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可能是某方面的天才,卻從未有機會接觸它

你的孩子可能是某方面的天才,卻從未有機會接觸它


馬雲多次向媒體提到,改變自己命運的那一對澳大利亞父子。

當年16歲的馬雲喜歡學英語,經常騎著自行車去西湖邊和外國人用英語聊天練習口語。偶然一天結識了來中國旅遊的肯-莫利父子,並且開始了一段深刻的跨國友誼。1985年馬雲突破重重險阻出國去澳大利亞拜訪肯-莫利父子,擴大了眼見,也見識到改變自己一生,改變整個中國的力量——互聯網。

如果馬雲不酷愛英語,不去和肯的兒子大衛搭訕,就不會有這段境遇,也不會在網絡還未興起的時候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和無限可能。後來也不可能瘋魔一樣推廣黃頁。也就沒有如今惠及每個人的淘寶、天貓、支付寶,以及如此龐大的阿里帝國。

人到中年會越來越相信命運,相信一些冥冥之中的東西。感覺自己命運的改變,竟和每一次不起眼的抉擇有關,認識的每一個人,做的每個決定,每個頭腦中的想法,都在悄悄改變我們,積小流,匯成命運長河。

我們做父母的每日奔波,何嘗不是為孩子搏一份未來。俗話說往上數三代誰家不是農民,但是三代後的改變差距甚大,好的家庭無一不是匯聚每一代人艱苦的奮鬥。上山下鄉,進城買房,下海經商,坐等拆遷……每一份機遇面前都是不起眼的選擇與巧合。

人如此,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也是如此,諾基亞倒了,蘋果興起了,股市綠了,房地產火了……一個個家庭隨行業,隨社會在時代與政策面前起起伏伏。一邊是個人奮鬥,一邊是歷史進程。

未來我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呢。他可能是個畫家、是個詩人、是演員、運動員,亦或是公務員,科學家。都要看我們為孩子準備什麼樣的機遇,什麼能啟發孩子的天分,可能孩子讀書不好,卻酷愛運動,強按著學習可能還是成績平平,你卻不知道他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可能他不愛說話,當他拿起畫筆就彷彿牽著命運的手,肆意塗抹。

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永遠不知道命運會在哪裡為你關上門,也不知道他會在哪裡突然伸出手拉你一把。我們希望孩子全副武裝,卻不知道他在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不知道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況且,試錯是有成本的,孩子成長的時間是寶貴的,家長的金錢也是寶貴的,究竟如何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遇見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