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層管理幹部

點擊右上角【關注】,關注魚哥,獲取最新發布文章的消息推送。

管理者權威的真正內核心--形象。中層管理者要取得員工的擁護和支持,除了要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外,還要重視對自身形象的塑造。具有良好形象的中層管理者,既能使下屬信服,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又能較容易地贏領導的賞識,所以塑造一個良好的單位管理者形象至關重要。

如何做好中層管理幹部

那麼當代管理者應從哪些方面來進行自身形象塑造呢?

一、在員工面前,應塑造個人形象、語言形象、行為形象、素養形象、管理形象與和諧形象。

如何做好中層管理幹部

個人形象:親和而嚴肅,每個管理者都在扮演著特定的角色和身份,需要通過言行、服飾等方面表現出來。如果管理者不顧這些,言行隨意,著裝怪異,勢必造成角色混亂,有失身份,損毀形象。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過“當總統時就像被人抬著遊街示眾受眾人的觀注”。

語言形象:作為中層管理幹部每天都會跟自己的下屬溝通工作,同上級彙報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語氣的控制,如一句相同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它會收到不同的效果。這就要重在觀察,重在把握,從而掌握好分寸。

行為形象:中層管理者的個人的形象能影響到公司的發展和管理。一個行為舉止端莊、正直嚴謹、公開的管理者,必能影響到整個公司的人員行為規範。如果自身大大咧咧,隨隨便便,目中無人,那麼他的員工一定也會稀稀拉拉,鬆鬆垮垮,這就是“表率”作用。中國有句古話:“看人學樣,上樑不正下樑歪。”即什麼樣的領導帶什麼樣的員工。所以,管理人員的行為必須做到規範。

素養形象:管理者就需掌握大量的社會知識和廣泛的基礎理論知識。一方面,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量越來越大,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管理者只有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不斷接受新內容。同時,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是提高管理者思維水平、能力的必要條件。公關競爭瞬息萬變,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隨機應變,創造性地塑造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只有具備較豐富的社會知識,對民俗、風土、語言、禮儀、外交政策、風度等都有所瞭解,在處理社會關係上才能隨意自如。

管理形象:管理者,不僅要熟悉公司管理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知識,而且要掌握市場開發、員工服務、產品質量、財務狀況、人力資源信息等業務情況,還要熟練運用企業管理政策激勵員工和團隊。

清官形象:管理者只有清正廉潔、率先垂範,才能實施有效的領導。各級領導幹部的地位、權力、責任都非常重要,其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員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一要管好自己以品質為先,堅持一身正氣,不搞歪風邪氣。

和諧形象:管理者的工作同下級息息相關,所以只有與下級處好關係,才能調動下級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作用,使下級幫助自己把工作幹好。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說,下級同上級一樣,管理者如得不到下級的認可就無法維持管理者地位。下級雖不能像上級一樣馬上對管理者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然而,一旦這種因素積累起來,將比上級的態度更具決定性。得到下級擁護的管理者也比較能維護好自己的地位,下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消上級的消極看法,從而影響上級的決定。下級總是希望能夠管順利成功地完成各項任務,同時下級也希望管理者能夠滿足他們的利益要求,關心、愛護他們,成為他們可靠、信賴的對象。

二、在上級領導面前應塑造的形象:有能力、有頭腦

如何做好中層管理幹部

首先,上級也是被管理者追求的公眾,作為下級,管理者不應等待上級主動接近自己,而應當自己主動去密切關係,促進各方面交流,並儘可能在上級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從而得到上級的賞識、歡迎。雖然上級有多種多樣者,但只要個人不只從私利、個人恩怨來考慮,無疑都望下屬能夠服從指示,聽從指揮,希望下屬能夠真誠忠實,並且有足夠的能力作好上級安排的工作。因此,管理者應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服從上級,以期取得上級信賴,而不能走歪道去和上級拉攏關係。

其次,對上級的服從絕對不是盲從,執行上級的指示也並非要把上級的指示當作教條。中層管理者在處理對上級的關係時必須考慮到自己是下級,同時也是管理者這種雙重身份,協調好下級與管理者這兩個表面上似乎衝突的社會角色作為一箇中層管理者應當是上級的得力助手,能夠將上級的指示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應當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應對上級唯唯諾諾,上級有了錯誤也應以合適的方式幫助修正。

總之,在上級的眼中,中層管理者也應是個管理者,而不單純是一個下級。 再次,作為管理者,面對上級,應當是人才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至於對上級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置原則與人格於不顧,則是奴才的行為。

奴顏婢膝不僅會損及在下屬面前管理者的形象,而且得不到上級的尊重,早晚都會被上級所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