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 這6個事實,沒有一定心理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德瑞姆 這6個事實,沒有一定心理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你相信嗎?

“星座都是騙人的。”

“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被催眠。”

“當人在緊急情況需要求助時,周圍的人越多,你獲救的可能性就越低。”

當你聽到上面這幾個觀點,你會覺得不可思議,還是認為確實如此?

其實,上面這幾個論斷都是真的,都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有哪些事實,沒有一定心理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呢?

我們來聽聽幾位專業人士的回答吧。

01

事實1: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可以被操控的。

@禾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很多人覺得算命很準。其實,所有的算命都是有套路的。

首先,見面的時候,算命的人就開始觀察你,他們會從你的微表情、語言、神態、動作等各個方面推測出你整個人的大致狀態,是憂慮還是憤怒,是悲傷還是沮喪;

接著,他們會慢慢的套你的話,引導你說出他想聽到的內容:

“你最近是不是感情不太和睦啊?”

如果你正巧感情不合,你會覺得“哎呀,他算的真準”。

如果你沒有遇到情感問題,他會馬上切斷,並迅速轉移到下一個話題,“那你跟領導是不是有些矛盾呀”,直到詢問出與你相符的情況。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心理暗示。

你說的越多,你就會覺得他越懂你,結果你最終會得出“嗯,這個人說的對。”的結論。

02

事實2: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被催眠。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催眠確實存在,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被催眠,同時催眠也是可以習得的。

許多電影裡把催眠拍的神乎其神,像前幾年非常火的《催眠大師》等等。但實際上,催眠並沒有那麼玄乎,它是有科學的理論基礎的。

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我們催眠師只是通過語言、動作、音樂等手段建構出一個可能的場景,但最終還是由被催眠者的潛意識去決定如何發展。

催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除非被催眠者同意,否則並不會完全接受催眠師單方面想要讓他做的事。

03

事實3:許多心理問題都跟身體狀況有關。

@Tery,國家心理健康師:

其實,現在很多人的心理問題都跟他的身體狀況有關。

我讀碩士時的導師跟我說過,“心理問題跟身體問題是相輔相承的,一個人只要吃得好睡得香,基本上不太會出現心理狀況。

反之一個人心理出了問題的話,吃飯和睡覺基本上也會有問題,你會看到很多抑鬱症患者失眠、厭食等等,這些都是身心相互作用的結果。”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可能有心理問題的時候,首先保證吃得好、睡得香,再堅持鍛鍊身體,很多問題是可以自愈的。

當然,如果確實感覺心裡不舒服,找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也是很有必要的。

04

事實4:心理醫生也會有心理問題。

@阿抗,從業6年的心理諮詢師:

前幾天有個人私信我,問“抗抗,如果你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很好奇,其實心理醫生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職業,與教師、公務員、白領一樣,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脆弱難過,也會生氣發脾氣,當然也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

許多心理學屆的大師都有過心理問題,比如研究個體心理學的阿德勒從小就有嚴重的自卑心理等等。

正因為我們學過心理學,所以更可以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並且去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好對症下藥。

另外,我們諮詢師也會定期做專業的心理督導,保證自己的心理狀態良好。

05

事實5:星座都是騙人的。

@檸檬,某985高校心理學博士:

我一直覺得,星座是近些年來最無知的謊言。

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星座興起背後的原因——巴納姆效應。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的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叫福勒效應,因為它最早是由心理學家伯特侖.福勒於1948年通過實驗證明的。

像天蠍座都外冷內熱,處女座都極端潔癖,金牛座都很摳門等等,都是巴納姆效應在作祟。

雖然我一直在做心理學的科普工作,但說了這麼多,周圍的很多朋友還是會選擇相信星座而不相信科學,我也很無奈啊。。。

06

事實6:當人在緊急情況下求助的時候,

周圍的人越多,獲救的可能性越低。

@鹿老師,社會心理學講師:

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發生了一件震驚世人的案件。

一個名叫基蒂·吉諾維斯的女子在凌晨下班後返回所住的公寓,就在即將到達公寓的時候,遭到一個歹徒的挾持和強姦強姦。

中間有38人目睹這一慘劇,但最終只有一個人報了警。

心理學家對這個事件非常好奇,最終得出社會心理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責任分散效應(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又叫旁觀者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在某種場景下的責任被參與的群體分散負擔,從而造成每個人最後實際承擔的責任都遠遠小於當只有一個人在場時所需要承擔的這種情況。

這也就論證了為什麼人越多,你被救的概率越低。

所以,以後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有兩個小竅門:

1) 你在尋求幫助的時候,不要含糊地對著一群人求救,要指清楚對象,比如“那位穿黃衣服的小夥子,能不能幫我打個電話”,而不要說,誰能幫我打個電話;

2)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搶劫施暴無人施救的情況,拿起手頭最近的東西,破壞別人的財物,這樣反而可以獲取到及時的幫助。

______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

你有沒有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呢?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你還知道哪些事實,

沒學過心理學的人不會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