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選自《王朝的命運:極簡吏治三千年》(柯勝雨),華文出版社,2016年4月。

在元末農民戰爭之中,濠州郭子興的紅巾軍中有個位奇特的部將——朱元璋。此人是標準定義上的矮矬窮,相貌醜陋,一張月牙鏟形的臉人見人憎惡。十七歲時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長兄相繼而去,為了活命,朱元璋只好剃髮入皇覺寺做和尚。此後又四處流浪乞討了七八年,二十五歲棄僧從軍,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投身於可歌可泣的抗元戰爭,從此開始了奮鬥與輝煌的傳奇一生。二十九歲時成了紅巾軍的核心人物,三十四歲被奉為吳國公,四十一歲時稱帝,他就是明太祖,開創了大明帝國。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月鏟畫像

由於經歷了與眾不同的苦難與慘痛史,朱元璋有其獨特的人生體會。他親眼目睹了元朝末年土豪劣紳肆意盤剝百姓,所以朱元璋稱帝之後,與貪官汙吏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三番五次開展了大規模的反貪反腐運動,大有不把貪腐分子趕盡殺絕誓不罷休之勢。朱元璋反貪反腐的手段花樣之多,用刑之慘,也是前所未見。

朱元璋多次頒發勸誡官吏的反腐詔令和文書,甚至親自編寫反腐教材,對全體官員進行洗腦教育,力圖從根源上杜絕貪腐現象的產生。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朱元璋的宮廷標準畫像

朱元璋稱帝后第二年開始,為了鞏固皇權,訓誡後世子孫,確保大明王朝長治久安,朱元璋不厭其煩地頒發了《皇明祖訓》、《臣誡錄》、《醒貪簡要錄》、《彰善癉惡錄》等文書和誥諭,詳細闡述了朱元璋的“榮辱觀”。他還親自擔任主編,從全國刑事案件中挑選出上萬例有教育意義的官民案列,彙編成一系列懲貪反腐的通用讀本——《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及《大誥武臣》。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下詔,無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必須做到人手一冊,而且還要認真研讀、深刻領會中央的懲腐精神。這些懲貪反腐的讀本甚至還具備了贖罪的功能,“戶戶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減一等,無者每加一等。”——家中的書櫃上如果有擺設這樣書,以後你犯了法可以減免一等刑罰,要是沒有,以後犯了法,那就罪加一等。如此的要求簡直就是偏執狂。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不但如此,朱元璋還把《大明律》和《大誥》四部系列作為各級學校的必修課程,甚至連最偏僻的貧窮山村也要設置師塾進行傳授,使得全體國民,上至皇室貴族下至挑擔腳伕都要接受懲貪反腐教育。而且還與儒家經典一道,列入科舉選拔考試的內容。你想當官從政,首先必須熟讀這些反腐教科書,做到倒背如流,確立做一個好官、清官、德官的思想。

朱元璋還別出心裁,舉行《大誥》誦讀比賽。一時間,大街小巷、田野路邊,人人手裡都捧著一本《大誥》,如飢似渴地講讀著,那種情形就好像狂熱的基督教徒們日夜不息地頌呼上帝。經過三十年的推廣宣傳,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誦讀熱潮。到了公元1397年,民眾對誦讀《大誥》熱情高漲,竟然有十九萬三千三百人手捧《大誥》擠進京城,發瘋似地講讀,如此的盛景絕對是空前絕後的。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吸取元朝因“法度日馳、紀綱不振、主荒臣專、威福下移”而導致覆亡的教訓,即位之後大力加強基層公民道德教育,重建封建禮教秩序。公元1372年朱元璋規定,全國各地都要建立申明亭,境內官民犯法,都要在申明亭上書寫,將其曝光,以示懲勸。

當然,單純依賴洗腦和政治思想教育是無法達到懲貪反腐的目的。總有一些滿腦子都是金錢、完全把禮義廉恥拋在一旁的貪腐分子,決不會因為你的苦口婆心就懸崖勒馬、改邪歸正的。為了讓缸裡的水保持新鮮清潔,必須毫不留情地扔掉那些死臭的魚。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決心痛下殺手,向那些死不悔改的貪腐分子開戰。這樣的戰爭將曠日持久,比當年打一代梟雄陳友諒還要艱辛百倍。

朱元璋認為,雖然大明王朝建立了,但是元朝末年貪腐橫行之風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消失的。“治亂世用重刑”,這是千百年來顛撲不破的原理。《大誥》系列編撰的目的除了對全民進行洗腦之外,還對法外用刑進行辯護,使之合法化。《大誥》系列從頭到尾都是慘無人道的嚴刑酷法,其殘忍程度超過武則天時代兩大酷吏來俊臣、索元禮合編的刑訊逼供教科書——《羅織經》。像什麼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挑筋去膝蓋、斷手、斬趾、刖足、枷令、常號枷令、枷項遊歷、重刑遷、充軍、閹割為奴等,使得漢初以來已經消失了一千五百年的反人類肉刑重現人間。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最令貪官汙吏心驚肉跳的是,朱元璋獨創了一種“剝皮揎草”之刑,規定貪汙贓款超過白銀六十兩的,押往府縣衙門左邊的土地神廟,那兒有座“剝皮亭”,將他的人皮完整地剝下來,曬乾做成囊袋狀,填充幹稻草之後懸掛在官府公座的兩旁,讓繼任者觸目驚心,再也不敢胡作非為。

第一個享受“剝皮揎草”這一最高待遇的據說是開國功臣永嘉侯朱亮祖的兒子——府軍衛指揮使朱暹。朱亮祖本是元軍悍將,後來被朱元璋擒獲。朱元璋憐惜朱亮祖的勇猛,賞他大把銀子又給官做。但是朱亮祖身在曹營心在漢,偷偷跑回元軍,繼續與朱元璋為敵,不久又被擒獲。朱元璋問,現在有話說嗎?朱亮祖感動不已,發誓說“生則盡力,死則死耳!”從此成了朱元璋的死忠,跟隨他南征北戰,屢立殊功,被賜封為永嘉侯,公元1379年出鎮廣東。

朱亮祖仗著自己英勇善戰,功勳卓著,開始在地方恣意妄為,累犯不法。但是居功自傲的朱亮祖很快就碰到硬釘子——番禺知縣道同。這個道同是個大孝子,當時的番禺黑道白道各種惡勢力橫行,尤其是駐軍部隊更加霸道,經常無故鞭打縣衙門的官員,誰做知縣都得吃不了兜著走,故而號稱“煩劇”。道同上任之後,以硬碰硬,凡是無理取鬧的一律嚴懲不貸,地方百姓這才安寧下來。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朱元璋劇照

朱亮祖派人去找道同,恩威並用,就是想把他哄得服服帖帖。但是利誘也好,威脅也好,道同根本就不為所動。番禺城內有幾十個土豪強行賤價收購市場上的珍奇寶物,主人稍作反抗,就遭到豪強們的報復。道同不勝其忿,把土豪的頭頭抓起來,鎖上鐵鏈,拉去遊街示眾。其他的土豪們見勢不妙,紛紛向朱亮祖行賄,請他當保護傘,出面把事情擺平。

朱亮祖就宴請道同,好酒好肉款待,為那些土豪說話,並要求道同立即放人。道同嚴詞拒絕,還責問朱亮祖,你身為朝廷大臣,怎麼反而被小人所用?朱亮祖惱羞成怒,派幾個士兵衝到街上,弄壞鐵鏈,把那些罪犯都放了。從此公開撕破臉,跟道同勢不兩立,雙方屢屢爆發正面衝突。

有個大富豪跟朱亮祖結為姻親,他的幾個兄弟仗恃欺人,氣焰非常囂張。道同毫不畏懼,又把他們全部抓起來,準備法辦。朱亮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部下衝擊府衙,將那些人犯通通劫走。道同無奈之下,只好上書奏報朝廷。但是朱亮祖惡人先告狀,搶在道同之前,在朱元璋面前誣告道同,說他傲慢無禮,蔑視皇權。朱元璋一向很寵信朱亮祖,頭腦一時發熱,派遣使者到廣東去,將道同就地處決。沒等使者走多遠,道同的奏疏就來了。朱元璋這才如夢初醒,像道同這樣身卑不忘法,敢於同權貴勢力做鬥爭,是個很有骨氣的人物,堪可大用!又急忙派使者到廣東去赦免道同,可惜晚了一步,道同已被處死。

這下惹毛了朱元璋,這個豬頭竟然連我也耍了。第二年九月,把朱亮祖及其子朱暹召到南京城。一見到他們,朱元璋不說半句廢話,立即讓侍衛將朱亮祖父子活活鞭死。處決他們猶不能解朱元璋心中之氣,又下令剝了朱暹的人皮,塞進乾草,做成貪官實體標本,高懸在番禹縣署衙,供人參觀,以儆效尤。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朱亮祖案件之後,朱元璋越發認識到反腐的重要性。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人。朱元璋又不斷將反腐運動擴大化,走全民反腐之路,鼓動老百姓起來造反。允許群眾從小門、旁門衝擊府衙,將那些貪官汙吏捆綁送京,交給朝廷審判,開創了群眾批鬥官員的歷史先河。朱元璋出身於貧農,深知民告官的艱辛,於是又給那些綁官進京告狀的農民大開綠燈。朱元璋下詔告示,妨礙群眾批鬥貪官,就等同於違抗朝廷命令,罪不容赦。即使那些農民身上沒有任何通行許可文書,各大關口也要放行,不得擅自阻攔。“其正官首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攔者,其家族誅。”

在朱元璋的支持乃至於激勵之下,大明帝國反貪反腐的聲浪滔天,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群眾批鬥貪官的狂潮。時勢造英雄,一個憨厚老實的莊稼漢陳壽六大無畏地衝向風口浪尖,名垂千古,成為大明第一農民。

陳壽六是常熟縣人,該縣有個無惡不作的官員叫顧英,他盤剝百姓,搜刮民財,無法無天。被欺壓的大都忍氣吞聲,甚至連反抗的念頭也不敢有。但是顧英很快就倒黴了,因為他遇到了“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陳壽六。

陳壽六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全家賴以活命的口糧全被顧英這個惡霸掠走了,甚至連明年的種糧也沒有留下半粒。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陳壽六和他的弟弟、外甥三人,手裡各拿著一把紅皮書《大誥》,從旁門衝進常熟縣府,揪住顧英,暴打之後捆成一個粽子,扭送到南京。一路上陳壽六三人高舉《大誥》,口呼萬歲。所經之處,各級官員嚇得口呆目瞪,誰也不敢冒著族誅的風險加以攔截。就這樣,陳壽六沿途暢通無阻,猶如刮過一陣風,迅速抵達南京城。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朱元璋頒佈反腐通俗讀物《大誥》

如此破天荒的進京運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更興奮的還在後頭。陳壽六受到了最高統治者——朱元璋的親切接見,朱元璋似乎在他的身上看出了自己當年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大無畏精神。不但沒有責問陳壽六以下犯上、以民犯官,反而賞賜陳壽六鈔三十錠,三人各衣服兩件,還免除了三年的雜役。

但是事情還沒完,為了推廣陳壽六這種批鬥貪官的方式,朱元璋下詔褒獎,並嚴正警告地方官員,膽敢打擊報復對陳壽六的,我就將他族誅!當然陳壽六藉著皇命為非作歹,砸了我的招牌,也同樣罪不容赦。但必須將他送到京城,由我親自審理。最後朱元璋在詔書裡發出感嘆,“其陳壽六豈不偉哉!”——陳壽六是個好同志,一個偉大的好同志!

陳壽六成了只有朱元璋一人可以動的的御用農民,是朱元璋鐵腕反腐的一個小縮影。對陳壽六的肯定與保護,讓人看到朱元璋溫馨似朝陽的一面,但透過兩大要案——“空印案”、“郭桓案”,更讓後人看到了他冷酷如寒冰的另一面。

朱元璋冷酷反腐,剝下人皮做標本

作者簡介:柯勝雨,福建省作協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15年第五屆廈門文學藝術獎獲得者。已出作品十餘部,代表作《萬曆東征:1592-1598抗日援朝之戰》(2017,清華大學出版社)、《譎謀的霸主:曹操》(2017,天津人民出版社)。其他有:《大唐帝國東亞戰記》(2014)、《卑微的智者:諸葛亮》(2014)、《東方大帝忽必烈》(2016)、《王朝的命運—極簡吏治三千年》(2016)、《夏商周通鑑》(2010)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