

但是在1975年的歐冠決賽中,面對英格蘭球隊利茲聯的兇悍防守,赫內斯多次被對手踢倒,最終利茲聯隊的蘇格蘭左後衛弗蘭克·格雷將其狠狠地踢到場外接受治療,使得赫內斯不得不在下半場剛開始的時候就替換下場。這一傷就是半年之久,而且從此之後赫內斯的膝蓋再也不能完全的恢復,狀態也大不如前。雖然仍以主力球員身份幫助拜仁獲得了1976年的歐冠冠軍,但是貢獻終究有限。最終在4個血淚交織的掙扎賽季之後,赫內斯在27歲的黃金年紀告別了綠茵場。

逃稅、懟媒體、指責厄齊爾,都無法掩蓋他成為拜仁最犀利的邊鋒

1979年退役之後,赫內斯就開始擔任拜仁俱樂部的業務經理一職。成功的球員生涯不得不結束,更加成功的管理層時代開始。一直以來,球迷們都認為赫內斯是由於球員時期在拜仁的突出貢獻才讓他擔任管理層的,“逃稅事件”雖然是他主席生涯的一大汙點,但是拜仁球迷們都知道他也是為了拜仁的利益才鋌而走險的。不過之後的指責厄齊爾、懟媒體可就不太好了。雖然“大嘴巴”是德國名宿的常態,但是畢竟赫內斯是拜仁主席、有頭有臉的人物。不過現在圍繞著赫內斯的一切“周邊”,都掩蓋不了他成為拜仁歷史上最犀利的邊鋒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