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使得我國農村逐漸衍生出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據瞭解,大部分留守兒童由祖輩照顧,“隔代教育”的問題尤為明顯,這對兒童的成長十分不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導向,我校

應用技術學院赴德苴鄉小分隊於2018年7月16日-2018年7月22日,前往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德苴鄉開展了“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初 識 德 苴

7月16日下午,小分隊到達德苴,和當地相關工作人員見面討論接洽相關事宜。村委會工作人員向小分隊具體描述了當地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現狀。同時,為了此次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小分隊也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規劃。一個多小時後,隊員們開始圍繞著德苴村委會進行周邊走訪,對當地民風民俗有了大致地瞭解。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打 開 心 靈 之 窗

讓 愛 聯 系 你 我

7月17日,小分隊一行人來到了德苴鄉團結村,開始了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家訪、關愛活動。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害羞的兩姐弟

下午12:50-13:30,小分隊跟隨團結村村長來到李氏姐弟家中,姐姐五歲,弟弟三歲,姐弟倆都十分害羞,父母雙親都在廣東打工,每逢春節才回家一次,平常就由奶奶和爺爺一起照顧。他們告訴小分隊成員,他們特別想父母,每當隊員提到父母的時候,他們情緒都十分低落。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乖巧的小女孩

下午13:40-14:30,小分隊來到13歲女孩婷婷的大伯家,婷婷是一名準初二學生,目前和大伯一家居住在一起。她的爸爸在浙江打工,外公和媽媽先後去世,爺爺奶奶都是聾啞老人……在與她接觸過程中,小分隊發現她是一個十分乖巧懂事的女孩。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兩個媽媽

14:51-15:20,小分隊來到五歲男童夢崎的家中,但不湊巧,只有他爺爺和奶奶在家。於是,奶奶對他的情況做了簡要介紹:在夢崎差不多一歲零一個月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去了廣東打工,因為小時候和姑母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所以他把姑母喊成了媽媽……夢崎差不多三歲的時候去了一趟廣東,那是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媽媽。於是到後來,他都和別人說,他有“兩個媽媽”。

經過一天的家訪考察,小分隊更加切實地體會到了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的孤獨……

愛 無 聲 ,人 有 情

7月20日,小分隊繼續深入走訪,共走訪了10餘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在瞭解情況、聊天的同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談心談話、情緒疏導等。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 留 守 ” 不 易 , 安 全 為 先

7月21日,小分隊在德苴鄉開展了安全知識小課堂活動。活動開始前,隊員們借用戩穀村的議事廳對其進行了簡單的佈置,並準備好講解的資料和播放的視頻。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活動開始時,小分隊播放了一個安全知識的小動畫,向大家普及獨自在家中的防火、防電、防盜知識。隨後,播放了一個關於留守兒童的公益廣告合集。在觀影活動結束後,活動進入了互動環節,內容圍繞農村安全知識展開,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同時,小分隊也準備了書籍、文具等精美禮品,用來獎勵回答正確的小朋友。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 愛 的 抱 抱 ” 公 益 晚 會

下午,小分隊在熊老師的帶領下,攜帶著晚會所需物品,踏上了去戩穀村的路。村支部書記——石林紅老師接待了隊員們,並積極配合大家對舞臺進行佈置,因為小分隊晚上將在這裡舉行“愛的抱抱”小型公益晚會。氣球、面具、孩童、老人,伴隨著日落,晚會漸漸拉開了序幕,德苴村委會相關領導、當地村民等參加了晚會。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晚會上,戩穀村花燈舞蹈隊出演了3個節目:《新編十大姐》《崴起花燈迎新城》《鄉村 情懷》,節目讓大家更加了解到彌渡花燈的魅力與彌渡人的熱情。戩穀村廣場舞舞蹈隊也出演了3個節目:《吉祥中國年》《一吻紅塵》《情歌賽過春江水》,村裡的辣媽群體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自我風采!令人驚訝的是在孩子們帶來的表演中,表演節目的孩子最小才四歲,最大的不過也十一歲。稍大的孩子表演花燈,舞姿活潑,表情自信,眼裡滿是希望……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正在準備演出的花燈舞蹈隊

德苴,一個被山圍住卻熱情似火的地方。有緣再見!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的開展,小分隊成員更加切實地體會到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孤獨與寂寞,同時,大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增強。近年來,國家在農村地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效果顯著,帶動了農村整體經濟的發展,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的父母、空巢老人的子女都能因為村中經濟的改善而退出打工熱潮,能夠回到這片他們土生土長的地方,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多多陪伴他們的孩子、父母。同時,小分隊也希望社會能給留守兒童更多的幫助與關愛,而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負韶華,貢獻自己,服務社會。

文稿:李新嬌、劉依蓮、王傑

校對:王鵬

民青實踐丨應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赴雲南大理彌渡縣開展“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