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太空人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為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宇航員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航天事業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更是促進科學技術水平發展的重要途徑,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能夠站到航天事業頂端的國家往往就能夠對相關技術進行壟斷和封鎖,這點從美國和蘇聯上都能看得到。

但同時,航天事業也是人類現有最複雜的工程之一,特別是載人航天事業,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還需要巨量的經濟投入,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大批國家積極探索,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都是如此。

為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宇航員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說起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可謂是一把辛酸淚,大家都知道,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以美俄為首的發達國家開始了國家空間站的龐大項目,由於耗資巨大,涉及到的技術龐雜,有多達16個國家參與。

但是中國的參與請求卻遭到無情的拒絕,不過奮發圖強的中國如今已經擁有足夠的實力開始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了,預計將在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而核心艙也在今年成功發射,反觀國際空間站,日子就有點難過了。

為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宇航員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根據俄羅斯媒體援引美國一名前宇航員的報道稱,國際空間站目前岌岌可危,3個月後可能會面臨無人駐守的尷尬境地,原因就是唯一能夠從地球通向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停飛了!

如果得不到足夠的補給,現有的值守宇航員可能將返回地球,由於聯盟號宇宙飛船的事故,新宇航員也得不到補充,國際空間站真有可能變成一具空殼,這種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哪怕是美國現在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為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宇航員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而這名美國前宇航員還特別表示,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就曾經提議讓中國參與,還能很好的將中國的神舟飛船利用起來。

可惜,這個提議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強烈反對,算下來,從1994年國際空間站項目正式開始,歐美國家已經拒絕了中國24年之久,眼看著國際空間站就要完成歷史使命,歐美將陷入沒有空間站可用的尷尬,這種惡果完全是歐美為自私付出的代價。

為自私付出代價!拒絕中國24年歐美宇航員焦慮,俄媒:後果嚴重

現階段的歐美宇航員已經陷入焦慮,如果國際空間站墜毀,又沒有新的空間站可用,那麼這些“身懷絕技”的宇航員們也將無用武之地,自身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所以俄羅斯和歐洲也率先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俄羅斯早在去年就和中國商議未來將互相開放空間站,允許中國宇航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而歐空局更是頻繁派遣宇航員到中國參加訓練,德國宇航員馬蒂亞斯在接受參訪時表示,“我學中文已經6年了,我已經準備好未來進入中國空間站時說中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