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文化有這麼多變態元素?日本變態文化的發展史

為什麼日本的文化中存在一些在我們看來顯得比較「變態」的元素?

「變態」的由來和演化

「變態」這個詞現在常用來指代心理異常狀態,尤其是用來指代畸形性心理方面,同時也指代由這些心理造成的異常行為,而這個詞意就是從日語中的「変態」(hentai)傳播而來的。

先來考察一下日本「変態」(hentai)這個詞的起源。

「hentai」這個詞,前半段「hen」的本意是「變異」,後半段「tai」的本意為「狀態」。

一直到19世紀末期以前,「變態」並無直接或間接涉及到有關性行為的內容,而僅僅應用於科學、心理領域,用來形容人歇斯底里的異常心理、精神狀態。到了明治維新中期,1894年的時候,日本的編譯工作者在翻譯德國性學家理察·克拉夫特·埃賓的《性精神病態》一書時,首次將書中所指的性偏差行為翻譯為「変態性慾」(hentai seiyoku)。

然而這個時候,「變態」僅僅在心理學領域普及,而其作為形容「畸形的性慾望」的概念是一個慢慢確立的過程。直到20世紀10年代~20年代,諸如日本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森鷗外創作的色情小說《Vita Sexualis》,日本作家、性學家中村古峽的期刊《異常心理學》,日本性學家、醫生羽山銳治的《変態性慾の研究》等一些作品,助力了「變態」不正當性內涵的概念的確定,同時也激發了日本性學研究的熱潮。在同一階段,民間也出現了大量涉及偏差性慾望的色情暴力讀物和春圖。

這陣熱潮,被稱為Ero guro nansensu運動

Ero guro nansensu運動:起源

Ero guro nansensu運動,通常略稱為Ero guro或guro ,興盛於日本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雖然起源於色情淫亂的相關創作,但最後發展成為了包含色情、暴力、血腥、獵奇等各類怪誕元素的文學藝術運動。

它被定性為「戰前的資產階級文化現象」在大正時期的表現:「致力於探索異常,奇怪和荒謬的事物」。荷蘭作家,編輯和歷史學家伊恩·布魯瑪這麼描繪當時的社會氛圍:「一種嬌媚的虛無享樂主義,就像把魏瑪、柏林帶入心中」(魏瑪是德國的重要文化中心)。

事實上,Ero guro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坂卷耕漁、月岡芳年等藝術家。除了色情春圖浮世繪之外,月岡芳年還在他的木版畫中描繪了眾多犯罪、暴力、血腥場面,其臭名昭著的作品「Oshu adachigahara hitotsuya no zu」刻畫了一個被倒吊在房樑上的裸體孕婦,而他本人則在1885被東京藝術時尚雜誌列為頭號浮世繪藝術家。月岡芳年的老師歌川國芳則早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了束縛、強姦、釘十字架等色情暴力元素。

而若是在往前追溯,早在江戶時代(1603年到1867年)開始便有出現類似的概念。雖然無法確定這一時期的色情作品造成當時多大的影響,但是可以確信在當時許多插畫家都有從事類似的情色藝術創作,甚至成為一種風潮。在江戶時代的許多色情小說作品中,也往往便會附上這一類型成人圖像以供當時民眾娛樂。而這類簡易的單張色情故事插畫,也往往會在一旁空白處加上簡短的附註來講解內容的發展。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木版畫《蛸と海女》(被西方翻譯為《漁夫妻子的夢想》),《蛸と海女》描繪的是一個和章魚裸體糾纏的女子,空白地方寫著雙方的性快感,創作靈感來源於日本的一個傳說故事。這部作品被視為是20世紀以來流行的觸手元素的先驅。

為什麼日本文化有這麼多變態元素?日本變態文化的發展史

這幅和章魚搏鬥的木版畫描繪的就是日本的一個傳說故事

在這樣獨特的藝術積澱下,日本在大正時代末期興起了Ero guro運動,日本心理學家松本哲郎稱之為「變態潮」(hentai boom),「變態」也成為了運動中各種色情暴力血腥獵奇的怪誕元素的代名詞。

後續及影響

Ero guro運動在二戰期間受到壓抑,但在二戰結束後,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早在1932年時,便有木村白山等動畫導演試圖推出含有成人動畫;但是礙於成人動畫在劇情故事方面的問題,使得製作工程進行到了一半便停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變態」作品以色情產品的名義繼續創作與出版。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這類型結合了「變態」情節的動畫作品才開始漸漸被大眾接受了起來。

當時由日本動漫畫大師手冢治虫日本以及其領導的「蟲製作公司」在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為了解決財務問題以及促進動漫畫產業的發展,決定大膽將客戶群延伸至成人群眾。他們根據民間傳說文學《一千零一夜》進行改編,於1969年推出了《天方夜譚》三部曲系列,這也成為第一部擁有成人情色內容的動畫作品。之後還陸續於1970年推出了《埃及豔后》,於1973年則推出了《哀傷的Belladonna》。

手冢治虫本身對這類動畫並無特殊的偏好,但在他之後,日本其他許多製作公司也開始製作成人動畫。在1969年《天方夜譚》推出的同一年,就有許多其他公司的成人動畫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成人動畫的製作給動畫的呈現方式提供了新的靈感,比如浮世繪風格之類)。不過由於動畫內容的問題,使得這些成人影片只有經過一定程度上的修改,才得以在一般劇院中播放。但之後由於絕大多數觀眾普遍認為動畫應該是隻能適合兒童觀賞,在大眾輿論的壓力之下,這類成人電影動畫便不再於電影院內播放。

為什麼日本文化有這麼多變態元素?日本變態文化的發展史

《天方夜譚》推出的同一年,日本漫畫家永井豪在集英社新推出的漫畫週刊《週刊少年jump》上推出了自己的喜劇漫畫《破廉恥學院》,這部作品的火爆讓《週刊少年jump》迅速積累了人氣,甚至在短期之內便獲得了近100萬本以上的發行銷售量,讓同期講談社出版的《週刊少年Magazine》以及小學館出版的《週刊少年Sunday》等漫畫週刊難以望其項背,奠定了其成為日本發行量最高的連載漫畫雜誌的勝局。而《破廉恥學院》的故事劇情發生於一所虛構的學校內,主要描述學校中的男學生男老師試圖偷看女學生的裸體、內褲而發生的種種故事。

儘管以現今的標準來審視1969年推出的《破廉恥學園》會覺得內容尚可以接受,然而在當時這部作品遭到學校教師、婦女協會和家長委員會的嚴厲批評。反對人士除了指出作品的內容十分庸俗,且過分描寫了有關青少年對於性的好奇以及不法行為,也陸續出現了可能會有學生模仿的疑慮[。許多抗議行動紛紛於日本社會出現,甚至還有家長公開焚燒《破廉恥學園》以示不滿。

然而作為《破廉恥學園》創作者的永井豪仍然於各大漫畫雜誌上發表色情漫畫的連載,包括《月光假面》《惡魔人》等等作品。到了今日,永井豪被認為是影響日本以及世界對於漫畫觀感的重要人物之一。永井豪的作品也成了首先將「H」元素加入漫畫的先鋒,也就是在作品之中開始出現些微性愛場面的暗示,或者是加入一部分的有關性主題的幽默題材。(有關「H」的詳細介紹請看我的文章「H」考察記:有趣的「H」)

除了永井豪之外,還有許多受到Ero guro運動色情暴力血腥獵奇的「變態」因素的漫畫家插畫家,比如前田俊夫、丸尾末広等等

在電影方面,日本後世的許多經典恐怖色情色情電影都能看見Ero guro的影響。例如石井輝男的《幕府將軍的酷刑》(1968)和《畸形人的恐怖》(1969),增村保造 的《盲獸》(1969),後兩部電影的原作便是著名的江戶川亂步。而21世紀的典型例子便要屬園子溫的《奇怪馬戲團》。這些cult電影中充斥著大量血腥、色情、暴力、恐怖、獵奇元素,是典型的「變態」作品。

而更多的「變態」風格的藝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應該說,在這一時期,日本“正統”的「變態」文化發展到了頂峰。而之後,動漫畫成為了「變態」元素的主要載體。

OVA和成人遊戲:「變態」的黃金培養皿

20世紀80年代之前,所有這些動畫、電影都要去影院才能看到,而受限於各類審核機制,很多「變態」作品都無法播放。

1980年後,隨著錄影機和LD光盤的興盛流行,成人影片開始逐漸佔據市場的一席之位,而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成人動畫。

1984年時,有兩部動畫作品成為第一種以OVA形式來呈現的成人動畫,分別是《Lolita Anime》以及《奶霜檸檬》。《Lolita Anime》由Wonder Kids於1984年發佈,共有8集,其發行的BD則是比原作多了一個SM情節。而《奶霜檸檬》在80年代成為了大受討論的成人動畫,並傳播到了美國市場。

為什麼日本文化有這麼多變態元素?日本變態文化的發展史

而之後也有許多漫畫和動畫作品模仿這兩部作品的型式而陸續推出。這些作品為了能夠應付內容的檢查,往往會將私部畫面進行修飾或掩蓋處理。這時期的成人動漫畫大多是由擁有各個獨立劇情、但多為同一角色出現的作品內容,而製作者便將這些段落合併而推出一系列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之中的唯一共同點在於都至少有一幕性愛場景。這時期除了一般正常的性愛劇情外,女同性戀以及施虐與受虐故事都陸陸續續出現。在《奶霜檸檬》推出大受歡迎之後,曾參與製作的平野俊貴以及北久保弘之於之後分別推出了《戰鬥!!伊庫薩1》以及《血戰:最後的吸血鬼》等作品。

後續作品中另一個重要事件便是前田俊夫於1986年推出的漫畫作品《超神傳說》,除了大尺度的血腥暴力色情元素外,「觸手」元素在新時代的應用和前田俊夫發明的「淫獸」設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而伴隨科技進步,「變態」作品的呈現方式更多樣化了,比如被成為「第九藝術」的遊戲。

日本成人遊戲中最為典型的一類便是「美少女遊戲」(Galgame),是一種可以和動畫美少女互動的電子遊戲,其中又能大致分為「戀愛冒險遊戲」「戀愛模擬遊戲」「視覺小說」三類。除了色情之外,有許多其他獵奇元素經常通過Galgame表示出來。其將「變態」元素、動漫畫、遊戲結合為一種體驗,在日本大受歡迎。(但美少女遊戲與成人遊戲並不等價,Galgame中也存在許多優秀的全年齡向)

「美少女遊戲」是特屬於日本文化的現象,美少女遊戲佔據相當大的日本市場,是日本個人電腦電子遊戲的大宗,而在美國或歐洲的電玩工業中,幾乎沒有類似的遊戲類型存在。

在OVA和成人遊戲中創造出來或者流行的「變態」元素包括並不限於:「蘿莉控」「正太控」「扶她」「性虐待」「百合色情」「男同色情」「戀屍癖」。

新時代:「變態」的傳播和分歧

早在1980年代末期時,傳播科技的進步便使得各國文化產品之間的流通加速,而到今日,「變態」的詞意已經發生了許多分歧。

原本「變態」在日本是具有嚴肅負面指向的貶義詞,而在日本之外的國家「變態」的詞意一再弱化單一化。以中國為例,「變態」的常用詞意更接近於「色狼」「流氓」等單獨具有性指向的詞,只有加上特定的修飾詞強化詞意,例如「心理變態」,才更加接近「變態」這個詞的原意。

另一方面,由於動漫畫產業的蓬勃發展,「變態」(hentai)和「H」(ecchi)等一系列俚語一樣,具有了一定的粉絲服務性,更多的用來形容一些服務性質的軟色情元素和性暗示。甚至在目前的acg界中,有用「紳士」這個詞語來指代「變態」,這個梗源於《搞笑漫畫日和》的其中一篇中,熊吉的強詞奪理的名言:「我不是變態;就算是變態,也只是冠有變態之名的紳士!」(変態へんたいじゃないよ、仮に変態だとしても変態という名の紳士だ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