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之爲:一切的進步起源於追問

“為”字詞意比較豐富,擴展和延伸都很多,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字,今天鳥博士帶你看看最初的意思,先看繁體寫法:為,其實為是個象形字,從爪役象,是帶領大象幹活的意思,最初的原意是做。

千字文之為:一切的進步起源於追問

為的篆體

如果你覺得奇怪,這個時候就會問為什麼?

如果你善於探索學習,還會問好幾個為什麼?

如:為什麼造字時會用象,而不用常見的牛、馬等其他動物?

考證造字始於殷商,那個時候的中原人民見過大象?

如果那個時候就有大象,為什麼現在沒有了?

是氣候變化導致大象消失嗎?

那麼氣候變化是什麼規律,是不可逆的逐步變冷還是會如四季更替一樣在未來恢復到大象可以生活的溫度?

氣候的變化是否還影響了其他動物?

氣候從熱帶變為溫帶對中原文明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你腦洞大開,你儘可以無限的追問下去,並且可以有很多的方向。如果你對某一條線索感興趣,然後深入研究,並找出答案,你可以做出一篇學術論文,甚至是一個文化、地理、歷史上的重大發現。

而這一切都起源於追問。

千字文之為:一切的進步起源於追問

一個人的進步取決於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而提問就是打開未知世界的一把鑰匙,上面的例子已經很形象的做出了說明。這裡我需要解釋一下我的思考。假如我們看了一本書,接受並理解了書中的知識和理論,這也就初步達成了作者的意圖,但這個時候你千萬彆著急合下書本,由於作者表達的侷限性,其實並沒有完整的把他的思想全部表達出來,或者是有一部分思想由作者引發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並完善,這時你就需要去提問,並帶入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遷移法,書中所寫的理論遷移到我身上我會怎樣做,遷移到另外一個時代背景或者文化背景中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也就是通過現有的理論去推測一個從沒有提到的現象,並獲得更大時空的印證和發揮。如果我們做到這一步,已經達到觸類旁通的層次了,比普通的知識獲取上了一個層級。但我們還有進步的空間,那就是從無到有。由於條件的改變必然會生出不一樣的結果,作者的思想和你的思想相碰撞產生的火花將會照射出一個新的思想,你理解了作者的意圖,同時你還有了自己不一樣的構想,一個加入了你的代碼的升級版本甚至全新版本就會產生。如果到這一層次,你就可以輕鬆的考慮如果我來寫這本書我應該怎麼寫,並且如何超越他。

如果是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我就能針對所學內容去思考,然後不停的提出為什麼,並根據所學的單元逐步的構建出一個系統框架,這樣就能掌握住所學的知識體系,從掌握知識點到掌握整個知識面,此時,他不但能答好題,甚至還能出題。這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千字文之為:一切的進步起源於追問

蘇格拉底之問

如果是一個老師,在教學中啟發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並能自主的去發現問題,甚至自己推導出答案,這樣的老師將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蘇格拉底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他創造出的蘇格拉底提問法就是最早的啟發式教育方法,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什麼”成為了蘇格拉底教育的最高智慧,也啟發了後世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

現在回到 “為”字的解釋上,我們知道它有豐富的詞意應用,那我們是否可以這樣來看“為”字詞意的演變:最初的意思是做,這是一個無意識的行為,後來加入了選擇判斷,演化出“做什麼”,再後來,思考開始介入,成為了“為什麼”,字的含義在不斷演化,雖然大象已經從中原消失,但思想的光芒卻由中原產生了。

你的看法和我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