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賜酒殺李煜,不是因爲他思故國,而是因爲李煜身邊的她

在有一天,一個當年的南唐宮人慶奴,因懷念舊主,託人摘信特意問候。李煜見了來信,就寫了一封《與故宮人書》,訴說自己每天從早到晚只能以眼淚洗面,過著失去自由的生活。

太宗賜酒殺李煜,不是因為他思故國,而是因為李煜身邊的她

不料,這件事很快被人報告了太宗。太宗心想:“朕對李煜,也算得仁至義盡了,可他還說是日夕以淚洗面,看來分明是以怨報德了。”太宗雖不高興,表面卻不發作。過了幾天,恰好是元宵佳節,了各命婦要依慣例進宮,恭賀令節。

當時李煜的妻子鄭國夫人周氏,也照例入宮去慶賀。誰知太宗在朝賀時見了周氏,覺得她花容月貌,很是惹人喜愛,就強留宮中硬逼著她待宴侍寢。而周氏早已是階下之因,哪裡還敢有半點違抗,只得含屈忍辱,順從太宗。太宗見她美貌,本不想放她回去,又怕日久被人議論,待正月將盡,只好先放她歸第,日後再做打算。

一天上朝,太宗恰遇給事中徐鉉,就問他說:“你看望過李煜嗎?”徐鉉原是南唐舊臣,見太宗間此言,忙躬身回答說:“臣未奉

聖旨,怎麼敢私自去看望他呢?”太宗說:“你儘管去看望他,就說是朕叫你去的,若有什麼言語,速來告朕知道”

李煜因為元宵節周氏數日不回,已知其中緣故,又聽說吳越王死於非命,自知性命不會長久。忽然間聽徐鉉來探望,立刻明白了來意。故君舊臣見面,手拉著手大哭一場。

李煜看著徐鉉,想到當年南唐文有潘佑、李平,武有林仁肇,都是忠臣良將。而徐鉉等人卻竭力排擠,自己竟一時糊塗殺了他們,想到這裡,李規長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後悔殺了潘佑、李平、林仁肇一班忠臣!”太宗賜酒殺李煜,不是因為他思故國,而是因為李煜身邊的她

徐銘聽了這話,心中非常明白是什麼意思,便毫不含糊地向太宗如實彙報。時間轉眼到了七月七日乞巧佳節。這天正是李煜誕辰。賜酒設筵,歡歌曼舞,是何等的熱鬧。如今雖賜府第,卻是孤苦零丁,只比囚犯少一副鐐銬,越想越觸動了那胸中的悲傷,牽動了那腹中編的愁腸,信手填成一闕《虞美人》,吟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正吟哦傷感,周氏走來勸他說:“今日正值生辰,不可如此悲傷,不然外人聽到,又疑你怨恨。你我相依為命,萬不能再招惹筆墨災禍了。”李煜嘆了口氣說:“國亡家破,觸景生愁,教人柔腸寸斷,除了悲歌長吟,又如何度日消遣?”

周氏聽了又勸他說:“我今日備了幾樣小菜,一壺薄酒,且去痛飲一杯,以解憂愁吧。”說著把他推入房中坐下,執壺把盞勸酒。李李煜舉杯,一飲而盡。又取出玉笛,對周氏說:“今日偶得兩閱新詞,朗自入汴以來,已許久不歌,何不按譜尋聲唱一曲?”周氏再三推辭不得,只好和著玉笛唱起來。

夫妻二人正音韻悽楚,唱和得動人心肺,牆外早有人將此情形飛報於太宗。太宗一聽李煜竟敢在生辰飲酒作樂,又填詞歌唱,不禁大怒,命內侍取一瓶斷腸藥酒,親手加封傳諭皇弟廷美特賜御酒,以賀隴西郡公生辰。

此時,李煜夫妻正在舉杯互敬,突然聽到齊王廷美駕到,並有諭旨以賀誕辰,連忙俯伏謝恩。內侍奉上金樽,看李煜喝完,謝過聖恩,便隨廷美回宮復旨去了。李煜飲了御酒,初時並不覺怎樣。

到了夜間,突然從床上跳起,大叫一聲,仰俯不止。周氏忙抱住詢問,哪知李煜竟已柔腸寸斷,沒有了氣息。

太宗聽說李煜已經死了,表面上非常傷心,其實心裡十分高興。他立即下詔贈為太師,追封吳王,廢朝三日賜祭。等到葬了李煜,

周氏入宮謝恩,太宗便學太祖收花蕊夫人的辦法,不顧眾人的非議,強迫周氏留在宮中侍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